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源管理在外部社会资本和产品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毕业论文

摘  要:在以往的研究中,多将外部社会资本视为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
在创新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发挥外部社会联系的作用,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从外部获取技术资
源,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最终难以形成技术创新。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和基于资 源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国 226
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的技术资源管理对外部 社会资本和产品创新之间有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即外部社会资本只有在企业具备技术资
源管理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产品创新。因此,我国企业在制定自主创新战略的过程中,
要注重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技术资源管理能力的共同发展,形成企业自身的技术竞争优势。 关键词:技术资源管理,外部社会资本,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改革开放 20 年以来,中国企业多将战略重点放在利用外部社会资本获取知识和资源上,
而忽视了企业内部技术资源的管理,导致企业缺乏对外部联系中获取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和
应用的能力,难以形成自主创新。随着中国企业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企业无法通过外部
社会资本获得更加先进的技术,或外部技术渠道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引进。因此,通过外部社
会资本获取知识将越来越困难。企业必须把通过外部社会资本获取的现有知识进行有效的管
理和利用,以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1]。这就使得研究技术资源管理在外部社会资本和产品创 新之间的中介效应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资源管理在外部社会资本和产品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2  研究假设及其理论依据
2.1  外部社会资本与产品创新
社会资本理论最初用于团体内隐含的关系资源研究[2]。这1理论被逐渐广泛应用于企业
内和企业间的研究[3]。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联系是获取外部环境中
关键资源的重要方法[4]。从分类上来看,社会资本理论将社会资本分为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 社会资本[3],本文主要研究企业间的外部社会资本。
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通过与其它企业的联系扩展了企业的边界[5]。以前的研究多强调要
防止企业技术边界的扩展所带来的技术溢出[6],但现在的研究证明企业间有效的技术转移对
产品创新非常重要[7-8]。具体来说,不同的外部社会资本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产品创新的产出。 我们认为,外部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联系。为了与引入市场的新技术始终保持同步,许多企业开始
将供应网络视为创新和新思想的来源[9]。很多组织间学习的研究强调了与主要供应商进行知
识共享的重要性[10]。另外1些研究则认为客户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知识的重要来源[11]。因此,
供应商-客户关系是促进企业产品创新中知识和资源获取的重要渠道。


*本课题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 2006069803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划”(-05-0847)及西安交通大学“985 工程”2期(No.07200701)的资助。

(2)与竞争者的`联系。竞争者拥有与企业最相近的知识,竞争者之间的知识流动可以
缩短研发周期,使企业快速获取及应用知识,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绩效。Walker  等证明了生
物技术企业的战略联盟网络可以提高专利申请率[12]。Stuart 也发现半导体产业中基于技术的
联盟可以促进创新成功率,联盟的效果取决于合作伙伴的特征[13]。
(3)与咨询机构的联系。咨询机构可以为具体项目提供技术知识或者为企业的产品创
新提供建议;在咨询过程中企业与咨询机构逐渐建立起的信任关系可以减少企业的监督成
本。因此与咨询机构的联系可以使企业获得信息和知识,并且可以降低合作的成本。
(4)与高校的联系。高校是科学知识的重要来源。高校的研究项目多为基础性研究,
可以为企业提供其他技术来源所不能获取的基础性知识[14]。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对企业长期
的创新绩效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发展与高校的联系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 产品创新。
基于对以上几种外部社会资本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的假设:
假设 1  企业与外部社会资本的联系越紧密,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越活跃。

2.2  技术资源管理与产品创新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开发和使用核心资源和能力来建立竞争优势[15]。大
量资源理论的研究表明,资源和企业绩效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的资源会对企业绩效
有不同的影响[16],企业特定的资源和能力有利于企业保持其竞争优势[17]。但是,随着对资
源理论研究的深入,大量的研究指出仅仅占有资源或者对资源进行随意地使用并不能为企业
带来竞争优势[18],因此产生了资源管理的概念。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还
必须将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和分配[19-20]。并且这1整合和分配的过程还可以防止竞争者的模 仿并有利于开发对关键资源的有效替代品。
在资源管理的概念下,Sirmon,Hitt 和 Ireland 在 2007 年提出了资源构建和资源应用的
概念[21]。他们认为资源管理是企业获取内、外部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的能力。我们将这1
概念应用到技术资源管理。以前的研究发现,创新型企业倾向于选择将资源应用于发展、获
取和使用新技术,这些技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22]。1些实证研究的结
果同样强调了企业技术选择对创新成功的重要性[23]。因此,我们提出假设 2。
假设 2  企业技术资源管理水平越高,企业产品创新活动越活跃。

2.3  外部社会资本与技术资源管理

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企业内部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15]。而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包括与供应商、顾客、高校等的联系)
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将这两个理论结合来看,企业在寻求创造价值的资源和能力
的时候,应该拓展企业的边界,充分利用外部的社会资源。同时,企业外部的关系本身也可
以被视为1项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有助于企业对内部资源进行补充和有效管理。因
此,企业外部的关系是企业获取价值创造型资源的重要渠道,也是企业提升技术管理能力的 重要渠道,因此,
假设 3  企业与外部社会资本的联系越紧密,企业的技术资源管理水平越高。

