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征文4篇

导语: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应该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做好榜样,带好头。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偶尔也以向孩子“请教”的方式培养孩子多读书学习、做一个有知识的人的自豪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子阅读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亲子阅读征文4篇

亲子阅读征文(一)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于我来说,书是我们家人的伙伴。自从我们宽甸县永甸镇妇女儿童之家开展了“亲子共成长”阅读活动之后,我们全家更是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全家制定了读书计划,我家读书活动有两种形式,分散读和集中读,分散读就是自己找时间读。集中读就是每周六全家人一起读书两个小时。每周日家里人一起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妈妈读书特别积极,而且每当妈妈读到童话故事的时候,还经常给我讲童话故事,一个个诙谐幽默、动听的故事,让我在无忧无虑的童话王国中尽情翱翔。随着阅读书籍的增多,那些童话故事当然也满足不了我那爱读书的心,我经常会拿起一本颇为深刻的书细细品读,比如《阿Q正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狼王梦》、《绿山墙的安妮》、《母亲》等书,我在书中享受读书的乐趣,开拓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人生的启迪,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坚强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使我逐渐摆脱稚嫩,走向成熟。为了读更多的书,我经常会挤出时间在学校、家里以及公共场所读书。但是妈妈告诉我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读不写对我们没有太多帮助,所以我为了吸取更多的知识,经常会拿起我的语言积累本,边写边记,把书中的知识变成我自己的知识宝库,由于日积月累,我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作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

家里妈妈虽然是我们读书的引导者,爸爸也不示弱。爸爸嘴里关于读书的名言也颇多,比如爸爸爱说,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唐代诗人杜甫也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这样的名言,爸爸想用这一句句名言告诉我读书的重要性,其实这些名言直观地向人们说明读书的好处!读书的好处有很多: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温文尔雅,博学多才,具有书卷气。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读书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我不仅喜欢读书,我也非常喜欢藏书。因为妈妈说,书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就要爱护,并且要珍藏,以后有小朋友需要阅读,我们可以借书给别人,于是我开始藏书。虽说我的房间不大,但我的心却比天地宽。我的藏书角虽然不大,但是却能使我从一个起点到达另一个更高的起点。我把书整理得井井有条,一类一类地区别整理出来。同学需要读书,我会第一时间借阅出去。

生活中有了书的陪伴,我觉得自己特别快乐!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会继续努力,多读好书,丰富自己的人生。

亲子阅读征文(二)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名为《妈妈,不要对我发火》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一个母亲从一名慈祥仁爱的“猫妈”蜕变成不近人情的“虎妈”后,身为受害者的孩子的感受。这篇文章对我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因为我痛苦地发现,现实生活中,自己不知有多少次有意无意地扮演了书中妈妈的角色。

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在儿子小的时候,我对孩子倾注了所有的细致与耐心。在孩子刚出生时,把他抱在怀里,爱不够、亲不够;在孩子开始牙牙学语时,不停地对他重复,哪怕只是一个字;在孩子蹒跚学步时,我总是张开双臂,对他慈爱地说,来吧,别怕!自己慈母形象发生改变,始自孩子踏进各类学前教育班。

可能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也有可能是孩子智力开发得比较缓慢,总之,自从我家孩子开始“学习”,就表现出种种令人失望的“异常状况”:识字相当吃劲,背诵好的儿歌几天就忘,英语单词怎么也记不住如何正确拼写……看着别人家孩子的“一点就通”,再想到自家孩子的“一窍不通”,再对比一下自己当年从小学到大学的“学霸”经历,无名之火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在胸中升腾,仅有几岁大的孩子,时不时地成了我这个爱慕虚荣的母亲的泄气筒。呵斥、数落,甚至是挖苦、打骂,这些残忍的手段竟然被我这个自认为有学识、有素养的母亲,统统使用在了一个孩子身上。结果怎样呢?孩子由刚开始的恐惧、委屈、不知所措,变成了后来的渐渐麻木,由小时候对妈妈的依赖亲近变成了陌生疏远。学习成绩非但没有大的起色,还在内心深处隐隐种下一颗不自信的种子。看着孩子这样,作为母亲,我心如刀绞,经过无数次地反思,我终于认识到:必须从我这个当妈的身上改起,再这样用“虎妈”的方式教育下去,一味地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超人”孩子比,自己定会亲手将孩子葬送。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说改就改,从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将重心转移到对孩子内心的关注和关心上,不再那么重视成绩,试着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领孩子到全国各地游览,陶冶身心、增长知识;有意跟孩子一起看进口原声电影,增强心智的同时,增强英语语感;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理财能力,鼓励他自己坐公交车上学、放学,自己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与孩子交朋友,尝试着走进他的内心,小心翼翼地去修复早年给孩子造成的种种创伤。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我惊喜地发现:我把差点弄丢的孩子找回来了。尽管学习上还很吃力,可我明显能够感觉到他的努力;尽管还有点羞涩,可那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小脸上已经绽放出笑容;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什么状况,基本上都能做到他那个年龄少有沉稳……

