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的朝五晚九

基金经理的朝五晚九
某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的一位高级部门经理,在一次沙龙聚会上,觥筹交错之时,握着酒杯,对旁人大声说道,我们不像银行,朝九晚五,客户还会自己找上门来。我们是别人下班我们上班,比如这样的场合,我们就得时常参与,不断寻找潜在的目标客户。  光影婆娑,游移不定地照在他的脸上,就像他的双眼,说话间仍不断四处巡逡。那天,他想找一些VC,向他们推介公司新产品“高管责任保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中高层人士,手里不是握有大笔资金,就是掌控着大量资源。他们收获了不少,但同样需要承受别样的压力。今天,我们把目光对准了基金经理们。  下班要加班娱乐即运动  虽然在一家新兴的基金公司工作,旗下管理的基金不过2只,但作为公司的投资总监,Z的工作依旧异常忙碌。  每天早上8点不到就到了公司,开晨会,与投研团队一起预测今天的大盘走势;  9点半开盘,神经高度紧张地盯着电脑;  11点半休盘,和预约好的机构投资者或是上市公司朋友一起吃工作餐;  下午1点开盘,继续看盘,指挥交易员的操作;  3点收盘后又是开会,总结当天投资的得与失;  5点,别人下班了,他却要开始写投资策略报告,这一写就经常写到晚上8、9点,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  如果不出差,这几乎是Z每天工作的写照。“我哪有什么娱乐时间。”被问及业余时间的消遣,他立刻反问道。“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双休日至少还得加一天班,剩下的一天只想好好休息了。”Z无奈表示,“娱乐活动基本与我无缘,最近一次看电影还是4年前的事了。不过,考虑到高强度的工作,一有时间我还是会去运动一下,比如打羽毛球、网球之类。”运动成了Z唯一的娱乐活动,也成了Z高薪之下的附属产物。  忙里偷闲西藏支教  在某合资基金公司工作的G是个“非典型性”基金经理。与Z不同,G工作再忙也会挤出一部分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前不久,他就参加了某媒体组织的西藏支教活动。  “虽然平时因为工作关系出差到过很多地方,但还从没去过西藏,所以,一看到报上登出活动的消息,我就立刻报名了。”G这样解释当初的决定。  最终在报名的500多人中,G凭着自己突出的职业背景和精心准备的教案脱颖而出,和来自其他各行的业界精英一起,组成10人西藏支教团。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是这一说法的'坚定实践者,所以,一拿到通行证我就请了公休进藏了。”  G告诉记者,“每次出行都能给我带来别样的收获。这次去西藏,正值青藏线通车,除了让我体验了西藏的独特风情,以及,了解到当地的教育现状,更使我直观地感受到青藏线开通后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这比坐在电脑前空想西藏板块的投资价值,效果好多了。”  攻读博士继续深造  与所有在职场打拼的金领一样,给自己充电成了基金经理在投资业绩之外,另一个升职加薪的砝码。C虽然已经是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但在某大型基金公司里任职基金经理的他,还是选择在职读博,以打开自己职场上升的通道。  “虽说文凭不代表能力,但在我们这种有国资背景的公司,要想升职还得有文凭做敲门砖。”C表示,“加上专业和工作相近,还能从深造中学到不少对工作有所帮助的东西。”  更高的薪水意味着更高的付出和更大的压力,深谙此道的基金经理们为此付出了朝九晚五之外的业余时间。当然,无论娱乐还是充电,都是在为自己的职场生涯做更好的“投资”。  编辑:bibi 梁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