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

记者: 近日, 我国启动新一轮 “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出力争实现2014年至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 十八大以来, 政府将创业纳入就业工作的总体布局。 其实, 在大部分大学生和家长的观念里, 他们都希望毕业后能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 请问为什么国家现在如此鼓励大学生去创业?

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

张车伟: 创业和打工是就业的两种形式。 传统观念里的就业,是指为别人打工, 而创业则是自己当老板。 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不是培养创业者的教育。 但是,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加,就业问题越发突出, 需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当然,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 还是会去当工薪劳动者,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过去的创业者, 包括大多数的私营企业老板, 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而以后的创业者应该大多具有更高的文化程度, 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 对于以后的创业者来说, 创业带来的发展天地会更加广阔。更为重要的是, 鼓励创业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实现路径之一。 创业者越多, 创新的企业越多, 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就指日可待。

记者: 今年的 “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提出, 各地有关部门要从普及创业教育、 加强创业培训、 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 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 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 加强创业公共服务等六大方面综合施策。 有人认为, 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第一道门槛; 有人认为, 缺乏良好的创业服务是击倒大学生创业者的 “最后一棵稻草”。请问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 他们最需要的是哪些帮助?

张车伟: 大学生创业者一般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经验, 对于怎么创业、 创办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都不太了解。 因此, 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 创业资金和创业服务等方面同样重要。 现在重要的是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向他们提供帮助,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创业者需要具备一些独特的素质

记者: 众所周知,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很低。 据有关统计,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分别只有1.2%、1.5%、 1.6%, 远低于欧美20%至30%左右的比例。 请问为什么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如此之低?

张车伟: 我们的大学生创业比例确实比发达国家低一些。 主要原因是, 首先,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才30几年, 而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拥有了几百年的历史。 受计划经济时代的深远影响, 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还是认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认为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 创业依靠市场, 而他们的市场环境相对我国来说更为成熟健全。 其次, 我国的创业环境不太好。 我们过去更多地注重国有企业、 大型企业的发展, 针对中小企业在土地、贷款、 税收、 公共资源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 某些优惠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很低, 而创业率低又进一步造成了大学生创业的意愿薄弱。

记者:我们鼓励大学生创业,那么, 大学生该如何理性分析自己是否适合创业?

张车伟: 即使在发达国家,创业的人也是少数, 大多数人还是会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 创业者需要具备一些独特的素质, 包括勇于冒险、 愿意承担风险、 具有创新意识、 能够吃苦耐劳等特性。 不具备这些素质的大学生,最好不要贸然去创业。 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 鼓励创业也不是鼓励每个大学生都去创业。

 要让创业平台形成竞争局面

记者: 有专家说, 仅有政府扶持的创业园对于大学生的创业需求是不够的, 毕竟很多大学生无法进入这样的平台。 社会化、市场化的创业平台, 在激励创业方面, 往往更加灵活高效。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车伟: 大部分创业园都会享有一定数额的政府补贴。 要加大政府对于创业的投入, 创业园要更加市场化, 但是政府又不能完全放任自流。 政府只需提供平台, 而不是管理和维护,要让这些创业平台形成竞争的局面。

记者: 大学生创业, 该如何面对失败? 如果创业失败, 政府是否能有所帮助, 以避免大学生因为创业失败而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张车伟: 创业本来就要学会面对失败。 创业者中成功的毕竟是少数, 所以, 这要求个人有正视失败的承受力。 创业失败者在总结失败教训以后, 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就业, 这时如果可能的话, 国家可以考虑在某些方面给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