慢病工作自我总结

成立慢病管理组,形成实效可行的工作网络图,各个村卫生室乡医为具体工作人员,管理组负责业务指导。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慢病工作自我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慢病工作自我总结

慢病工作自我总结1

20xx年田二河卫生院的慢病管理工作在医院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个村卫生室乡医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慢病工作管理条例开展了辖区内的慢病管理工作, 规范化建档规范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并取得 一定的成绩。

现将慢病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加强领导

定期召开本辖区慢病工作领导小组例会,讨论慢病管理规划和方案,和卫生室的负责人沟通,对阶段性的工作进行细致安排,争取到辖区广大村民的支持,使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二、网络管理责任到人

设立了专职慢病管理人员,责任到人,成立慢病管理组,形成实效可行的工作网络图,各个村卫生室乡医为具体工作人员,管理组负责业务指导。

三、举办乡医慢病知识培训提高乡医慢病服务管理知识

定期举办乡医慢病管理知识培训,针对辖区的疾病高发特点,举办了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题的知识讲座。

四、加强宣传力度 开展健康咨询

每月定期开展慢病、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利用医学人力资源,发挥各自的特长,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开展专题咨询活动,义务为居民测量血压。截至到 12 月份共组织咨询活动 11 次,受益人数 达 660 人次,发放宣传材料 3000 余份,受到良好效果。

五、建立健康档案 实施系统化管理

按照慢病管理的细则和条例,在各个村组规范化建立了高血压、 糖尿病服务对象的详实资料,并要求乡医定期进行随访,管理小组对乡医定期进行督导。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高血压 1546 份, 糖尿病 567 份,精神病 45 份。管理率达到 98%,有效管理率 98%,规范化管理率 95%。

六、开展慢病宣教及监测工作

开展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病监测工作,对高危人群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座等进行防病宣传,并对其采取强化的非药物和药物 治疗的宣传和督导工作。

七、全年慢病工作情况总结

(一) 高血压随访情况:

1、我镇目前高血压患者为2995人(*详见高血压患者花名册),实际随访 7468 人次,其中上门随访 4116 人次,电话随访 18 人次,门诊就诊随访 3334 人次。上半年随访率为79.6%。回收服务券 7452 张。

2、上半年随访的患者中 2023 人血压控制稳定,维持药物治疗不变; 972人血压控制不满意,已更换药物。

3、新发现 1256人患高血压,已纳入慢性病管理。

4、20xx年上半年相较与20xx年,高血压患病情况有所下降。

(二) 糖尿病随访情况:

1、目前我镇糖尿病患者 279 人(*详见高血压患者花名册),实际随访 875 人次,其中上门随访 513 人次,电话随访 2 人,门诊就诊随访 360 人。随访率为93.3%。回收服务券 873 张。

2、本季度随访的患者中 236 人血糖控制稳定,维持药物治疗不变;43人血糖控制不满意,已更换药物。

3、新发现 97人患糖尿病,已纳入慢性病管理。

4、20xx年上半年相较与20xx年,糖尿病患病情况有所下降。

慢病工作自我总结2

在即将过去的20xx年中,我们的慢病管理团队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同事们的协力合作下,圆满完成了相关任务。20xx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把慢病防控工作越做越好。

一、20xx年慢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1、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

坚持对35岁以上居民门诊首诊测血压,并将居民、职工体检纳入机会性筛查中,随时发现并登记新发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本年度共新建高血压专档741份,糖尿病专档318份,并有效完成了患者的随访与年度评估。

在原有的两个慢病小组基础上,新成立高血压、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各一个,延续去年小组活动频率,不断增加活动内容和更新活动形式,本年度共计开展高血压小组活动21次,糖尿病小组活动19次。

通过讲座、户外宣传、义诊等形式,做好高血压、糖尿病日的相关宣传活动,其中免费测量高血压500余人次,血糖3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余种,约1000余份。

2、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工作

今年是我中心开展脑卒中随访工作的第二年,本年度我中心继续对3个危险因素以上的322人进行一年四次的随访;1-2个危险因素的456人进行一年一次的随访;截止目前,共计随访1611人次,其中死亡4人、失访773人次,转诊29人次。

3、肿瘤病人随访工作

通过电话随访、居委会协助等方法,实际随访肿瘤病人数318人,其中7人为外地病人,失访41人,死亡18人,圆满完成今年肿瘤病人随访工作。

4、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完成我中心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区疾控和市疾控验收。此外,积极准备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健康食堂的创建,等待明年验收。

通过与培养家庭保健员联合,完成33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招募与培训工作,并保存有完整的指导培训和活动记录。