前几天再次观看了儿童经典电影《纳尼亚传奇》,有了新的感悟: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英雄。对待孩子,就是要静待花开。

亲子阅读征文(三)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也从书中得到了许多收获。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但是开始我并不热衷于书中的内容,而是对书中的插图格外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地喜欢上了书,一次次沉迷在书中,现在我已经是跟他形影不离了。

我读过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了。上面的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高大威猛的张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神勇无敌的关公;还有外表大方却心胸狭窄的周瑜,都是那么神奇,那么有趣。他们仿佛来到了我的生活里,成了我的朋友。

不知不觉中书已经伴随我走到了五年级,要不是书我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勇猛的历史人物,又怎会知道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书,我才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学会了做人的种种道理。我应该如何感谢你呢?让我一生受益,回味无穷的朋友。

在书的哺育下,我慢慢地开始成长,慢慢地学会坚强,慢慢地学会做人,学会了待人处事,读出了无边的幸福。

当然,读书也可以收获一些哲理。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人润地在报纸广告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工作,第二天早上八点他赶到面试地点,才发现前面已有二十个求职者,他排在第二十一位。于是他急中生智,请秘书帮他递给老板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先生,我排在第二十一位,在您没见到我以前请不要决定好吗?”老板看后笑了,自然他成功了。读完这则故事,我觉得把握自己创造机会,才可能成功。只要想把自己推销出去,需要创新,需要勇气。

因为读书,所以才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和勇气。因为读书,所以才出现了中外如此多的伟人。因为读书,所以人们的生活才会多彩多样。所以说,读书是一种快乐,读书是一种收获,读书更是一种幸福。

亲子阅读征文(四)

教育孩子是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作为教育者之一的母亲有一种先天的优势,那便是母爱。“聚精会神地努力就是教育。”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5回中写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如何让充满思想的劳动扎根家庭的土壤,把家庭教育做成劳动的教育,书香的教育,融入生活的细枝末节,像穿衣吃饭那样自然而然呢?劳动骄傲,教育快乐!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和理念,从家庭教育的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实现书香教育:

一、如何赞美孩子

赞美孩子,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语言的激励,更多的是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所关注的方面。对于赞美的作用,现代的家长通过书本和各种媒体了解的都很多。我只说说我在生活中是如何赞美孩子的。每天孩子去上学前,我一定会给孩子一句赞美,比如孩子要考试,我怕他马虎,会对他说,你今天考试一定会是最沉着冷静的;比如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我觉得不理想,会对他说,你今天语文课上一定是回答问题最多的;再如,随着他个子越长越高,我更关注他身体的健康,早上那句赞美会是:儿子,你挺胸抬头的样子是最帅的……诸如此类,这些我称之为迂回式赞美,还有正面式赞美,折射式赞美等等,所以儿子在一篇给我的信中说,正是因为这些赞美,让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即使进入高手如云的大连第24中学,依然对自己信心满满。当然生活中的表扬赞美更随时随地,学会赞美,是你不用花钱还特别实用的增高药,弱化缺点,强化优点,赞美的过程就是让孩子扬长的过程,赞美能让孩子优势成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谈谈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苏轼《和董传留别》的诗句。意思是说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大家都知道多读课外书是孩子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渠道,可很多家长又在抱怨,书给孩子买了不少利用率却不高,要不让家长给他读,要不就束之高阁。可儿子是两天不读书就像缺了水,几天不买书觉都睡不着。现在不仅仅是普通的儿童读物,也读遍了他能看懂的各个版本的世界文学名著,对讲授地理学、天文学的书更是爱不释手。之所以有这种习惯,一是得益于他识字较早,对文字有一种亲切感;二是把书买回家后,如果我没看过,一定会抽时间读完,这样就能和儿子一起讨论;

如果儿子还没看过,我就会在儿子面前把这本书描绘得很有意思,提起他的兴趣;还有就是根据生活的场景经常给他写信,让他读到的东西能摸得到,能看得到。慢慢地在这个过程中,儿子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感觉到家长的关注,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好习惯也渐渐形成。记得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对各种镜片的介绍有了浓厚的兴趣,总是不停的在问:为什么这个叫眼镜,那个叫望远镜,那台叫显微镜,还有那个放大镜,反光镜……问得我也解释不清楚,但是我没把问题抛到一边,而是行动起来,为儿子买来了能买到的这些“镜镜们”,让他看,让他比较,然后我再给他讲解。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这些问题不断解决的过程,一直到三维空间,六维空间等等。

