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育管理的论文

语文学科教育管理论文范文一:

论文题目:教育管理改革与语文创新教育

语文学科教育管理的论文

【摘要】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教育工作的根本和前提。作为新时代的新需求我们在开展相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创新活动,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更好的将创新进行落实。本文就对于现阶段语文学科创新教育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教育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教育管理 改革 语文创新

一、引言

作为一个社会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新世纪我国教育工作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创新也成为了教育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为创新就是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上对于新事物进行创建,在语文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创新的融入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本文就结合本人多年的教育经验对于语文教育创新的一些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作为所有学习行为的根本动力,兴趣的培养一直是各学科和教师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在语文创新教育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打开创新之门的关键。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和角色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上,并且严谨的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要注重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并且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平等互动的进行沟通。只有一个平等、民主、自由、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才可以更好地对于自身的想法进行表达,更好地进行想象和探索,这也为创新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一些学生在一个学期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教师要进行鼓励和引导,只有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那么学生才可以真正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上,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语文创新教育的一把钥匙。

三、从能力方面入手,关注对学生语文思想的培养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特点,学以致用一直是语文教学中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要在对学生内容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适当的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欣赏,逐渐了解作者的创作意识和思想内涵。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适当的融入一些语文素养方面的培养,逐渐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产生升华。从思维层面上让学生领略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对于一个人才来说,他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更要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思维方面的培养,通过不同的角度入手,让学生逐渐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情感和思维方面的升华。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四、教师要科学的对教学中创新进行融入和渗透

以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十分死板,教学方式较为被动。通过利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慢慢丧失,而整个语文创新教育的开展也就成为了一纸空谈。针对与以往教学方法中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予以重视并且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改进,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创新学习的开展要让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兴趣,并且能真正的钻研语文这门学科,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学习逐渐产生自身的观念和想法,从而为创新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一个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发问,通过对学生问题的答疑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思考中获得进步和成长。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予以重视,并且擅长发掘出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学生真正的敢想、敢问、善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语文创新教育的开展,对于教师也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地扩大知识面,加强知识的积累,掌握更多、更新的内容和知识点,从而在语文创新教育中更加游刃有余的为学生提供知识的营养。最后,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课堂教学需求的教学体系,让学生真正的实现自身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真正的让创新成为一种能力和习惯。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语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语文教育的工作的开展重点,教师本身要对于教学理念进行改革。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和探索出符合创新教育需求的教学管理改革策略。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教师要以人性化的手段开展层次化的教学,重视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严格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不断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创新的知识海洋中不断的翱翔。

 参考文献:

[1]曹立荣.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J].学周刊.2013(26).

[2]路冬梅.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关键点[J].课外语文.2012(16).

语文学科教育管理论文范文二:

论文题目:教育管理评价制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摘 要: 教育管理评价制度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评价制度科学,学科教学就可能良性循环;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学科教学就可能会畸形发展。作者结合现今农村学校的教学情况,指出了教育管理评价制度带来的消极影响,道出了关于优化当前教育评价制度的愿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育管理评价制度 语文教学 影响

人才要通过应试教育选拔,教育就围绕着应试教育展开。领导考查学校的教学质量要看成绩,看学校出的人才数量。学校自然以教学成绩和出人才为培养重点。因此,教育管理评价制度就直接影响学科教学,评价制度科学,学科教学就可能良性循环;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学科教学就可能会畸形发展。自古就有教育教学围绕着管理制度这个指挥棒转的说法,也就是说教育部门考查学生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育部门不检查的或考查的内容,教师大多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教。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些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艺术类教师,像音乐、体育、美术、劳技等课程,由带语文、数学老师兼职任课。部分教师对科学、美术、音乐等课因为不想上或上不好,就用这些课的时间来加强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的学习。有的领导还夸奖这样的老师敬业。实际上他们只是为使学生在检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自己的教学成绩更好点。细看他们的教学,考试内容反复训练,讲解细致明了;不考试的内容犹如走马观花,或是置之不理。作为考试内容的部分教师讲的教的都不会有大问题,可不考试的内容就因人而异。

这样教学好吗?成绩高了,学生、学生家长、老师、领导皆大欢喜,可到了能力运用时,学生就困惑了,为什么自己拥有优秀的成绩,可能力很差啊?这就是教师为应付学生考试而进行的片面训练导致的后果。

