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给职场生存的几点警示

《蜗居》给职场生存的几点警示
《蜗居》的热播引起的社会大讨论可谓空前激烈,从爱情、亲情到职场、人生,仿佛这部电视剧就是一部活的中国当代都市史。生活很现实,现实很残酷,既然我们大多数人注定了只有在职场充当“小把戏”的角色,那就不妨想开些,人的幸福感指数是所得与所期望的比值,从这个角度来说,追求无止境和永不知足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 具体点说,我觉得《蜗居》给我们职场生活揭示出了很多值得警示的地方,你是否也曾见朋友、同事一路高升而困惑不已过,是否也曾为往日的下属都成了上司而自己却坚守岗位不上不下而愤愤不平过?那你不妨看看你有没有做好以下的几点。 第一点:专业很重要,但不能囿于单一的专业。 《蜗居》里,苏淳和郭海萍都曾经在这一点上犯过错,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他们前些年经济困顿的主要原因之一。抛却宋思明这层关系不讲,我们看看他们的生活从是什么时候开始走向好转的?是在他们双双从单位辞职之后。在单位日日抱怨地坚守阵地换来的是钱包扁扁心力憔悴,而辞职后另谋出路换来的结果是干劲十足收入日丰,一家人的生活情趣都变了。这背后固然原因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但有一点不可忽视:他们都离开了自己的专业,转而追求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专业”,后一个“专业”我们可以理解成专业性,也就是竞争力。 早就有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的只是少数,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但在行动上却很难决绝地舍弃自己数年大学学习的`成果,所以往往不自觉地就走向了苏淳式的职场悲剧。 第二点:和周围的人处好关系,不要鄙视所谓的人脉。 不知道是不是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太深,中国人好像在很多方面都体现着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中国人历来重视人际关系,讲求人情;另一方面,很多“正统”的中国人又把人脉关系看成一种歪门邪道的东西。如果换一个层面看,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但如果对自己得不到的资源就都去鄙视,那恐怕这些资源就只会离自己原来越远了。 在《蜗居》里,海萍和苏淳都曾经在离开各自单位前“牛”过一段时间,但两次都是“关系”帮了他们的忙,虽然这都是外部的人脉掩盖了他们和自己领导、同事关系很差的现实,而且都有些“潜规则”卷入其中,但我们还是无法否认它们所揭示出的在现实生活中“关系”的巨大力量。 第三点:一味“节流”是下下策,“开源”才能解决问题。 俗话说,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虽然我们都知道积财的基本规则之一就是“开源节流”,但“节流”其实充其量只是个重要的辅助手段,“开源”才是关键,所以人们将“开源”放在“节流”的前面,只说“开源节流”不说“节流开源”,中国字词的博大精深在此就可见一斑。 回顾《蜗居》里海萍夫妇的前后生活对比,一周五天吃面条、为一块钱就能吵翻天的日子也没为他们积累下多少现金,真正让他们手头逐渐宽裕起来的还是广泛“开源”之后:海萍的外国学生不断增多,直至开办起自己的汉语学校;苏淳的淘宝网店也逐渐有了起色,走向盈利…… 第四点:在发展的社会里,你没有安于现状的权利。 《蜗居》播完,苏淳成了很多人嘴里“窝囊废”的代言人,我就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到旁边有人说某某男人“窝囊得跟苏淳一样”或者索性“比苏淳还窝囊”。其实苏淳“窝囊”吗?他一个寒门出生的农家子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复旦的高材生,毕业就顺利进入国企,这是“窝囊”的表现吗?要说他窝囊,他窝囊就窝囊在没有看清楚一点:在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人是没有安于现状的权利的。但这一点海萍却认识到了,有比较就有鉴别,他于是就真的窝囊起来了。 当然,上面只是我个人看完《蜗居》后的一点反思,职场路漫漫,如果它可以给很多像我一样在职场辛苦跋涉的“小把戏”们一点有益处的启示,那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徐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