5、社区诊断工作

六月初正式启动社区诊断工作以来,通过与街道配合、居委会协作、门诊预约、网络发布等形式,经过4个月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辖区3010人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2607人的抽血化验及全部数据录入工作。社区诊断筛查出乙肝抗原、抗体阴性1346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979人;乙肝抗原阳性91人,转诊地坛医院进一步检查45人。

7、阿司匹林规范化行动

在全科诊室对目标人群进行阿司匹林使用情况调研,历时3周,共完成1000份调查问卷,开展了两场四个慢性病相关内容的患者健康教育活动,受众人群达200余人。

二、存在问题及主要措施

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被动管理,门诊医生应多主动出击

目前社区管理慢病的模式是医生追着患者走。患者对疾病的关注仅限于上医院看病、开药、打针、输液,对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危险因素等干预没有重视起来。因此,慢病患者被动管理,慢病工作开展难之又难。

除了希望政府加大宣传慢性病的力度,提高居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外,对于门诊上就诊的新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是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在正常就诊看病开药后,我们的社区医生应该主动出击,不厌其烦,多说几句,多做些健康指导,多建议患者参加医院组织的讲座、大课堂、小组活动等。

2、脑卒中高危患者随访,做到实事求是

尽管每一次随访,我们的大夫都一一打电话通知,并不厌其烦的解释,但来参加随访的高危患者却总不过半数。大部分患者以检查项目太少、最近刚检查过或其它各种理由拒绝参加随访。即便来参加随访的人群,也少数人能按照要求日期来。

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首先会提醒他们下次随访时间,并建议他们参加项目比较齐全的老年人体检,或同时参加近期开展的一些如社区诊断的免费检查。同时对于来参加随访的高危人群,我们会经常通知他们参加脑卒中等慢病相关知识讲座,让居民感受到社区中心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愿意接受连续随访。但对于那些经过我们苦口婆心的建议,也不来参加随访的人群,我们均实事求是的记录,并归类为失访人群。

3、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支持性创建需要财力、物力的长期支持

健康步道、示范食堂的创建,光靠社区中心一家之力是很难完成。这期间不仅需要政府、街道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居委会、相关部门的长期配合。社区中心作为技术支持部门,在独立完成示范性创建这个工作上,无疑是一个挑战。

此外,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从招募、培训到活动开展,困难不少。今年的指导员培训,我中心经过与家保员联合,才完成了招募、培训。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指导员半数以上能履行职责、做好宣传,但总是遗忘或不做或认为做不到相应的信息反馈。

4、社区诊断工作是惠民项目却有时得不到理解

社区诊断工作应该算是惠民的一项筛查,但是期间也有得不到理解之处:检查项目少、礼品太小、问卷问题太多……

通过街道、居委会、网络等不同平台预约居民参加社区诊断,人群不同自然带来各种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设立一人专门负责现场安排、沟通、协调;对居民进行分小区、分时段预约;不同的人群侧重个体化宣传……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着重高危人群管理,以少聚多,积累患者

继续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人群的管理,提高对脑卒中、高血压等高危人群的干预管理;不仅要在慢病防控相关知识上做好宣传,更应该在提升高危人群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

继续坚持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形式,以少聚多,争取通过这些受益的小组成员带动更多的患者加入到自我管理队伍中来,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实现自我管理。

二、做好脑卒中随访工作,坚持实事求是

对于每次能来随访的高危人群,做好相应随访记录;对因各种原因拒绝随访的、或是电话打了三四遍仍无法接通的都一一记录,标明失访,保证脑卒中随访工作的真实性。

三、围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加强社区慢病干预

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利用示范单位、健康小屋、健康步道,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健康干预活动,将导致慢性病发生的不良生活方式作为重点,进行限盐、控烟和体育锻炼的宣传。充分利用“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健康生活方式日”等活动日,开展专项宣传活动。

四、加强企业白领、中小学生慢病宣教

加强与辖区企业、学校等单位的沟通,针对工作场所、学校开展宣教活动,有效发挥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预的经济社会效益,加强在校学生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力度。

五、加强健康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通过参加中心每周业务学习,每日科内学习,加强慢病管理人员的临床知识、预防保健知识。结合疾控中心培训,让慢病管理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相关健康管理培训班,有效提升人员的健康管理能力。

六、做好其他临时任务的配合工作。

随着政府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和居民对健康意识的提高,社区慢病管理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总结20xx年慢病管理工作开展的经验和不足,20xx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慢病管理工作能力,探寻适合我中心的新的慢性病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