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学浅谈幸福感受的提升

每个人都在说︰幸福似乎离我们愈来愈远了,而生活的忧郁指数也年年增高?为什么时代进步给了我们「好的」生活享受,却又让我们如此「不快乐」呢?难道过好日子错了吗?还是其实幸福,也可以很简单?

从积极心理学浅谈幸福感受的提升

随着时代进步,物质生活不断的提升,可是人们的幸福感受似乎并未随着增加;人们所拥有的物质环境,胜过从前年代,可是他们的幸福感受却不见得高于早期年代的人们。李雪萍(民93)于天下杂志「幸福城巿大调查」的报告中提到︰「变化急速的时代,压力、彷徨、焦虑、不安如影随形,安定满足的生活彷佛离人们愈来愈远,追求幸福已成为一种迫切的渴望。但愈来愈多人也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能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远远超越于金钱之上,是一种对生活的整体满意感」。那么,支撑起「幸福」生活的因子是什么呢?在此调查中发现,幸福来自八大面向,主要含括:未来潜力、人民富足、妇女友善、年轻活力、生活安全、环境美感、老年赡养与财政稳健。这些发现如同陆洛(民87)所提出的︰「幸福是一种持续性的正面力量,是一种对生活的整体满意感」。

现在的人们,物质的选择性多了,却反而变得不容易满足。Schwartz与Barry等人(2002)曾研究发现,物质的选择性多与快乐、乐观、自尊及生活满意之间呈现负相关,却与沮丧、完美主义和后悔之间呈现正相关。这显示目前人们的生活,虽然在物质层面的需求似乎获得了充分的滋养,然而在精神层面却无相对的提升。如此矛盾点应如何面对与改善呢?

再者,教育绝非只限于「知识」或「技能」的教导,近年来却因政策与社会发展强调「知识经济」,使得教育的目的更趋向于「知识」的追求,而造成人们在知识与情意发展上严重失衡。在这样的社会价值影响下,人们在课业或工作上虽有优异的表现,但因情绪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反而直接或间接铸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悲剧。这是否说明,人生是痛苦的;还是,其实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有鉴于上述全球性的普遍现象,美国心理学界近几年开始出现重大的学术转向。原本一百多年来心理学谈「疾病」治疗,而今全球阅读人口最多的心理学刊物《American Psychology》却宣示,心理学将从疾病治疗─坏的力量(Ill-Being)转向推动幸福─好的力量(Well-Being)。心理学家相信追求幸福的动力,让人与社会更有意义与价值(李雪萍,民93)。这表示过去的研究多从「补救」的层面着手,现在则开始引领心理学研究朝「预防」的方向前进。

到底什么是「幸福」?中、西方的幸福有不同吗?幸福是命中注定,还是自己可以决定?幸福感受是否有提升的方法?以下将分别说明之:

壹、中、西幸福大不同?

普世的价值下,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西方人比较快乐,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中国文化之中,因为集体主义与家族主义的影响,个体倾向追求众人的幸福,所谓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正是中国人幸福观的最佳写照(李清茵,民92)。另外,中国哲学在幸福层面上,所强调的是「和谐」的观念,不仅是在人际上要和谐,亦要顺着宇宙万物运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陆洛,民87)。而西方的幸福则较针对个人主观的感受,注重自身需求的满足,即是国外研究中所谓的「快乐」感受。另外,在哲学层面上,西方哲人则认为幸福即是善,因此若想得到幸福,则必须知觉善及实践善行,让自身理性能超越感性,以达到幸福的至高境界(黄资惠,民90),这与中国人追求集体幸福的价值观是相当不同的。综上所述,西方哲学上的思维,影响国外所谓的「幸福」,而中国人则似乎永远把「和谐」摆在幸福感受追求的第一位。

在中国思想的影响下,从小受其熏陶的人们,似乎习惯了团体「和谐」甚于个人的舒适感受。难道,身为东方人的我们就得听天由命,没有追求自我幸福感受的权利?还是东方人的悲剧性格是不可能改变的?上述问题的答案,似乎随着西风东渐而改变,而个人「幸福」感受也开始受到应有的重视。

贰、幸福是命定?还是自定?﹝研究趋势的转变﹞

早期的幸福感研究,都是以人格、基因为研究的基本变项,因而产生了一批所谓「幸福感」的悲观主义者,他们认为幸福感受是不可能改变的,幸福是命定的(遗传、特质的不可变),其研究结论如下︰

(一)基因上的快乐定点─每个人的快乐有一定范围,无法加以提升或改变。

(二)享乐的适应-快乐感受随着时间习惯化而最后回复至原有程度。

(三)舒适感人格特质的长期稳定─不会因事件而有太大改变。

前一个主张全归诸于天生基因的决定;而后两个主张则认为快乐会回到自身的原来的状态(Lyubomirsky, Sheldon, & Schkade,2005)。若从此种观点来看,莫非提升快乐是不可能的吗?

事实上,幸福感并不全然如悲观主义者的所揭示的如此牢不可破,因为,后来寻求增进长期快乐感受方法的学者,他们认为︰「幸福是可以提升」。理由是,现在一些研究都证明,快乐的是可以提升的。就如同美国在独立宣言中宣示的︰「每个人都可以为追求和获得新的快乐而采取行动。」以下则是该派学生对快乐提升的论述︰

(一) 部分研究已成功藉由介入策略增加快乐,例如:鼓励参与者追求有意义的个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细数个人的幸福…等。

(二) 认知与行为策略长期且有效地减少负向情绪和沮丧,这也暗指了提升长期快乐的可能性。

(三) 研究指出,基因只是间接影响快乐罢了。因此,Lykken在2000年研究指出,减少基因影响可藉由「主动努力远离问题的情境」或「避免不适应的行为」等方法来达成。

(四) 「个人目标追求」的纵向调查指出,快乐可能可以持续地提升;而研究结果建议︰以「个人目标」为基础的新活动,首先可以提升舒适感,然后维持这样的感受到一个较佳的层次,同时也使个人的活动维持在成功的状态(Sheldon& Lyubomirsky,2004)。

此外,Lyubomirsky、Sheldon和Schkade(2005)的研究中更分析许多实证研究,归纳出快乐持续的决定因子,其中,基因解释了50%变量,而环境则占了约10%,而其余的40%则归诸于有意图的活动,前述资料支持了「自愿的努力」可以长期的增加快乐。换言之,改变个人的意图性活动可能大过环境所能提供快乐增加的潜能。所以,追寻自己的幸福是「可行」的。在此前提下,什么样的因子促使幸福感受的产生?什么方法又可以让人们获得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