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唱练耳与声乐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视唱练耳与声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视唱练耳与声乐论文

浅谈视唱练耳与声乐论文 篇1

摘要:本文是笔者经过多年的声乐教学,用经验总结法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固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声乐教学中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也能使视唱练耳教学更加完善。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关键词:视唱练耳;声乐;基础

视唱练耳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技能基础课,旨在发展学生音乐听觉,加强音乐记忆能力,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培养健康的艺术趣味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促进综合音乐能力的和谐发展,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演唱、演奏和创作的实践中去,为可持续地发展音乐才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声乐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素质、发掘音乐潜能,熟练掌握音乐中各种音响元素特征、音乐表现要素和表现规律,增强乐感和表现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审美能力和驾驭音乐、表现音乐的综合能力的任务。随着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学科的交叉和对基础教学的重视,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因此,在声乐教学中重视视唱练耳对学生的训练,为最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综合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声乐教学离不开音准、音高、节奏和旋律,这些内容都是视唱练耳课训练的基础。声乐作品的音准,是声乐演唱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学好音乐的首要条件,当我们给学生上声乐课时从练声曲开始就渗透了视唱练耳的最基本的元素,通过利用不同“母音”的练声曲,教师用钢琴给出音准,学生通过听觉,和正确的呼吸、科学的发声来准确的完成每一条练声曲。把握好每个音符的节奏、音准、速度、旋律等等。发声训练要赋予音乐的表现性能,要愉快着歌唱,每个练声乐句都要唱得悦耳动听,有乐感,为歌唱打好基础。一首声乐作品实质上就相当于视唱若干个乐句,所以需要良好的视唱练耳作为基础。例如:视唱练耳中有许多国内外著名的视唱曲目和优秀的民歌选段,以及一些富有创造性艺术性的技巧练习曲,其优美的旋律都可以给学生最直接的美感,而这些美感将是今后在歌唱时再创作的灵感的来源。

学生在歌唱作品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分析作品的创作风格。要在一字,一句、甚至在一个经过音上下功夫反复练唱,对歌曲的体裁、调性、速度术语、旋律的起伏发展,节奏、和声等具体分析,了解和掌握各个部分以及各个细节的内在含义,作曲家的情感蕴藏在每一个音符之中。音符看着是无声的、静止的,但是却记录着充沛的、活跃的感情和复杂的艺术技巧。所以这些都依赖于视唱练耳这门学科中学到的最基本要素。而听老师示范唱或他人对作品的演绎,也需要良好的练耳训练作为基础。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学生要学会处理众多的表现记号,这能够极大地帮助他们演绎完整的声乐作品。因此说视唱练耳教学在声乐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视唱练耳与声乐的关系

视唱练耳与声乐是相辅相成的,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注意听与唱的关系,也就是说练耳不能脱离唱独立地进行。在听觉训练中,是通过听觉—记忆—反映来完成的,当音响传入听觉器官,经过大脑记忆后,通过唱反映出来。所以,听和唱的关系最为密切,必须听得准才能唱得对。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注重用正确的听觉带动正确的唱的音高感,又要注重正确的唱对听觉所产生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视唱练耳教学与声乐发声技巧的联系。视唱的音准、旋律的流畅需要有良好的发声方法支持,在视唱乐曲时要求学生保持歌唱时科学的发声状态,运用正确的呼吸和歌唱的积极状态,使声音唱得圆润饱满和连贯,并控制好音准和节奏。如:在唱上行时候,声音要落在气息上在低位置唱。在唱下行的时候声音要保持高位。在乐句换气时要自然、保持旋律的连贯等。运用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对视唱是至关重要的。在视唱时如果不用科学的演唱方法,不但会影响乐曲美感,还会导致学生声音疲劳产生厌烦、急躁情绪,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要想学生学好视唱练耳,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就不能一味地机械地技术训练,要灵活运用视唱教材中的优秀中外名曲、名歌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美的声音、充满感情的视唱每一首曲子。视唱练耳教学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声乐技术使视唱练耳教学更加完善。

三、音准与节奏对歌唱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学音乐的人首先要耳朵好、节奏感好,学声乐的不但要耳朵好、节奏感好,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理解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大多数情况都都是依赖听觉调控,演出者都是通过自己的听觉对自己发出声音、音量、音色、音准及音的长短与高度去辨别,以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听觉器官对声音的高度以及对节奏快慢的感觉是先天形成的生理机能。声乐教师在选择学生时,首先要重视先天听觉较好的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将他们好的听觉利用到声乐的演出中,发挥出其最好的音乐表达能力。当然,对听觉稍差的学生来说,科学和恰当的听觉训练是相当重要的,好的听觉训练方法可以使学生弥补不足,这对演唱者在学习道理上持续发展并达到一定的高度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常常在学生歌唱时候会听见有些学生会“跑调”,这个词是视唱练耳中最常见的,为什么会跑调,有几个因素:一个是音没唱准,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视唱练耳学习中最起码的一个准确性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练习过程就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声乐演唱是通过自身的很多条件来完成的,它除了嗓音条件外,还有一些位置上的调整,音高的把握和判断以及对调性的把握,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储存了这些相关的信息就能够做到首先不跑调,这是声乐演唱的最基本的要求。

