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故事乐翻天

一个私塾先生的启示

笑话故事乐翻天

昨日,一个在博约的同事打来电话询问“于戏前王不忘”的意思。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笑话:

一私塾先生在教学生这句话时,把“于戏”二字按照常用字音来读,一学生家长告诉他应念“呜呼”。于是后来,他把《论语》注释中“傩虽古礼而近于戏”的“于戏”二字读成“呜呼”,那位家长又告诉他说这回是“于戏”。这位私塾先生自然很生气,反驳道:“你先说‘呜呼’又说‘于戏’,呜呼!难道你在戏予不成?”(注:1.“呜呼”是感叹词。2.于戏:古作“於戏”,音“呜呼”。3.“傩虽古礼而近于戏”中“于戏”不在同一节奏,断句时要分开。4.予:我。私塾先生所说的“戏予”即是“戏弄我”。)

同事听了,笑道:“难怪我们解释不通,原来是字音不对啊!看来,我也和那个私塾先生没有区别了。”

事实上,这是不怪同事的,现在的书有时由于编者不明字意,在简化原文繁体字时,把很多不是繁体的也简化了。比如这里的“于戏”本该写做“於戏”,但编者却把“於”误以为“于”的繁体而简化,这是今天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的一类错误。读者们一定要学会辨析,不然就会曲解了某些经典著作的`原意。

读错字的奇义

在很久以前,一位刚出嫁的女人,给自己的亲生父母带来了一封书信,书信的内容是:

“双亲大人膝下:

昨日你的女儿到夫家后雨下,睡起半夜后又是雨下,天亮后又是雨下,谁知水浅小哪知水涨大,容日后你的女儿才回家。”

其父母不识字,在周围找来一个到生不黄的人,念念这封书信,结果把书信念成以下这个样:

“双亲大人跪下:

昨日你的女儿到夫家后两下,睡起半夜后又是两下,天亮后又是两下,谁知水浅小哪知水涨大,客日后你的女儿才回家。”

念完这封书信后,其父母很担心女儿身体健康,心里嘀咕道:“这是什么民族?怎么像这样?”于是急急忙忙到女儿探过究竟。

到女儿家后才明白,白字大王念错了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