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需要早期干预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主要是话少、不喜欢与他人交流,也不喜欢与其他的孩子玩耍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自闭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儿童自闭症需要早期干预

  儿童自闭症需要早期干预

十岁的洋洋(化名)是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长得白白净净,样貌很清秀,前段时间,在爸爸妈妈和爷爷的陪同下来看我的门诊。

在我的面前坐下,洋洋的眼神一直飘忽不定,很难和他有眼神交流。和他的对话也极其困难,“你今年几岁了”、“在哪里上学”、“你平常最爱干什么”……我问上十句,孩子才勉强能回答一句。

洋洋的父母说,孩子六个多月的时候,就感觉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不爱笑,逗他也没什么反应,两岁多的时候还不太会说话,被认为很有可能是自闭症。但大人工作都很忙,也没有带他去参加康复。上完幼儿园后,孩子无法就读普通学校,上了特殊教育学校,平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待着,不是看漫画书,就是玩玻璃弹珠,有时也会盯着旋转的风车玩具看很长时间,就是很少和别人有交流,同学在一起玩他也很少加入其中。他的情感体验也很弱,看见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丝毫没有开心喜悦的表情。

和社交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有极强的记忆能力,家里的万年历翻过几遍之后,已经烂熟于心,随便报出一个阳历的日期,孩子就能说出对应的阴历日期和星期几。

经过全面测试,洋洋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急需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能力的训练、社交能力的训练以及沙盘治疗等多种康复手段。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和自身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他的家人喜出望外。

然而,在我的心里,依然觉得蛮遗憾。洋洋的社交和语言能力尽管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但和正常孩子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开始做康复训练的时间太晚了。

和很多疾病一样,孤独症也需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如果洋洋能在两岁多发现问题时就及早进行康复训练,效果会比现在好得多。

自闭症孩子的症状一般在三岁之前就会显现。如果孩子语言交流能力发展迟缓,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喜欢独来独往,和家人也不太交流,更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懂如何玩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只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玩耍,对一些不是玩具的`物件十分迷恋,特别喜欢作单调、重复的动作。家长就要当心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及早到医院儿童心理科咨询,明确诊断和康复训练。相当一部分不伴有明显智力障碍的轻度自闭症,经过正规康复训练后,有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工作和生活。

拓展阅读:

自闭症怎么形成的

般认为自闭症的形成和遗传是有一定关系的,另外围产期如果出现一些并发症也是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自闭症的,另外孕妇出现免疫系统异常也会导致孩子自闭症的形成。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该症患病率3~4/万。但近年报道有增高的趋势,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的数据,美国孤独症患病率在1‰~2‰。国内未见孤独症的全国流调数据,仅部分地区作了相关报道,如2010年报道,广东孤独症患病率为0.67%,深圳地区高达1.32%。

病因

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

遗传因素对孤独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但具体的遗传方式还不明了。

2.围产期因素

围产期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较正常对照组多。

3.免疫系统异常

发现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

4.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

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单胺系统,如5-羟色胺(5-HT)和儿茶酚胺发育不成熟,松果体-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导致5-HT、内啡肽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