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三字经作文汇总9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三字经作文汇总9篇

三字经作文 篇1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小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许多人都疼我,把我宠成了一个刁蛮任性的小“公主”。特别是爷爷,简直把我当成了掌上明珠,只要我发号“施令”,他总是坚决执行。记得有一次,爷爷带我坐公交车回家,到了站点,我却嫌没玩够,怎么也不肯下车,爷爷只得陪着我在公交车上挤了好几个来回。回到家后,爷爷累得够呛。

有一天,妈妈送给我一件“礼物”,一本《三字经》,妈妈告诉我,可别看它整篇都是三字一句,里面可包含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一听有故事,我立马有了精神。缠着妈妈马上给我讲一个,妈妈指着书上“融四岁,能让梨,”这六个字说:“孔融有七兄弟,他是老六,每次吃梨的时候,孔融都挑一个小的吃,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孔融的回答是:我是小弟弟,我当然应该吃小的了。听了妈妈说的故事,我不屑地说:“不就是个梨子嘛,我不喜欢,都给他们吃好了!”妈妈又说:“这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谦让和友爱之心,假如把梨子换成是你最喜爱的东西,你还会这么大方吗?这个……我犹豫了一下,为了面子,我咬牙说“没问题!”为了表示我说话算话,我还和妈妈拉钩约定做了保证。

过了几天,妈妈的同事带着她女儿可可来我家做客了,可可比我要小,妈妈让我当好“大姐姐”,把我的玩具都拿出来给她玩,这下我可紧张了,可可拿什么玩具,我就扑过去,抢回什么玩具,生怕她把我的玩具给弄坏了,这下,可可不干了,哭着找她妈妈去了。我呢,守着一堆玩具累得满头大汗。妈妈见了,问我:“融四岁,能让梨,你呢?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吗?我只好带着可可一起玩了,结果,我和可可越玩越开心,同样的玩具,两个人一起玩带给了我更多的乐趣。告别的时候,可可依依不舍,妈妈的同事也夸我是个好姐姐,想到自己刚开始的“待客之道”,我的脸不由自主的红了,我似乎真正明白了妈妈跟我说的:谦让和友爱,不但可以帮助别人,更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通过熟读《三字经》,理解了其中很多的道理。我再也不是那个过去刁蛮任性的“坏公主”了。

三字经作文 篇2

《周易》与《书经》》主要讲了《周易》是周代的典籍,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连《论语》也多处引用《周易》中的词语。《书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它记载了夏商周三代,也是儒家重要的四书五经中的一本。

读了《《周易》与《书经》》,我想到了自己最近看的一个节目——《经典咏流传》。周末我和妈妈、妹妹一起看手机,偶然发现了这个传播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节目。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歌唱家陈力演唱的《枉凝眉》了,因为我爱看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陈力歌声凄美,充满无限感慨,让我仿佛变成了黛玉。

看完节目后,我受到了启发:晦涩难懂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想要发扬光大,全靠我们年轻一代了解之后,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多读、多背,为传承我国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作者:杨安琪

读书求学——《三字经》读后感300字:

《周易》与《尚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两本重要的文化典籍。《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籍,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和源头,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对我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给了我许多启发。以前我读书的时候,总是大略的通读一遍,碰到文章里不理解的内容也不思考,就自己跟自己着急,有时候都急哭了,觉得自己怎么读也读不懂,就想直接去问爸爸妈妈要答案。后来,我在读书的时候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思考。遇到不会的字、词语或不懂的疑问就查字典、上网查百度,慢慢地读懂了文章的内容。经过阅读、思考、查找的过程,我也渐渐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

三字经作文 篇3

学校发了一本《三字经》。我对它爱不释手,因为它的内容富有哲理,也很中肯,深受大家的喜爱。

比如说,《三字经》里面的“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人在少年时,应该多亲近良师益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一些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成绩不太好,他奋发图强,加上他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成绩便数一数二了。这说明身边的人会影响自己一切,要想提高自己,要选好的'朋友。

我总是动不动就生气。一次,一个朋友开玩笑,我气得火冒三丈,到现在还没和她和好如初呢!我也喜欢忧伤。有一次,老师训了我一顿,我伤心地哽咽,第二天就变得沉默寡言了。虽然我知道这些是不好的,但我仍然改不掉。自从看了《三字经》里面的“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匕情具”之后,我明白了高兴、生气、忧伤、害怕、爱慕、憎恨、欲念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七种情感。人应该崇尚正确的,摒弃邪恶的

在《三字经》的熏陶下,我成为了一名好学生。当我吟诵这本非同凡响的中华精华时,会有一种步入仙境的感觉。我终于感触到了它那惊人的魅力与深刻的哲理含义。

我爱看《三字经》!

