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素材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下面本站为你们献上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素材,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采纳。

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素材

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素材

实施原创性改革100多项,在全国率先建立两型标准体系,在全国首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在全国首创政府两型采购……5年来,湖南不断完善两型建设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不断积累传统工业转型的新经验,全省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致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构建两型社会创新体系

先行先试,努力探索新的体制机制。

健全规划体系。建立以区域规划为龙头,10个专项改革方案、14个专项规划、17个示范片区规划和87个市域规划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建设规划体系,绘就两型社会建设的“行动路线图”和“建筑施工图”。

健全制度体系。实施原创性改革100多项,部署推进了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产业准入退出提升、排污权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重点改革,形成31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

建立标准体系。编制60多个标准、规范、指南,在全国率先建立两型标准体系,两型景区标准由“湘标”上升为“国标”。率先开展两型认证,创造了全国性的经验。

健全清洁低碳技术推广体系。推广新能源发电、重金属污染治理、脱硫脱硝、绿色建筑等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进重点项目800多个,总投资800多亿元。

创建考评体系。全国首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在试验区开展两型评价工作,发布两型综合评价报告。

健全法制体系。颁布实施长株潭区域规划条例、湘江保护条例、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标识等20多项法规规章,为试验区改革建设护航。

建立示范创建体系。推动两型社会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打造两型示范创建单位和项目1000多个,使全社会学有榜样、做有示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工业积累成功转型新经验

引导发展两型产业,产业准入退出提升机制初步形成,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

产业准入门槛抬高。出台产业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等准入门槛,凡新上项目必须达到“两符三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节能减排要求,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标准。近年先后否决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500多个。

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项目。全省先后对19个工业行业700多户企业的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其中淘汰炼钢154.2万吨、水泥3675.6万吨。长沙坪塘、湘潭竹埠港全部关停退出重化工企业,株洲清水塘已关停、搬迁企业81家。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倒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国首创政府两型采购,覆盖171家企业、793个产品。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以上。

生态型、集约式、现代化,城市群发展形成新模式

摒弃“摊大饼”式的城市群发展路径,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生态服务的组团式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型、集约式、现代化城市群发展模式。

城市群生态功能大幅提升。将长株潭52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规划为“生态绿心”,明确其中89%的面积划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打造成具有国际品质的都市绿心。长沙率先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获评“全球绿色城市”。株洲突出转型升级发展,实现由“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的蝶变。湘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荣获“全国污染减排与协同效应示范城市”称号。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探索突破行政区划界线的分工合作机制,加快城市群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宽带中国”长株潭示范城市群等成功获批。在实施“新五同”(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基础上,强力推进“三通四化”、特色产业园、轨道交通、湘江风光带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了长株潭一体化的“升级版”。

全省核心增长极初步形成。长株潭三市作为两型试验区的区域核心,近年来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2015年总人口1425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27.6亿元,分别占到全省21%、43.2%、40.9%,分别比2011年增长3.8%、50.2%、96.5%;湖南连续5年入围“全国百强”的县(市)均集中在长株潭地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长株潭地区全面小康总实现程度达到95.9%,长沙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标市。

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成全省发展“主色调”

以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为龙头,湖南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成为湖南发展的“主色调”。

绿色规划初成体系。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形成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生态文明改革建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和安排部署。全国首批、中部率先制定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我省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格局。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规划编制中,始终贯穿绿色发展这根主线。

绿色改革形成特色。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生态红线、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一批重要改革成果固化定型,形成湖南特色。依托长株潭两型试验区这个平台和载体,全省先后争取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公园等50多项“国字号”改革试点。

绿色转型纵深推进。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5%,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46.2%,分别超额完成“十二五”下降16%、18%的目标。全面实施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以及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优惠政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用电量、用水量分别下降15.4%、21.9%、12.6%。

绿色整治集中攻坚。将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确立为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一区一策”整治“五大重点污染区域”,累计实施污染整治项目1740个,淘汰关闭涉重金属污染企业1182家,退出规模畜禽养殖场2273个,湘资沅澧干流46个省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57%,名列全国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