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在办公室里玩“潜伏”[2]

千万别当余则成

少在办公室里玩“潜伏”[2]

金桂(办公室主任)

余则成的潜伏是为了革命事业和理想,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他的职场技巧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一定要拿电视剧《潜伏》套用现代职场生活,那只能说在职场中,千万别当“余则成”。

表姐的公司也有类似余则成和吴敬忠的故事。当时,好多员工都反映某部门经理吃里扒外。但总经理始终置若罔闻。他对反映问题的纪委书记说:“证据呢?我要的是证据。”后来,纪委书记在员工的帮助下,找到了证据,就在即将水落石出的时候,上级机关接到了反映纪委书记腐化堕落的匿名信,还不是一封。一时间众说纷纭,真假难辨。最后,数名党员以自己的党籍,为兢兢业业的纪委书记担保,而上级机关经过甄别,发现匿名信是对纪委书记的诬陷,是部门经理搅浑水、声东击西的障眼法。结果,部门经理“潜伏”失败,总经理因失职调离。

说实话,电视剧中余则成的潜伏手段,并非天衣无缝,像他那样张扬地主动出击,甚至跳到台前搞暗杀,如果没有吴敬忠充当保护伞,根本不可能化险为夷。他最高明的手腕就是击中了吴敬忠爱财如命的软肋,老谋深算的吴敬忠对余则成不是没有怀疑,只不过出于私欲,能糊涂就糊涂罢了。

但我们职场中人,要想快快乐乐地工作,潇潇洒洒地活着,还真不能走余则成的路子。

要踏踏实实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对人真诚有原则,做事有度不过界,既不给上司找麻烦,也不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枪使。学会拒绝、学会藏锋、学会装傻。剧中,翠平家乡的老地主王占金祸从口出,傻呵呵地引火烧身,这是职场大忌;婉秋为情所惑,揭了余则成的老底,也绝对不可行;余则成处处迎奉吴敬忠,和他“同流合污”,把自己捆绑在上司的战车上,最后,害得自己胜利的时候都回不了“家”,让人惋惜。

也许有人看了《潜伏》觉得够刺激,想在人事关系的漩涡中仿效一把,那就错了。因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处心积虑的人,往往会输得很惨。

另外,现代职场毕竟有别于战争年代的两军对垒,职场中的“卧底”,到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人,即便侥幸成功,但你的名声也臭了,吃里扒外的帽子一戴,哪个单位都不敢要。

做事远比“做人”要紧

瑞娥(编辑)

“与人相斗,其乐无穷”。在一些国企,某些不善做事善于“做人”的人往往私下这样自得,而更多的人则会感慨“活得累”。铁饭碗的'背景下,做事有时候确实远不如“做人”要紧,然而有人予以推广,写出一些《职场××之道》,这些书多半会误导那些初入职场的菜鸟。因为铁饭碗在当下毕竟只是少数人的福利,绝大多数人都在市场竞争中谋生,所处的环境大为不同。

我所在的文化公司出多本杂志,原本效益不错,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市场环境比较好,大多数杂志都能盈利。不过对于刚刚改行进入文化产业的老板,他并不了解这些,把功劳都归于主编先生一人。能够遇到这样的外行“主公”,主编先生当然暗自谢天谢地,谢完了之后老实不客气地接受了老板的感激之情。

主编先生是明白人,知道杂志这行“文无第一”,没有绝对的策划高手,运气对于成功有时候比才气更重要。未雨绸缪,主编先生在行情尚好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发展自己的“队伍”,凡不能绝对把他当“老大”伺候的,一律在竞争上稿时给予打压,直到人家自己走人为止。

主编先生的策略很快见效,随着行情不好,杂志渐渐不行了,不少兄弟杂志的主编都被炒了鱿鱼,我们主编的位置却固若金汤。老板发现所有骨干都听主编的,假如主编“不高兴”了,说不定大家突然都会罢工了,所以动不得。而“群众”也发现了团结的好处,虽然效益不行了,因为大家团结在“老大”底下,老板想减薪也很难。

效益不好,当然总得要有所动作,于是杂志不时会招人,由主编先生负责面试。主编先生和许多公司的主管一样,深得梁山泊首任主管王伦真传,招进来的人没有能力比他强的。这些新人进来之后要就被同化,要就过不了试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