不少乡镇依然不顾上级教育部门的制度,实行每学期期末联考或统考,用考后的成绩给教师排名次,给学校排名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领导不得不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制定出以考试成绩进行奖罚的管理制度;教师在这样的制度下,也不得不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就因为这样,语文课堂上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学生不去认真学习理解,而是老师给出标准答案后学生去死记硬背。练习写作变成记忆作品,部分语文老师这样教学作文:每个单元的作文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篇符合条件的例文,老师检查合格后就由学生把该作文抄在作文本上,之后的任务就是学生把该作文背下来。这样老师批改作文也就容易多了。领导检查作文,看到的全是高质量的作文,自然能受到高度评价。另外,检测考试大多是在单元作文里面任选一篇,检测考试的作文成绩依然出众。开阔视野的内容变成删除内容,比如口语交际、资料袋、课外书屋等,这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就被丢弃了……就这样,语文课成了记忆课,成了记忆大赛场,原本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变得索然乏味。

在一次统考阅卷中,我有幸批阅作文。我是喜欢看学生作文的人,可看着那些学生的作文,我快晕倒了。许多作文内容一样,主题一样,看着就头疼。这就是背诵作文的结果。升六年级接班时(农村有些学校无法实行循环制),我也遇到过背诵作文死背笔记的班级,上课很少有学生发言,大多数学生目光呆滞,等待着我给他们写笔记,上课积极思考的当然也就少之又少了;作文课上亦是如此,课堂上不写,课后抄袭作文,就连日记也全是摘抄的。这样的行为习惯很难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无,被动地等待着抄写背诵,连简单的句子变换或是词语的选择运用都要在书上找原句或原短语,否则就无法完成。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发展埋下祸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全因为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后机械的背诵任务而磨灭了。

检测教学效果最好的手段就是考试,结果明了清楚。也就是说考试成绩是自古至今领导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一些先天的东西不是教师能人为改变的。教师所带的学生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地域环境、校风教风、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整体水平、学生的基础、教学设施等也影响着教学质量。但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最关键的因素取决于老师的态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人格力量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用一种模式去完成几年的教学任务是不合适的。

农村教育对教师评价机制的陈旧性和局限性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发展方向,教师是教育的前线工作者,直接主宰着教育的落实和开展。而直接主宰教师的则是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当今素质教育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而对教师的“素质评价”却迟迟不见推进。在农村教师评价机制中,教师的教学成绩高低仍然是评价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成绩”原本包涵着广泛、多样的内容,而在农村教育评价制度中,教学成绩则“专指”学生期末时在语、数、英这三门功课的考试成绩和相应的排名情况。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黑猫”还是“白猫”,则是看成绩,“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于是教师们为了把握自己的命运,提高教学成绩,就要加倍增强工作“责任心”,利用音体美等课程抢抓考试分数。这种陈旧的、极具局限性的评价指向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处于这种评价机制下的师生都要继续钻研语数两门“专业”课程。这种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导致教师不敢、也没有必要从应试里走出来,走进教育研究中去。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教育科研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上仍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参与课程研究,要么是为了个人的发展,要么是领导的硬性安排。因此,农村教师进行教研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教育研究与教师的行动表现就因评价机制的“无视”而处于低层次的行为动机。同时农村教育忽视了学生心理需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农村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被忽视了。

语文教学的天地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说话、电视、生活、环境、交际、想象……各种活动无不在语文的陪伴下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虽然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果将课堂教学孤立起来,则教学效果显然不会理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要给学生一桶水,就必须教给学生找到水源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然授之以渔并不是一件易事,因而绝不能纸上谈兵。有人说学生头上三把刀,即信心、习惯和方法,我很赞同。可以说“授之以渔”就是培养学生的信心、习惯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关键莫过于良好习惯的培养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一种态度有时只能一时受益,而良好的习惯则可受益一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以知识、能力的教学为载体,加强学习方法的培训和指导,教背诵、教记忆、教理解、教想象……通过类比、比喻、联想等让学生自己理解和运用。尊重差异、照顾差异,因材施教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指导下,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的要求与目标要有所不同,让每个学生都有奔头,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因此,不科学的教育管理评价制度,管坏了教师,教毁了学生。望教育领导重视制定、落实、检查教育评价制定,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彻底改变考试带给师生的消极影响,让教育得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