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题目的解析

2016高考今日拉开大幕,目前正在进入第一科目的考试——语文,以下通过对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的解析,探寻2016年高考作文的方向!欢迎大家跟本站小编一起来阅读!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2016高考作文题目的解析

回顾2015年全国16道高考作文题,全是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研读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综观16则作文材料,其内容都贴近时代、社会和考生生活,其立意都紧扣育人导向,引导考生以材料为依托展开深度思考或情感体验,表达真知灼见,抒发真情实感。

  高考作文需要什么力?

1、审题:理解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作文材料对于写作究竟有哪些提示和限制,这是审题的关键,需要考生精准理解材料。作文材料有难有易,内涵有隐有现。今年广东卷、安徽卷、湖北卷、上海卷、山东卷、江苏卷、福建卷、湖南卷等作文题在材料的理解上就有较大的难度。

(1)侧重考查对材料重要信息(词语)的理解力。例如上海卷作文题,材料中有三个关键词:坚硬的东西、柔软的东西和和谐的自我。人心中的“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怎样理解?什么是“坚硬的东西”,什么是“柔软的东西”?“坚硬”和“柔软”的评判依据是什么?怎样的“坚硬”和“柔软”才能“造就和谐的自我”?这些都是审题理解的重点。从性格角度看,“坚硬”可以是坚强,“柔软”可以是柔韧,两者好比水石关系,水滴石穿,水落石出;从处世角度看,“坚硬”可以是坚持原则,“柔软”可以是处事变通,二者必须适时兼容;从思辨方式看,“坚硬”可以是理性,“柔软”可以是感性,兼及两者才能准确感知生活。角度可以多元,考生唯有准确把握上述三个关键词语,审题才能到位。

(2)侧重考查对材料整体的理解力,特别是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能力。例如广东卷作文题: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材料三句话,一、二两句通过对比,列举生活现象说明用不同方式感知自然,获得的感受也不一样,各有利弊。第三句话是对前两句话的总结,是材料的主旨所在,因而是整体理解材料的关键。但又不可忽视前两句话的铺垫作用,否则极易滑入“远与近”的哲学泥潭之中。其实,命题的初衷显然是引导考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该怎样去观察、感知、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问题。审题若不从整体着眼,便容易出现理解偏差。

2、立意:思辨力

高考作文区别于一般作文,是它需要一定的思辨深度,而非仅仅看重行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今年很多省份的高考作文题都加大了对立意思辨能力的考查力度,如新课标Ⅰ卷和Ⅱ卷,四川卷、安徽卷、湖北卷、山东卷、福建卷、湖南卷等。

以新课标Ⅰ卷作文题为例,材料女大学生举报开车接电话的父亲取自一则新闻报道。女儿举报父亲,警察微博转发等现象,看似简单,仔细琢磨又不难发现,其中还蕴含着诸多亲情、道德、伦理乃至法律的问题,对老陈、小陈、警察等人的行为都不能用简单的对错、好坏、赞同反对来评判。“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一句中“点赞”“质疑”“讨论”三个词语也在启示考生要将立意思维向多元和辩证角度发展。当然,单纯的“点赞”和“反对”立意也不错。若能对材料中的人和事从不同角度展开辩证讨论分析,无疑要比单一的观点理性深刻。如当亲情遭遇法律、“残忍”的理性、孝与顺、公民的隐私、人性执法等角度都将视角聚焦到矛盾对立上,赋予立意理性思辨之美,更能体现考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再如山东卷关于丝瓜藤和肉豆须的分辨问题,父亲的看法和孩子的做法都有道理,本就不能简单肯定一方或否定另一方。孩子不听乡间民谚告诫,扯断茎叶的做法显示了可贵的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父亲从实用的角度肯定了民谚的合理性,教育孩子要从实用角度考虑问题,不做无用功。考生若能将父子双方的观点有机融合,或者以一方观点为主兼顾另一方观点,都是较好的立意。