还有些学生在歌唱的时候节奏不稳,这除了技术、心理素质外,还有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种节奏型没有掌握好,以至于节奏感差。比如在歌唱中,学生唱不准附点、不会后半拍起句、三连音唱不均匀、前后十六分不清楚等等,这就必然会抢节奏,直接影响歌唱中技巧的发挥和音乐的表现,这种情况在我们低年级的学生中尤甚。如果这方面基础打不好,也会影响音乐其它方面的发展。德国着名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如果音乐脱离了节奏将是一堆散乱的音符、无序的音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节奏的训练,在歌唱中要加强内心节奏感。

四、视唱练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音乐表现力就是准确地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处理好声与情的关系。“诗以言志,歌以传情,无论什么样的歌曲,都必须要向人们表达一种情绪和主观思维。歌唱者的演唱缺乏感情,即使在其他方面有着良好的条件,演唱也将是苍白无力的,无法打动听众而达到教育听众的目的。反过来我们不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准确的节奏和音准等音乐要素,就没有能力去分析音乐作品,不能准确的表达作曲家的作品风格、特色、创作灵感及结构、速度、演奏等。

这方面的能力都要通过视唱练耳训练中获得。如我们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选择一些各个时期中外优秀的、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优秀作品、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间音乐作品改编的视唱曲目,这些练习曲既有技能上锻炼的目的,又有艺术上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地机械训练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作品的艺术性,哪怕是短短的几小节的视唱旋律。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体会不同民族作品的风格,思想情感,进行艺术处理和表达,培养学生的乐感,为声乐教学打好基础,以便更好地将本民族的音乐发扬光大。

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词汇、随着学生歌唱能力的发展、音乐视野就会更开阔,对音乐作品就会有更深的理解,音乐表现力也随之提高。

贝多芬说:“音乐不在谱上,而在谱子之间”。歌唱不是表现音程、音阶,而是要唱出音乐的内在含义——思想情感。因此在歌唱中切勿使自己机械地束缚在符头、符干、符尾上而是要在音乐的形象之中,展开自己的想像力,发扬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它渗透音乐的多学科。在声乐教学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唱及综合能力,而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能使视唱练耳教学更加完善

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视唱练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重视声乐歌唱技能和音乐的表现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浅谈视唱练耳与声乐论文 篇2

摘要】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声乐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视唱练耳的基本功训练,声乐演唱者将无法准确地演唱。所以,研究声乐与视唱练耳的关系,对于声乐教学非常重要。文章从声乐教学与视唱练耳的特点与目标入手,重点探究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视唱练耳;声乐教学;读谱;唱谱;音乐表现力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对于从事音乐的人来说,听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声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视唱音准和节奏感,如果对音质、音色缺乏应有的判断,则很难顺利开展声乐专业课的学习。在声乐教学中,声乐理论是最基础的部分,视唱练耳作为基础课程,是声乐教学的支撑与补充。声乐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应注重视唱练耳的基本功训练,并正确认识声乐教学与视唱练耳的关系,为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一、我国声乐教学的特点与目标

声乐是充分运用人体发声器官产生的音调和语言艺术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表演形式。我国声乐艺术一般包括美声、民族、通俗和原生态四种唱法。声乐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普及性、审美性等特点。学生在声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以声乐作品为载体,在教师的教授与引导下,学习声乐基本理论知识,经过大量的发声训练,掌握科学发声原理,从而实现科学的演唱。在声乐课程中,学生不断熟悉国内外声乐作品,了解声乐发展史及现状,有助于构建和完善自身的声乐知识体系。声乐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是让声乐学习者掌握声乐演唱技巧、理解歌曲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诠释歌曲的情感内涵,与观众产生共鸣。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课程之一。声乐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复杂性、实践性、抽象性等特点。声乐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音乐作品风格与意境的赏析,熟练掌握声乐理论知识和技巧,逐渐提升独立分析与鉴赏水平,并不断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声乐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的目标,首先应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常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类型和声部定位;其次,要向学生教授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并结合声乐歌唱实际,要求学生按时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声乐技巧的目的;最后,要培养学生对优秀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其声乐学习的主动性。现今高校声乐教育受到重视,发展较快。随着教育实践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声乐教学内容逐渐丰富,教学层次也有所提高。明确高校声乐教学目标,注重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适合当代教学的课堂环境十分重要。事实证明,在当前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声乐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嗓音条件,锻炼其演唱技能,科学纠正各种发声问题,对高难度技巧进行强化、专门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理解力。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找到有效路径完成声乐人才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应该贯穿始终。

二、我国视唱练耳课程的现状

我国音乐类专业课一般包括器乐教学、理论教学与声乐教学三大部分。在理论教学中,以视唱练耳课程较为复杂。它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基础课,是为了使学生将听觉知识应用到音乐其他专业及相关音乐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专业课。

