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类高考满分作文2017最新

一道好的高考作文题,首先应该有一个较大的言说空间,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考题能够容纳考生平时的阅读、思考、认知及生活体验;还应该让考生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命题,容纳不同的思维方式。给学生个性的充分表现以足够的空间,这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自然也应该成为拟定考题的最重要的原则。为帮助大家学习更多高考时评文章写作方法,本站小编为大家分享2017最新高考时评满分作文如下:

时评类高考满分作文2017最新

  2017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让守望者永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以未来的危险促进当下的改过革新,这样的人,有知识,有胆识,往往置个人的功利甚至生死于度外,是一个时代的心灵与眼光。在《圣经?旧约》里,这类人被称为“守望者”,他负责指出一国或一人的罪错,任何一个听不到凶言的大寂静时代,有可能是守望者失职了,有可能是守望者死光了,活在其中的人,虽然有各种声调的吉言,但往往不能如意恭喜发财、长命百岁。守望者之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乃至一个人,都是如此。

请仔细阅读这段文字,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试题解析】

1.题干中的关键词:守望者

正确理解与把握“守望者”一词,是写作的关键。评分时必须判断作文是否是在“守望着”的范围内写作。

(1)把握“守望者”的内涵。

从“守望者”一词的内涵来判断,必须同时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守”。指的是坚持、坚守并且支持、护卫某种思想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能暂时不被人重视,但从长远看,它对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或个人是有益、重要的。

第二,“望”。指看得远,能见微知著。“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

第三,“者”。“……的人”,指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其为社会的中坚脊梁——一个时代的精英或普通民众中的佼佼者。

材料分三个层次对守望者进行了阐述:

其一,“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这类人被称为“守望者”,此为“守望者”的界定。

其二,“他负责……往往不能如意恭喜发财、长命百岁”,此为“守望者”的职责及其失职造成的恶果。

其三,“守望者之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乃至一个人,都是如此。”谈“守望者”作用的普适性。

(2)与“守望者”相关的次关键词。

其一,与“守望者”基本素质有关的

看到凶兆:有远见,见微知著,能预见未来的危险,敢于直言,敢于讲真话。

促改过革新:是指有创见,有独立人格,有独立思想,推动社会变革创新。

时代的心灵与眼光:心灵,指人的精神道德追求,自我完善与发展,也指社会道德等公共价值观和精神取向。眼光,指能总揽全局,看得远,看得透,而不是局部的看,狭隘的看,关注普罗大众的利益。时代的心灵与眼光,指代表正义、公平、正气、正能量等。

非功利(置个人的功利甚至生死于度外):无私,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家民族的发展献计献策,为天下人谋永福,为弱势群体鼓与呼,为个人的成长护航。

其二,与“守望者”的职责有关的

针砭错误(指出一国或一人的罪错):不夸饰,不吹捧,敢于直言,力排众论,甘于寂寞。

其三,与“守望者”作用的普适性有关的

“守望者”可以是某时代的、某社会的、某团体的、个人的。

(3)把握“守望”的特殊性。

在材料中,“守望”是褒义词,“守望者”所守望的东西也应具有“正能量”。如:

心灵:善良、诚信、本真、宁静淡泊、独立、个性、真理等。

2.围绕材料关键词及其次关键词,拓展思考。

其一,从写作者对“守望者”的界定及其态度的角度拓展。“守望着”是一个时代的心灵与眼光;敢做“守望者”;“守望者”,时代(民族、国家)的“良心”等。

其二,以“守望者”为核心,可建构起“人物”“时代”“态度”“追求”等等关联。如, “守望者”关注“未来的危险”或“危险的未来”; “守望者”有益于“当下的改过革新”或“改过革新的当下”; “守望者”的“凶言”“心热”;时代需要“守望者”;“守望者”不能死等。

其三,从怎样做一位“守望者”的角度拓展。针砭时弊,做社会的“守望着”;见微知著,方能做“守望着”;倾听自己的心声,做有良知的“守望着”等。

其四,从“守望者”的对立面拓展。如,要听进“守望者”的“凶言”;感谢“守望者”;包容“守望者”;听得“吉言”,更要听得“凶言”等。

从上述角度产生的论述、记叙等都可视为符合题意。

【例文】

  让守望者永存

萨义德在其《知识分子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真正的知识分子受到形而上热情的感召,斥责暴力,批判不公,监督权威,保护弱小。”这是一群真正的守望者,特定的历史条件、时代环境需要他们步出人群,勇敢坚强地扛起道义的大旗。这样卓尔不群之士,理应永存。