3、构思:创造力

高考的选拔功能要求作文考查多在思考力和创造力上着眼,重点考查考生写作规范基础上的变化和创造能力,展现写作个性。

创造未必是“无中生有”,它可以是由此及彼的发散性想象,可以是由点到面的辐射式推延,可以是由浅入深的挖掘式探究,还可以是由实到虚的理性提升,不一而足。高考写作的创造主要体现在构思上,即思维要由狭窄的材料空间向宽广的思维天地进发。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大都在创造力的考查上留下了广阔的余地,提出了鲜明的要求,在题干表述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你认为”或“你(自己)的看法(理解)”,如新课标Ⅰ卷和Ⅱ卷、北京卷、湖北卷、山东卷、浙江卷、福建卷。写作本来就是作者在抒情言志,吐胸中块垒,缺少了“我”的作文无异于行尸走肉。“我”的加入,作文才灵动,才有创造的空间。如福建卷“路”,走成路、走错路、走通路,三段材料三个指向,指向明确,具体浅显。“我”将三者完美融合,走错路和走不通之路看似愚蠢,实则饱含勇气和智慧,非走成路之人可以比肩。融“我”于文,构思上方显独到、巧妙和深刻之处。

(2)“联系(结合)现实生活”,如四川卷、重庆卷、天津卷。高考作文构思浮泛是通病,考生喜欢议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叙述高大全的人和事。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是提升作文创造力的又一途径。如湖北卷“地下的泉水”,特别从“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一句,考生自然可以联系到诸如农民(农民工)和一线工人,联想到在灾难中挺身而出的普通医护人员、攻坚克难为国争光的科研人员、为农村教育默默奉献的教师、坚守边防哨所的战士等等。从这些身边的人和事着眼,除了歌颂角度外,历史根由、生存现状和发展出路等角度更能将思考深刻化,构思的空间一下就广阔了。

(3)“自选(选好)角度”,这是除北京卷、浙江卷、汉语文卷外,其他13道作文题的共同要求。一则材料的审视角度既然可选,即表明它有多元性;既是多元,就有优劣高下之分。因此,自选角度或选好(准)角度,也是为考查思维辨别能力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平台。

上述命题表述形式都在启示考生,所给材料仅是写作构思的起点、范围和依据,思维不能被材料牢牢套死,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多元发散,这就是构思创造。

4、行文:表达力

表达能力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之一,是考生理解、思辨和创造能力的外化。没有好的表达力,任何作文能力都将是空中楼阁。这一问题下文阐述,此处不赘述。

  高考作文如何“给力”?

1、真阅读

高中生缺少阅读,尤其是真阅读,这是不争的事实。真阅读是指悠闲阅读,即不为有“用”而进行的自由阅读。真阅读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知识面的扩大,更多的是心智的改变,是思考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能为高考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天津卷“范儿”,材料对“范儿”作了详细的解释: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

但考生对“范儿”的理解依然不真切,对“风格”“做派”“气质”“情调”“品位”的理解也模糊,对“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的范儿”的理解更摸不着头脑。倘若他们此前阅读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辨、人文掌故等方面的书籍,有过诸如“民国范儿”的储备,便知道民国时期大师精英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就是“范儿”,“民国四公子”、胡适、梁漱溟、鲁迅、张爱玲等都是杰出的代表。由“民国范儿”便能联想到“大唐范儿”,还能联想到“中国范儿”“文艺范儿”“京剧范儿”“名角范儿”“革命范儿”“男人范儿”等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李白斗酒诗百篇、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梅兰芳蓄须明志待来时等鲜活的例子便能信手拈来。真阅读帮助考生打开思路,丰富思想,让作文呈现出文化内涵和精神气韵。

2、真思考

思考本无处不在,耳闻目睹常常是思考的起点,将作文材料与现实生活联系展开思考,才有现实意义。否则,貌似高大上,实际了无意义。考生要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多关注社会的动向和重大事件,多思考其来龙去脉、成因后果以及应对策略。这与古人的“文以载道”说也是一脉相承的。如北京卷“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该题看似虚诞,无从着手。考生最好从现实生活出发,紧紧抓住“心中的”一词。我们的时代是多元化的时代,各人“心中的”英雄标准并不统一。谁是英雄?什么样的人是英雄?英雄与我有什么关系?我是英雄吗?……从实际出发思考自己心中的英雄究竟是谁,为什么说他是英雄,他与自己有什么关联,是上佳选择。倘若将题中的英雄界定为岳飞、拿破仑甚至是阿喀琉斯等人,虽无不可,但这不是真思考,这样的作文没有时代和生活的气息,即便勉强成文,也很难有真情实感流露。

3、真表达

表达在形式上是语言的问题,根本上是思维的问题。真表达是指相对于刻意准备的作文语言表达而言的。有些考生为了应付高考,大量积累名言美句,甚至大段背诵美文中的段落,在考场上生拉硬套,企图蒙混过关。这样的做法有套作之嫌。况且,别人的表达用在自己的作文中,总有隔靴搔痒之感。

