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软件:七成白领表示“无聊”

无秘、友秘、哔哔、乌鸦、脉脉、吐司……最近几个月,匿名社交大有崛起之势。有数据显示,3个月内,已有超过20款匿名社交应用上线。据《新快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告、销售、市场三大行业的白领成为吐槽主力。但同时,也有超过七成白领表示,不会使用这类软件,并认为这类吐槽“无聊且浪费时间”。

匿名社交软件:七成白领表示“无聊”

负能量和假消息聚集地

有白领觉得匿名软件“很无聊”

“其实也不能说火,最多算个茶水间的消遣。”35岁的骆逸阳(化名)在杭州一家外资银行的信贷部工作。说起红极一时的匿名社交软件,他表示,“秘密”刚火的时候自己也下过,但是看来看去都觉得“没什么大意思”,后来也就卸载了。“无非是说说领导或者同事多奇葩,谁把谁的客户给翘了,要不就是办公室谁和谁的关系有暧昧。我们办公室爱听八卦的小女生倒是总聚在一起津津乐道的。”

充满负能量,是骆逸阳最不喜欢这些匿名软件的.原因之一。“发匿名消息可能在短时间里觉得发泄了压力,但回到现实中还不是要低头装孙子?有时间窥探别人隐私,还不如花点心思在工作上。”

另外,如今市面上的匿名社交软件种类之多,也让人眼花缭乱。在建筑设计研究所工作的何欣就下过一款名为“乌鸦”的软件。“可能是我的好友比较少吧,唯一一个显示来自朋友圈的消息还要解锁才能看。发什么帖子也没人回应,即使有回应了也不知道是谁。玩儿了没几分钟我就卸载了。”何欣说,自己还是更喜欢实名的社交平台。

另外,何欣觉得,匿名社交软件因为匿名的独特性,发消息的人抱着不会被追责的心态,很可能会随意传播不正确的信息。“之前‘秘密’里有消息称我们单位会并购杭州一家有名的房产公司,引起了不少同事的议论,最终发现是谣言一场。”

了解行业新动态打听薪资行情

匿名软件能搜罗有效信息

尽管许多白领都表示,自己下载过匿名社交软件,但因为觉得没意思,不久后都删除了。但调查显示,仍有四成白领认可用户基数大的相关软件有助于收集职场有用信息。

记者打开一款名为“脉脉”的软件。除了八卦吐槽的内容之外,它还有不少行业信息。“我对八卦没什么兴趣,但是偶尔会看一下软件上的行业信息。”在杭州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陶非凡(化名)是一名客户执行,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通讯录好友大多都是从事传媒行业的,所以哪个公司待遇怎么样,内部有什么问题,工作强度如何,虽说不是面面俱到,但也多少能了解个大概。“公关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消息和资源。而有些业内信息不会对外界公布,但是因为APP 是匿名的,说了也不怕惹麻烦,所以还是可以获知不少小道消息的。”

而对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范芳来说,匿名社交APP最实用的好处就是能比较各家公司、各种水平员工薪资。最近,她跳槽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对这个行业,我可以说是完全不懂,听他们说代码系统我就犯难,所以在招人上也遇到了困难。”一次偶然的机会,范芳发现,在匿名社交APP里,有不少人会把自身条件发到网上,问大家能拿多少薪水的,还有人询问大公司的工资年涨幅度的。范芳觉得,这些信息或多或少能作为一个参考。

小小吐槽并无不可 注意分辨信息真实性

“我觉得如果只是适当地吐槽OK啊,但涉及到恶意攻击和泄露他人隐私就另当别论了。”G4S浙江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周艳艳觉得,匿名社交软件的兴起,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很多人下载是图一时新鲜,并不会有长期依赖。”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确实需要适当的情绪发泄途径,而匿名社交软件是一种很方便的方法。但是,要不要提倡呢?关键还是要看具体内容。“如果只是吐槽一下工作压力大,老板给我太多活儿什么的,其实没什么问题。但并不适合把这种八卦吐槽带到实际工作中。”

另外,周艳艳认为,白领们通过这些软件打听行业信息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注意判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不要因为错误的信息,影响对自我的准确定位。”

吐槽

@女北鼻一只:我已经卸载,因为我觉得看了以后觉得自己朋友圈啊、手机联系人里的人都他妈是大傻子。

@Lady旮旯儿:吐槽APP,有些人确实需要一个发泄、倾诉的平台。不过有演变成约P神器的危险。

@青桐de时代:这个软件不喜欢,腾讯里就是一个小秘密,有什么用呢,谁说的话只有自己知道,别人都不知道谁说的,有意思吗?制造家庭矛盾还差不多!这和憋在自己心里有什么区别呢?有气想发泄还不如出去走走看看,说不出的秘密就是说不出的秘密,匿名和没说一样,一样发泄不了承受秘密的心理负担!

@ Yeti华:秘密其实挺秀爆料人的智商和情商的:那些终于壮起胆子想吐槽但是又不关闭自己地理定位的;那些闲着尤其在热衷说公司八卦的;比如看到在职的说要跳槽的还说具体的工种以及公司,拜托,别以为匿名就说这么直白...通讯录的关系判断、事件知情的人群排除法,以及爆料技术含量太低,实在太好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