在这些守望者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一种对人类普遍真理的坚守。这些人没有因为享有更高等的知识而洋洋得意,对大众漠不关心,“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们在用自身的学识感召时代、引领社会。当胡塞尔在为欧洲文化危机而四处演讲时,当罗素也在为人类幸福反对制造原子弹时,人们很容易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博大的悲悯意识。他们为时代寻找方向,为人类谋求出路,绝不辜负知识赋予他们的责任。

“绝不把团结置于批评之上。”美国作家萨义德如是说。高度自觉的批判意识,不从众合流的独立精神让时代的守望者早已舍弃了小我。无论是尼采在德意志民族热情最高涨时忧虑地提出战争的隐患还是梁漱溟因为文革问题与毛主席在大会上的据理力争,都让世人真切地体会到这些守望者身上的无畏与担当。 “他的笔受上帝指挥”,苏联主席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坚守、独立、批判、非守望者为之,谁为之?

反观当下,如巴赫金所说:“这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形形色色的言论,亦正亦邪的倡导,多元之下,无疑需要守望者挺身而出,喊出时代最强音。然而越来越多饱学之士却在尽力逃避守望者的身份,说违心话,办违心事。笔杆子上那股“形而上的热情”又到何处去了?是消弥于生活中琐碎的平庸还是社会上隐蔽的设定?抑或那浩然之气已妥协于更多对现实的考虑?功利诚可贵,理想价更高。若一个时代的心灵蒙尘,眼光呆滞,民族的文化内核,国家的精神脊梁又靠何人去塑造、去担当呢?莫忘守望。

马丁·路德·金说:“历史终将记住的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中国青年报》的主编也在北大中文系的毕业典礼上激昂地提出:“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妥协,而是北大人的坚守。”作为拥有更高学识,拥有成为守望者禀赋的人,理应呐喊,必须振臂,让世人看到人类道义的大旗在舞动,在飘摇,无论风雨。

让守望者长存,不使寂静笼罩于时代的每一个角落,使高尚的情操永驻伟大的内心。

【评语】

1.立意。能从材料中提炼出:“守望者”的内涵,能准确把握好“守望者”的界定。开门见山地提出什么是“真正的守望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时代环境中,勇敢坚毅地扛起道义大旗之士,批判不公,监督权威,保护弱小,这样的守望者,理应永存”。

2.选材。作者能在素材储备库中迅速地搜索到自己读过的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并捕捉到文中闪光的句子作为论据来论述如何做“守望者”。引用萨义德“认为的知识分子是特立独行,甘于寂寞,秉持独立判断及道德良知,不攀权附势,不热衷名利,勇于表达一已之见,充当弱势者的喉舌。”与材料中守望者“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护卫某种思想价值观,以及守望者不夸饰、不吹捧、敢于直言力排众论、甘于寂寞”刚好不谋而合,作者很好地诠释了守望者的内涵。

文中还列举胡塞尔、罗素、梁漱溟等的事例,论述守望者在喧嚣的时代如何做到坚守、独立、批判的。与此同时作者用“反观当下”过渡,用巴赫金的言论,呼吁在这个心灵蒙尘的时代莫忘守望,文章结尾作才引用马丁·路德·金和《中国青年报》主编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话来作结论:守望者永存。

3.语言。本文语言凝炼、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多引用名人的言论作为论据,文中的“铁肓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功利诚可贵,理想价更高”等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4.文章值得改进之处:文章第三段所引用的萨义德的“绝不把团结置于批评之上”的理论是有争议的,不建议引用;再者这句话并没有透彻地证明“守望者舍弃小我”。如果文章第2、3段集中笔墨选举一个事例道出守望者推动社会变革创新,可能会收到更好的论述效果。

  国之安需法家拂士

材料中将“守望者”诠释为负责为一国或一人指出过错,以使国家永昌之人,让我联想到古文中的一个同义词——“法家拂士”。诚然,谋求国家安定与发展,必然需要“法家拂士”这一群正义者。

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因为若无,也许意味着一个朝代的完结,或一个国家的覆灭。历朝统治者多以夏桀、商纣为戒。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此二者独断专制、残暴有加,不虚心受谏,反而虐杀“法家拂士”。于是他们的统治是短命的,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轧过他们的那页。试想,当“法家拂士”被屠尽,又有谁能为一国之兴尽己智谋、献其忠心呢?朝代更迭、国家覆灭是没有“法家拂士”的苦果。

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不难发现那一群法家拂士们高大的身影,是他们,将名利生死置之度外,作出种种努力只为国家的再繁荣或民族的昌兴。

那些闪耀的身影中有卫鞅、有王安石、有张居正,为国家的强盛作出了艰难的改革后却反遭噩运,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但对于国家的安定昌盛却是一大幸事。