真表达以真阅读和真思考为前提,除了表达的一般要求外,更关注以下的语言特点:

(1)个性表达。我手写我心,我心达我意。以江苏卷“智慧”为例,徐志耀老师的下水作文《智慧的样子》(节选)就是典型的个性表达:

“智”,上为“知”,……有了知识,就明白如何在纷扰的人生中自处,在面对挑战时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在面对艰难时多了几分自信与担当。……“知”,与“智”,在古文曾经互通,但“知”不可取代“智”,因为“智”下还有“日”。……

“慧”,下为心。智慧原本就发于心田,这是一种超越众人之上的能力,可以诞生无数奇思妙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也可以令众人仰视羡慕。那么“慧”字上半部是什么呢?……两个“丰”,不就如欣欣向荣的草地,在和煦的春日下将大地染成一片片大块小块的新绿,这片大地就诞生于智者的心田。“慧”的另一部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一种方向,代表着一种坚定的追求,向着太阳,向着光明。……

智慧没有样子吗?在我的心中,智慧有它的样子,一片金色的阳光,一片被新绿铺满的大地,正敞开胸怀,等待着我们……

徐老师用“拆字法”对“智”和“慧”的内涵作了探讨,进而描摹“智慧”的样子,想法独到,言他人所不言,凸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灵活的技巧和临场的写作智慧,极具作者的鲜明个性特色,读来令人感觉意犹未尽。

(2)理性表达。以浙江卷“文章与人品”为例,满分作文《言自心,文成人》(节选)对文品与人品的相互关系作了理性的分析:

人清,文明,此之谓“言为心声”。

内在人品特质是外化表现的最大操纵者,常有人说我心思细腻,因而行文结构缜密,文字灵动,大抵也出于此。

生命的经历塑造了性格与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文革”之时参军的毕淑敏稚嫩而湿润,在悬崖峭壁上俯瞰时积蓄了对生命的珍重,在恶劣高原上庆生时体悟了青春的沉甸。“动辄行者无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医心,给予了她有条不紊的规章,历练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笔常常令人震颤,这般凝结于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质与人品的外化啊!……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为“以文辅人”。

文字以一种无形力量使人与之发生共鸣,即便个人品行与行文有轻微错位,人也会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向往追求的特质,从而完满自身,更使人与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国平曾言:“阅读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人都无法剥夺。”如此看来,文字所迸发的力量着实能深刻影响人,那么个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尝不会与人缓慢靠近呢?

文品与人品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人与文趋向完满。……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为清正之人的终生追求。

从节选部分的思路就看得出,说理先分后总,层层推进,一气呵成。“人清,文明,此之谓言为心声”和“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为以文辅人”是两个分论点,先阐释“人清”对“文明”的影响,再论述“文清”对“人明”的反作用;接着论证了“文品与人品相辅相成”的观点;最后得出“文至清,人至明,为清正之人的终生追求”的结论。在段内层次上,议叙相连,逻辑严密,富有浓烈的思辨色彩。如节选第三段举毕淑敏的例子,三个句子分别阐述人何以“清”、人“清”的意义和人“清”而文“明”,勾连紧密。整体表达紧扣标题“言自心,文成人”展开,体现了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充满了理性之美。

(3)文采表达。以广东卷“回归自然”为例,某考生的优秀作文《张开双臂,拥抱自然》,虽是一篇议论文,却有散文的意趣。语言以散句为主,间以骈偶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典雅,文采斐然。现节选两段:

拥抱自然,为的是收获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云影,测阴晴雨雪,也不必在乎难逾目力所及,因为目力所及之处,即为风光最美之地。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即为一种“小确幸”。这种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又哪能是独坐家中所能感到的呢?

顾城有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草/我们静静地站着/不说话/便十分美好。”其实我们拥抱自然,又何必知道花鸟之名呢?细听鸟鸣婉转,静闻花朵香气,这一切,不就已经很美好了吗?草长莺飞,云卷云舒,大自然自有其美妙之处;枝叶枯荣,四季更替,大自然自有其生长规律。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何处不美?自然何时不美?

节选部分的文采主要是通过丰富的辞藻和变换的句式来体现的。辞藻运用上,雅俗风格兼具,古今语体兼容,读来富有极有文学的蕴藉之美;句式使用上,大量运用短句和骈句,语句读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极强;巧妙的引用和化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有如此文采的语言,定能牢牢抓住阅卷者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