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说课稿

下面是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说课稿,欢迎阅读!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鸦片战争》。

一、说教材: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以及结果,共二目: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贸易状况,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的走私和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伤害,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第二目介绍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以及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

二、 说目标:

﹙1﹚知识目标:19世纪中英贸易情况,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影

响。

﹙2)情感目标:通过观看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及造成危害的视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3)能力目标: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分析 培养

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理解难点问题的能力。

三、说重点与难点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确定中英《南京条约》为重点,其理由是: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定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转变。

教学的难点则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说教学过程:

1、先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 (1840--1949),八年级上册一本书的内容讲述的都是这段屈辱的历史。再从学习近代史应有的感情上进行必要的调动,让学生知道学好第一课的重要性。

2、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观察、猜想,引入课题.

我采用的是从课文的中间切入的方法。

屏幕上是虎门销烟的浮雕图,引发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虎门销烟损害了哪国的利益?

(2)、这个国家会采取什么措施?

(3)、这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由此过渡到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进行分析。

3、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屏幕上显示英国和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并做出判断。目的是少对学生灌输结论性的东西,让他们对战前英国的进步与强大和中国的落后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课本是一带而过,讲解的很少,但却十分的重要,这对于后面分析中国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很有帮助,这恰恰也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4、列表总结,给出一个清晰的整体印象。

对中英战前的国情分析在列表总结,把零散的知识点整理起来,加深对问题的认知。

5、问题过渡,引出中英在贸易上的关键环节,从而得出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所在,

6、观看图片、示意图表和视频。

让学生对鸦片走私中国所造成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视频的效果十分理想,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学生很自然地总结出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表现有哪些。由此过渡到林则徐在广州实行禁烟的必要性。

7、图文并茂,讲解民族英雄林则徐。

突出表现林则徐为国为民的赴汤蹈火的精神和英雄气概。在选择材料上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上给予的内容,引导学生重视课本,学好课本。

让学生总结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活动,而虎门销烟是禁烟活动的高潮,

虎门销烟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借口﹚。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图片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让学生思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8、利用地图,讲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在历史的学习中,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十分重要,它能给学习者一定的空间形象定位,在屏幕上利用地图进行战争过程的讲述,能把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效的集中起来,比起单纯用课本进行教学所获得的效果要好。

9、师生互动,共同探讨问题。

对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有正确的认识后。并和学生共同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以及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后果。

而对于“中国战败的原因”这一难点的解决,主要通过设置问 “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如果林则徐不被革职查办,战争能取胜吗?”,让学生结合教材后的材料以及补充的图片资料来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最后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10、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