2.4  技术资源管理的中介作用

1个企业的外部联系为企业带来了从外部环境获取关键资源的途径。这些资源包括信
息、资本、商品、服务等,它们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由于企业间的关系具有异质性和
路径依赖[24],因此很难被竞争者模仿。同时,由于技术资源在企业内部由各部门协同合作
而产生,也具有异质性,相对不可模仿或替代。通过对这两个不可模仿和替代资源的有效利
用,企业可以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外部社会资本不可能直接形成产品创新,它必须
通过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和应用而形成创新。并且,对技术资源的集成和创新有利于提高竞
争者模仿的难度,能够帮助企业开发出重要资源的替代品,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因此,我们 提出假设 4。
假设 4  技术资源管理在外部社会资本和产品创新间起中介作用。

 

H4
H2+                                                   H3+
技术资源管理

 

外部社会资本

H1+
产品创新


图 1  概念模型图

3  样本数据收集及变量的测量方法
3.1  数据收集和研究设计

本次被调查的企业所处行业较广,涵盖新兴的电子行业、传统制造业、能源行业以及化
工行业,调研城市大部分处于经济技术较为发达的省、市、地区,例如北京、上海、惠州、
西安等。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如下:特大型企业20家,大企业47家,中等企业74家,小企业
85家(规模区分标准参考国家产业部标准)。在展开全面调研之前,我们选取西安高新开发
区的3家企业进行预调研,这些调研的结果从最终的调研问卷中剔除,根据这3份调研问卷反 馈的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问卷的收集采用3种形式,主要形式为上门访问,指导被调查者进行问卷的填写并及时
回收;同时,我们也走访了部分企业,将问卷交付被调查者,经其填写后在规定时间内寄回;
而且,我们通过发送E-mail的方式,对全国几个大城市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整个调研过
程共发出问卷350份,截止2004年8月15日共回收问卷226份,反馈率为64.6%。被调研者主
要是企业的CEO或者其指定的其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Gaedeke  和Tooltelian认为高层管理者
的回应达到20%就是可以接受的,据此而论,问卷的回收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25]。

3.2  因变量
我们从产品创新的新颖性角度提出了测量产品创新的3个题项:“近5年来,贵企业全新
产品创新的数量/渐进性产品创新的数量/创新的新颖性与同行业竞争者相比”。问卷采用7点
Likert量表,1为“远远低于竞争者”,7为“远远高于竞争者”。

3.3  自变量

(1)外部社会资本。根据 Nahapiet 和 Ghoshal 对外部社会资本的定义[3],我们采用 7
点 Likert  量表度量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代理机构/高校联系的紧密程度(1=没有联 系,7=联系非常密切)。

(2)技术资源管理。根据 Sirmon,Hitt 和 Ireland 对资源管理的定义[21],我们测量了“企
业对 Know-How,引进的先进设备,引进的专门人才,现有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的开发利 用程度”(1=没有开发利用,7=充分开发利用)。

3.4  控制变量
(1)企业规模。企业规模无疑会影响企业创新[26]。大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来促进企业
的创新,同时他们也更易于从外部获取企业运作和创新所需的资源。本文采用员工人数的对 数来衡量企业规模指标。
(2)行业竞争状况。竞争状况是可能影响创新的另外1个变量[27],为了度量竞争状况, 我们使用了 5 点 Likert
量表(1=“完全竞争”,5=“垄断”)。
(3)技术发展阶段。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企业会根据产品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
来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战略[28]。本文将技术发展阶段划分为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稳 定阶段以及衰退阶段。

3.5  分析方法
根据分布线性回归及温忠麟推荐的中介效应的分步检验程序[29],我们检验的步骤为:
1)模型0的估计模型只包含控制变量,作为其他包含自变量模型的参照模型。
2)分别用外部社会资本和企业技术资源管理对产品创新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假设1和假 设2是否成立。
3)将外部社会资本和企业技术资源管理共同对产品创新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回归方程 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判别企业技术资源管理的中介效应是否存在(即假设 3
和假设 4), 同时采用 Sobel 检验判别是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4  假设检验结果
4.1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的数据分析采用 SPSS15.0 和 AMOS4.0 软件。如表 1 所示,所有变量都显示出良
好的信度和效度。聚合效度用于测度变量的同1性,它可以用因子载荷加以判别。外部社会 资本、技术资源管理和产品创新的因子载荷都远远高于
0.60,所以这3个因子都通过了聚合 效度的检验。
表 1  信度和效度
指标                                  Cronbach Alpha       标准因子载荷   变量提取
产品创新                              0.8822                                   
               .80941
1.  全新产品创新的数量                                  .908
2.  渐进的产品创新的数量                                .924
3.  产品创新的新颖性                                    .865
技术资源管理                          0.9238                                     
             0.76699
1.Know-How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