三字经作文 篇4

五岁时,我就开始读《三字经》了,但是闹了不少的笑话。

有一天,我和妈妈正在家里读“鸡犬豕”那一篇的时候,我忽然叫道:“妈妈,妈妈,鸡怎么全都死了!”妈妈说:“咦,我们家没有鸡啊,怎么全都死了呢?”我说:“你看这里嘛,‘鸡犬豕(shǐ)’不就是鸡全都死了吗!”妈妈哈哈大笑起来,说:“哈哈哈,傻孩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鸡、狗、猪’。”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但却有点儿不好意思。

又有一次,我正在背“日春夏,日秋冬……”妈妈在旁边奇怪地问:“你背的什么啊?”我又背了一遍“日(rì)春夏,日(rì)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妈妈说:“错了,错了!应该是‘曰春夏,曰秋冬’。那个字读yuē。”我说:“妈妈,妈妈,怎么这么像‘日’呢?”妈妈说:“你仔细观察一下吧,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仔细地看了一会,说:“我知道了,‘曰’要扁一些,胖一些,‘日’要高一些,瘦一些。”妈妈微笑着说:“对呀!”

现在,我已经认识很多字了,我自己都能读《小鹿斑比》这样厚厚的书了。我想,以后我再也不会闹这样的笑话了吧。

《三字经》不但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字,更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欢笑。我爱读经典!

三字经作文 篇5

在暑假里,我做了一件错事,妈妈就让我看《三字经》,让我懂得更多的道理,不再做愚蠢的事情。一开始,我就想:“看这本书有什么用呀?能让我学到什么呀?”看了之后,我真的学到的了许多道理。比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意思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从那以后,我就发奋起来,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做个没用的人。”还有这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意思是: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所以,我就又对自己说:“一定要勤劳,让自己活得更加真实。不要浪费时间,否则,就会后悔,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的。”

三字经作文 篇6

今年暑假,妈妈指导我背诵《三字经》,还给我讲了里面的故事。读完《三字经》,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孝顺是我最大的收获。

在这本书里,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它讲的是东汉时期,有个小女孩叫黄香,她九岁就帮父母温席,让他们能睡得好。还有“首孝悌,次见闻”,说得是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扩大自己的见闻。

以前,有时候我喜欢在父母面前生气,做什么事都喜欢依赖父母。自从读了《三字经》以后,我下定决心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还要辅导我的学习,我又怎么不为他们多想想呢?于是,我就开始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澡,倒垃圾,扫地等等。有时候,我看妈妈改作业辛苦了,就帮妈妈倒杯水,妈妈可开心了,我也很高兴!

今后,我要继续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三字经作文 篇7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她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学好问,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字经》是我最早的启蒙老师。记得我刚三、四岁时,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画册。我看不懂,妈妈就给我讲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被这种精湛简洁的语言所吸引。“孟母择邻”“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故事使我感动。

我特别喜欢读“孟母择邻”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了闹市。来到闹市后,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妈妈告诉我:要和品德优秀的小伙伴一起玩,不要和品质不良的孩子在一起。

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学习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每一个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不经过雕琢,怎么能成大器?我立下了鸿鹄之志,刻苦学习,勇攀高峰,长大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还有“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讲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残暴统治,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国历代王朝中最长久的朝代。读了《三字经》后,我对这段历史理解更深了。

《三字经》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你如果还没有读过,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收获。

三字经作文 篇8

你可别小瞧它,这里面含意无穷呢!其中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最受感动。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有个小女孩叫黄香。才九岁就开始帮父亲做家务,而且还很孝顺父母。天气炎热时她会用小扇子把席子扇凉了才让父亲睡;冬天天气寒冷,她又会在父亲睡前,把被窝躺暖才让父亲睡……黄香她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懂得为父亲减轻负担,知道父亲在外工作十分劳累,主动承担家里所有家务,还细心地照顾父母,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小女孩。

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别。我现在虽然读六年级了,却还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在家不但什么事都不干,吃饭还特别挑食……我和一个小小年纪的黄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黄香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孩子。《三字经》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战国的苏秦,读书时为防止瞌睡把头发吊在房梁上,困倦时用利锥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

他没有老师教诲,而是靠自己勤奋刻苦。晋朝人车胤夏天抓萤火虫装入纱袋,当作现在的电灯泡照明,用来晚上读书;孙康冬天夜晚借院子中雪反射出来的光看书。他们家里都非常非常的贫穷,但从来没有放弃和停顿过学习。我觉得古人的做法虽说有些不合科学道理,但这种自觉学习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后人。

从历代文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的经历来看,没有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是不爱学习的。想一想自己,感觉十分惭愧:家庭有能力支持我读书,学校是修文规模最大的学校,老师教学水平也很高,可以说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可以更广泛和深入地学习知识。可是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学习不刻苦,有时还做了违反纪律的事,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今后我要向这些优秀的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读这本好书吧!

三字经作文 篇9

小时候姐姐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由于那时侯还小,没有背下来,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长大了,老师又给我们发了一张,经过爸爸,老师的讲解,和网上查阅,我能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含义。

特别是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内容: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意思是这样: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书抄写在用蒲草编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在读懂了这一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条件,坐在明亮教室,有辛勤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书包、文具。这么好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如果在这样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理想,将来成为祖国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