(一)视唱练耳概述

视唱练耳是一门从西方引进的音乐基础训练课程,是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注重理论和技能相结合。主要课程内容包括视唱、听写、乐理与听觉分析四大部分,教授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及相关音乐基本理论,架构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认知,提升其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视唱练耳是一门既有音乐基础理论又兼有音乐技能训练的专业技能课。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与音乐专业其他课程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一般来说,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乐理、合唱、和声等。音乐专业学生通过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并奠定在音乐其他技术领域的学习基础。现今,由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不断细化,提高了对视唱练耳课程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唱练耳教学中不断引入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应用技术,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训练的手段,另一方面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材料有限和风格单一的状况。视唱练耳课程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证音乐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视唱练耳就是视唱与练耳的总称,可分为视谱即唱与听觉训练两部分。其中视唱是培养学生能够按照乐谱准确地唱出声乐作品的音高与节奏,并加深对节拍、音程和调式等音乐元素的认识。练耳则是用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辨别力、记忆力等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唱练耳是所有音乐专业的根基与关键,对学生音乐基本功与音乐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具体来讲,其重要性有以下三方面。首先,训练学生识谱唱谱的能力。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识谱唱谱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对音乐曲目的把握。在读谱训练中,视唱练耳是最好的方式,通过视唱练耳,可以让学生科学合理地掌握声乐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在实际的读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识谱唱谱训练,看到曲谱就可以迅速辨认并唱出音高。其次,提高学生对音准的把握,完善其节奏感。视唱练耳课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其读谱唱谱能力,使其能准确地识辨音色、节拍与调式调性,建立较好的节奏感与音高概念,增强音乐记忆力与理解力。通常情况下,读谱唱谱指的是把视唱练耳教材中的音阶进行有顺序的模进练习,以加强音准度。声乐学习者通过音阶的反复练习,能够进一步增强音乐记忆力,让大脑在无形中形成音阶的律动,进一步达到音阶固化的效果。在练习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调式进行,通过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音准,还可以使其对声乐作品有整体的认知。另外,节奏与音准都是声乐演唱的基本要求,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也是学生学习声乐的首要条件。因此,节奏训练的作用不可低估。最后,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综合素养。视唱练耳课程训练学生对音乐的节拍、曲调、调性的综合感觉和辨别能力,使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词汇,增强其对不同音乐形式、风格与审美的感受与认知,有助于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力。通俗来讲,声乐训练是依靠听觉辨识的艺术形式。通过视唱练耳训练,能够让学习者的听觉系统更加有效地识别各种声乐元素,以练耳训练向视唱反推,能够实现反复训练的目的,提升学习者的综合音乐素养。可以说,视唱练耳是声乐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培养声乐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通过不断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使学习者掌握多方面的声乐知识,树立学习信心,培育声乐气质与素养,促进声乐事业的发展。以上阐述的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在声乐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视唱练耳不仅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更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的始终。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相互补充、互为保证,只有两者相统一,才可以共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三、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的关系

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学生熟练掌握了读谱就可以进行唱谱训练。在唱谱过程中,需注意对音调、音高、和声、转音和旋律等方面的体现,将乐谱上的每个元素都表现出来,这不仅是练习唱谱,同时也是对听力的训练。在视唱练耳过程中,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有效强化训练,能够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深刻的印象。视觉是整个训练的基础,听觉是评判依据,能够衡量练习的准确性。这种反复练习便于记忆,对读谱唱谱的练习有很大帮助。声乐专业的学生要通过系统、科学的严格训练,增强声乐演唱的基础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视唱练耳基础,音高将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声乐演唱技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教授演唱时的发声、呼吸、换气等基本技巧,然后用这些声乐演唱方法来进行视唱练耳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在视唱练耳时的思维模式和兴趣,也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声乐教学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声乐教学包括作品视唱和发声练习两部分。其中发声练习是把构成歌曲旋律最简单的音符或乐句配以单纯的母音或音节,在适当的音域内做上行或下行移动,反复练习,以达到呼吸、发声、共鸣协调配合。而作品视唱则蕴含对歌词和旋律的处理。对一部完整作品的旋律处理,实质上是展开若干个乐句的视唱。这两者都需要以良好的视唱练耳训练为基础。可以说,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有一种天然的关系。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都属于音乐基础理论体系中的教学内容,两者虽然分属不同领域,但有着密切的关系。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相互促进、互为保证。视唱练耳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教学离不开视唱练耳训练的支持,声乐教学是非常依赖实践的教学,而视唱练耳则是主要的实践方式。同时,视唱练耳训练也是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功的主要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乐谱的理解能力,这是口述教学难以实现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视唱练耳丰富了声乐教学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视唱练耳课程与声乐教学互为补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与音乐理解力。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视唱练耳训练,视唱练耳则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两者相互补充,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高校声乐教学与视唱练耳的教师,应该对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并熟知两者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视唱练耳的兴趣,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合理运用声乐的发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4]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