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必须看到,部分大学生确实在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恋爱、发展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深入研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工作,教育部思政司近日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抓组织领导。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近年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多次到高校调研指导,并明确要求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高校,学校主要领导当面向教育厅汇报情况,讲原因,找差距,促整改。二是组织制度健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高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按生师3000-5000:1的比例配备专职教师,专项经费不得低于在校学生每人每年5元的水平,等等。2004年成立了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07年成立了由省教育厅厅长任首席顾问的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目前,全省96所高校全部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专门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职教师。三是开展专题研究。省教育厅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设立研究课题,目前共有70余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题立项。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也先后设立了27项课题。

抓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一是开设课程。要求各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目前全省96所高校均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其中78所高校列为必修课,设18学时、1学分。部分高校进一步改革,安排了16学时的理论课和一定学时的实践课程。二是规范教材。为了确保教材质量,2008年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全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用教材进行了认真审查,并成立了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将于今年在全省高校使用统编教材。三是提高教学效果。定期组织开展“精彩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比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观摩等活动,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坚持每年举办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培训班,先后培训教师1000余人次。依托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举办专题研讨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主讲,近两年共有近300名教师参加。

抓心理辅导与咨询。

一是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制订下发了《湖南省高等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并对本科院校进行检查评估,有21所本科院校的个体咨询室、15所本科院校团体辅导室达到合格标准,省里下拨21万元进行了奖励。二是广泛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全省高校积极探索开展了个体面询、团体咨询、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并采用游戏、音乐、心理剧、小组讨论等形式,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模拟真实情境,收到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抓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

一是建立“五个早”预警机制。各高校普遍建立了“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预警机制,重点监控“7个重要时段”,即毕业生离校前、放假前、考试前后、开学前后、新生入学后、重大活动前、季节交替前后。重点关注“11类学生”,即家庭经济困难、言行异常、性格内向、父母离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直系亲属有精神病史、本人有精神病史、遭受重大打击、考试成绩急剧下降、失恋、网络痴迷的学生,特别是新生和毕业生。二是建立“五个一”危机干预机制,即“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在危机干预期间,做到24小时分秒不空、形影不离,保证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对确诊为精神疾病的学生及时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救治。2007年和2008年,全省高校百万在校大学生因心理原因引起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分别为3例,占学生总数的十万分之零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