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县委书记征文

篇一

如何当好县委书记征文

1月12日,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县委书记经”,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推心置腹交流、细致入微关爱、殷切郑重嘱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特殊关怀,在县委书记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郡县治,天下安。本报将陆续刊发一批县委书记的心得体会,交流分享“怎样当好县委书记”。敬请关注。

1月12日,我参加了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会上总书记对县委书记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和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四有”是新时期对县委书记的新标准新要求。“四有”中“心中有党”放在第一位,是思想基础、信仰基石,也是其他“三有”的“总开关”。只有做到心中有党,才能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更好地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心中有党”看似简单,但能否做到时时勿忘、时时检视,能否做到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简单。在战争年代、在急难险重面前,党员、干部会自觉做到心中有党,冲在前列、干在前面,相比较而言,在和平时期、在长期执政环境下、在经年累月的日常工作中,特别在各种监督还不完全到位的环境中能否做到“心中有党”,成了重大考验。这就需要党员个人不断强化自我身份认同。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党员、干部要有政治思想定力,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心中有党”,就是要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忌、行有所止。

某种程度上讲,“心中有党”是自我角色的不断暗示,更是价值取向的反复拷问。当下少数党员干部产生了“身份麻痹”,不仅心中无党,个别人甚至目中也无党,不严格要求自己,不该张的嘴张了,不该伸的手伸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最终走上不归路。究其原因,无一不是忘记了党员身份,忘记了还有组织。这也启示我们,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干部经常性“身份提醒”,常常拎拎耳朵、念念“紧箍咒”,引导党员、干部对自己的“基本身份”全面检视,在面对大是大非和权力诱惑时扪心自问:心中有没有党?还记不记得自己是个党员?

心中有党,不是嘴上有党,也不只是心中有党员的名号,心中有党是以坚守党性为支撑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有的,需要后天的学习锻炼。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我们阅读了一些中高级干部贪腐忏悔录,尽管情况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忏悔意识到,丧失党性要求是根本内因。党性是信仰,也是约束,一个没有强大内心的人自然无法抵御各种诱惑和考验。所以,一定要坚持把深化学习锻炼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铸就强大内心。知而不行,等于不知。我们不光要知道党性要求、党纪法规,更要知行合一,不断践行磨炼。当前在党员队伍中,确实存在“两面人”现象,说一套、做一套,最终走上违法违纪、腐化堕落的道路。只有在实践中、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党性、磨炼党员,才能逐步养成习惯、成为修养,也只有这样,才是牢固的可靠的'。王x明先生在心学理论中反复强调“事上练”,深意即此。

心中有党,还要求我们做到始终守纪律、讲规矩。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考验。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不按纪律规矩“出牌”,而且上行下效、他人盲从,那整个社会就乱套了。所以,党员、干部要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一条“红线”和“底线”来遵从,并常态化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

篇二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作为县委书记,“心中有民”是必然要求,最大的职责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县官虽小,责任千钧。县委书记作为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对一个地方的影响巨大,必须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有”要求,时刻对照自己、检查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努力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县委书记是党在基层执政的代表,必须时刻牢记“心中有党”,把对党忠诚放在首要位置。现在,社会上流传的不和谐“杂音”很多,试图扰乱领导干部心智的大有人在。这个时候,作为县委书记,自己首先要坚定信念、站稳立场,绝不能在关键问题上左摇右摆,做“稻草人”。作为基层的党委书记,关键是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央要求的坚决执行,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以实际行动维护中央权威,这是最根本的要求。当然,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尤其是要把从严治党的责任承担起来。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的一番话,让我重新思考“发展为了什么”这个基本问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县委书记,“心中有民”是必然要求,最大的职责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什么才是好日子?物质很富裕,但精神生活很匮乏不算好日子;钱尽管很多,但生活的环境很糟糕不算好日子。这几年,我们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同步推进,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把生态建设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五水共治”“森林桐乡”“美丽乡村”建设;聚焦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领域,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群众不吝点赞。我感觉到,只有真正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真正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民生之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群众才会真心拥护我们。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仍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但现在对发展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作为东部先发展地区,2014年桐乡全市GDP已超过600亿元,人均接近1.5万美元。这个时候,不能再简单地追求量的增长,而要追求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就要动真碰硬,可谓困难重重。作为县委书记,越困难越要“心中有责”,主动担当,对待突出矛盾主动解决,绝不回避推卸。为此,我们一方面向科技、向创新要效益,创造更有含金量的GDP;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创造“温暖GDP”。只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