而放眼近代,我们更不会忽视那些豪情,那些凛然正气,那些义不容辞与前赴后继。“拼将十万头颅血,须将乾坤力挽回。”戊戌六君子为唤醒国人而甘愿伏在刀口寒光下,鲁迅先生日日笔耕不辍书写思想,孙文先生奔走呼号“自由、平等”……在国家的大厦将倾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凶兆却没有逃之夭夭,而是毕其精力以一肩相扛,从不考虑自身而只愿国家早日安定,山河早日风光霁月。历史证明,如若没有这一群正义的“守望者”,国将何安?家又安在?——国之安多么需要这样一群法家拂士,痛斥现状之黑恶,开出一剂复兴的强心针。

纵观古今,没有法家拂士,国运难昌。历朝开国后一段时期往往较为繁治,是因为统治者愿采纳谏言而不只听媚辞。中华民族在大劫难之后,复兴重建之时,更不可忽视对“法家拂士”的培养、保护与鼓励。

保护与鼓励“法家拂士”,培植社会正义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国家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不禁锢人们的某些思想自由。而作为我们,国家的公民,更当以史为鉴,学习前人置利益于度外、敢于维护国家安定的勇气与精神,全面提升自我以成为“法家拂士”的一名。

当全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意识到了“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并为此积极行动的时候,我相信中华国运必昌,金龙之腾飞指日可待矣。

  2017年高考预测作文题:追求因高雅而辉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乔布斯临终遗言:作为一个世界500强公司总裁,我曾经叱咤商界,无往不胜,在别人眼里,我的人生当然是成功典范。但是除了工作,我的乐趣并不多。到后来,财富于我已变成一种习惯的事实。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我多次问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价后,已经失去价值。黑暗中,我看着那些金属检测仪器发出的幽绿的光和听到吱吱的声响,似乎感到死神温热的呼吸向我靠拢。现在我明白了,人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的梦想。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

  追求因高雅而辉煌

人的一生像无尽的夜空,追求就是暗夜星辰。有人追求财富成为富翁,可终生郁郁寡欢,因为金钱买不到健康;有人追求情感,事业辉煌情感丰富,因为情商高而获得喜悦;有人追求高雅艺术,欣然接纳艺术的叩门,因为意蕴丰富而享受终身;有人追求梦想,孜孜以求获得满足,那是因为梦想绚烂……可见,价值观不同追求就不同,但高雅的追求能点亮夜幕星辰,人生因而灿烂辉煌。

财富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诚如乔布斯所言,自己商界叱咤风云,无往不胜,是当之愧的成功典范。可当读过他的遗言,才遗憾地发现其人生并不完美。长久地追求财富,甚至成为习惯,成功了却失去人生更有价值的东西——生命。正如他所言:情感艺术,甚至是儿时的一个梦想,它们才是会镶嵌在人生中的真正璀璨耀眼之所在。财富固然是成功的重要标志,但拥有足够财富时,还需健康保驾护航,让人享受快乐而无憾。

情感若丰富,人生才鲜活。人活在大千世界,离不开情感的支撑,亲情使人温暖,友情给人快乐,爱情令人甜蜜,师生情让人崇敬,同胞之情让人感受团结力量因而不再孤单……人如果忽视这些情,也就失去了心灵的柔软,那样人与行尸走肉无异。若真是人与人之间只剩利益关系,所有人都变成游荡的孤魂野鬼,冷漠绝情。因此,情感是灵魂之光芒。

追求艺术美,人生显高雅。艺术是人快乐的源泉,抑或是人虔诚的信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没有因为耳聋而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古罗马数学家也没有惧怕死亡放弃对数学的追求。正如李泽厚所说:“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在所不计”。为了追求艺术,一切牵绊都是过眼云烟,这样的心灵足够高雅,意蕴足够丰富,人生岂能不灿烂辉煌?

追求儿时梦,生命更绚烂。阿.普罗斯特曾说:“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不忘初心,不忘本真,给儿时梦想插上翅膀,何其美妙?不管它多渺小多遥远,如夏花秋叶般,只要发扬“子规夜半有啼血,不信东风唤不会”的执着精神,那颗初心,那份本真一定会找回并光大。请记得怀惴梦想时的那份企盼并加以践行,定能收获希望的果实。因为那是人生最耀眼的辉光,付出过,努力过,拼搏过,便无怨无悔,此生无憾。

人生在世,应有所追求,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不仅仅是为了财富,更有鲜活的情感,高雅的艺术和最初的梦想,这样的人生必将因追求高雅而辉煌。

【修改与点评】

1.题目《追求因高雅而辉煌》直击材料和文章的中心,画龙点睛般成为亮点。

2.开篇形象描述材料,提出观点,明确态度;然后,围绕中心,分别从四个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引用名言、事实做论据,十分恰当精要;结尾再次回扣论点,升华中心。

3.本文亮点:引用的论据恰当精要准确;语言清新,充满哲理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