“在孩子的疑问和为什么中,我们也许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和他是在一起的,这样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自然而然更浓厚了。”这是我在《教育孩子让“心”先行》中的一段话,这篇文章也获得大连市第四届家庭教育征文一等奖。读书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读书的故事也成为我们家庭中生活的小细节,习以为常而充满乐趣的篇章。儿子上高中后,很多家长都在发愁孩子不愿意学生物、地理等科目,而这些又不像初中是阶段性小学分的科目,但是我不用为这些发愁,因为他愿意读书,《牛津少年百科》,大学里才修的《动物学》等书籍,他都看过好几遍了,有的章节都能背下来;还有地理学,因为他喜欢看体育比赛,我就因势利导,从2004年奥运会开始,各国的国旗,国家基本位置和山川河流,他都在地图上溜达千百次了,现在空闲时让我们考他各国国旗依然是他的休闲方式。

三、唠叨的学问

提起唠叨,很多母亲会不约而同地说:这个我会呀!这个真的不用学,这是女人天生的本领。是的,这是妈妈们的天然财富,所以也是伴着孩子成长的伙伴。懂得唠叨的学问,才会给孩子培养出一个有利于他一生的伙伴。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唠叨的学问首先要遵从递减性原则。刚生下的孩子,因为不懂得外面的世界,他们需要从父母那儿获得这些感知,这时候的妈妈,唠叨多少都不为过,越多越好,对孩子越有利。我称那个阶段的我是喋喋不休式的。孩子在长大,他的知识也在增长,母亲的地位渐渐从说教者的高度到孩子世界的倾听者和参与者。这时的唠叨要遵从方向性原则,既指导性唠叨。我和儿子一起唠叨出了他的三项国家发明。

因为儿子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编的不着边际的历险故事,我都是他最忠实的听众。用倾听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用实际行动去帮孩子实现自己的想法,任何一个有爱子之心的家长都能做到这一点。儿子发明的荣耻棋,识字趣棋,方便剥壳器,都是我们一起聊出来的。往往说到发明创造,人们都觉得很神秘。创意从何而来,怎么动手研制,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儿子的发明只是把他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而捕捉到奇思妙想需要家长的倾听,变成现实需要家长的参与。有时候孩子还小,他们的想法可能科技含量很少,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敢想。

当孩子把他的想法告诉你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认真听,即使再不合逻辑,也不要去讥笑孩子。记得儿子在二年级的时候在学校刚学数学棋,回家还有点愤愤不平地对我说:“凭什么有数学棋没有识字棋,太不重视汉字了!我要研制一种识字棋。”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就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认真地和他一起研究做出来,取名“识字趣棋”,后来又在游戏中做出了荣耻棋,在生活的体验和积累中,又一起研制了实用发明专利《方便剥壳器》。这些结果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重要,参与的过程才是一种快乐和知识的积累,以及对科学兴趣的进一步提高。唠叨,这个时候就是捞干货了,要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为孩子的成长加动力。

四、持之以恒,感恩生活

如果说生活是一片汪洋,汇集了无数的水滴,教育孩子这滴水滴则是我们自己放入的。它是晶莹剔透还是污浊不堪是由家长来决定的。如果说持之以恒是一条线,我们说的赞美、读书、唠叨等等就是这条线上的点。父母的坚持精神,才能使点连成线,对于这个话题,我用下面几段生活小感悟来概括:

1.怀孕生孩子的时候,我们在心里承诺要给他(她)永远的爱,恪守最初的承诺,我们是不是问过自己,做到了多少?坚持了多久?

2.不要抹杀孩子天真快乐的天性,多带他出去走走,热爱自然才能激发人生的潜力,陪孩子一起乐起来。锻炼是终身受益的习惯,身体是千金难买的财富,陪孩子一起玩起来!动静相宜,张弛有度,让学习为孩子插上快乐自由的翅膀。

3.学习不是读死书和死读书,多参加积极向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把正能量根植于孩子心中。知识需要回报社会的,和孩子一起参加家庭读书比赛,参加手拉手助学活动,帮助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们,除了发明创新,这些都是让孩子感知学有所用的地方。

4.坚持、付出,必有回报,孩子成长路上我们一起在收获。

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种功能,现在的父母对家庭教育子女方法的需求不再满足千篇一律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而是寻求限度地开发自身潜力受教育的途径和“量身订制”的个性化教育服务。那就需要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坚持下去。

家庭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业,有起点没有终点。实现总理政府报告中所说的书香社会,我们每个家庭在教育中就需要书墨成香,为孩子酿造最美好幸福的人生,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书香浓郁,华夏繁荣绵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