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知识产权局年度工作总结

引导语:工作总结是人们对自己过去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体。它包括过去的情况概述、成绩和经验教训、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之后的工作有引导作用。以下是本站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市知识产权局年度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市知识产权局年度工作总结

市知识产权局工作总结(一)

20xx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贯彻落实全市科技工作重大部署,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功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全面部署未来五年科技工作,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19个区(市)县均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获批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首批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中西部城市第一,发明专利和企业专利申请量大幅提升;获得国家科技计划立项255项,获得经费支持7.09亿元,获得XX省科技计划立项480项,支持经费支持1.74亿元。

一是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取得进展。代拟形成了我市《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及实施方案,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编制完成《XX市“十x五”科技发展规划》,出台XX市《创业投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创新创业种子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科技政策进一步完善。实施“产业发展技术支撑计划”等科技管理三大主题计划,科技计划进一步调整优化;启动组建XX技术转移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加快形成。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引导全社会R&D达到139.5亿元,同比增长20%。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得到加强。获批大输液注射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XX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成立云计算高校联合实验室。14个项目获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立项支持,新增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XX大学等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XX新能源、新材料、汽车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进一步深化,引入国家“863”项目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中试生产线、高速重载铁路关键消耗材料等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新组建了XX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中心、XX低碳与能效评估中心和奥地利—XX国际焊接技术培训中心等;新增XX省创新型企业53家,48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新组建XX汽车零部件等3个产业创新联盟、XX药品包装材料等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进一步落实,2010年共减免税额11.27亿元,其中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5.9亿元。国家“十城千辆”、“十城万盏”科技试点工程顺利推进,建成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运行状态监测与信息管理平台,已在20辆新能源公交车上运行,完成安装LED灯具19694盏,超额完成任务近1倍,扶持开发LED照明室内产品20余款。

三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科技投融资服务进一步深化。新增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合作机构30家,为22家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225万元,为113家企业提供科技保险金额155亿元,首次发布《2010XX市创业投资年度发展报告》。新认定建设光伏产品、汽车产业等6个重大产业技术平台,为1025家企业提供了142项服务项目,服务金额2057万元;深化技术交易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全年实现技术交易额 58.56亿元。科技公共平台功能进一步发挥,XX生产力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成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点53个,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9项,“一平台、多方式、全覆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四是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新增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94家;推动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新增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等4个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强化。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组织综合执法39次,检查商品6万余件,登记和查证专利商品468件,处理专利侵权投诉48件。发布《2010年XX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培训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近6万人次。全年专利申请量 37467件,增长19.8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645件,增长47.14%,企业申请19602件,增长69.05%;专利授权量21229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772件,增长1960件。

五是科技创新环境营造进一步深化。实施科普基地建设民生工程,共建成川大智胜等33个科普基地,持续扩大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科普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XX(XX)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被选为中国工程院“十家典型的院士服务机构单位”和“十家典型的院士工作站服务机构”;举办“Bio Tianfu 2011生命科技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第七届西部科学论坛、2011XX科技创新十大人物评选等活动;授予游志胜XX市科技杰出贡献奖,99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30个项目获市专利奖。

六是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获批国家(XX)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孵化基地。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91亿元、工业增加值125.43亿

元、利税5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20.2%、14.39%。企业创新发展加快,科伦、地奥进入2010年度中国制药工业企业百强,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27家;18个企业项目获国家专项支持1.475亿元。获得新药临床批件10件、生产批件8件,分别注册二、三类医疗器械40件、53件。招商引资取得进展。成功促成GEXX创新中心、深圳迈瑞、江苏恒瑞等落户我市,引导扬子江药业、康弘药业、迈克生物等加大投资新建研发及生产基地。重(大)点项目加快实施。天府生命科技园投入使用,入驻企业40余家;川大国家创新药物大平台成功转让20多项重大新药成果,生物医药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和4条符合GMP标准的中试生产线投入使用,新药临床试验(GCP)中心提档升级。

七是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岗位能力提升,加强对中央、省、市大政方针和政策理论的组织学习,选派干部参加主体班培训27人次,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发展趋势等专题培训9次,干部队伍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政承诺书》八项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规定,完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风险点加强重点监控,没有出现违反廉洁从政规定的行为。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开展“创学习型组织做知识型干部”系列活动,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创先进作表率,推动科技计划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完善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科技惠及民生和服务基层干部取得成效。

市知识产权局工作总结(二 )

**年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发展步伐,以“科技创新促进步,知识产权转成果”为目标,重点突出宣传教育、执法保护和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注重实效,狠抓落实,为推进常宁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做出了积极

地贡献。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前三季度全市共申报专利33件,较比上年增长6件,专利授权量**件,同比去年增长1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件,较之上年增长200%。今年我局为维护市场专利产品秩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知识产权专项执法工作,其中在全市各大超市、药房共查处销售假冒专利产品案件*件,并对当事人进行了立案查处,有效的打击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专利查处案件结案率达到100%。

二、工作主要措施和经验

1、积极引导企业申报专利,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一年来我局深入凯威化工、沿江锌业、福瑞磁材、弹簧厂等企业开展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知识产权专项调查,印发了千余份知识产权小手册至市各企业,重点宣传了知识产权基本知识,专利申报,专利奖励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专利申报程序,经过宣传引导,企业专利申报和专利维权能力得到了增强。切实加大了对申报专利的企业和个人的奖扶力度,对于专利申报按相关政策给予相应的资助,奖扶力度的提高,使专利申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提升。积极组织企业申请专利10项,同比去年,企业申报专利保持小额幅度增长。深入企业进行宣传收到了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专利申请由过去的非职务发明申请逐步向职务发明申请转变。湖南省烟草公司衡阳市公司常宁市分公司申请的“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害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职务发明,切实推动了企业的发明方式的转变。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正在向低碳环保高新尖技术转型。如常宁市凯威化工、福宏弹簧厂等企业,从零专利企业到发明专利企业,在转变发展思维上,逐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相接轨,更好的推动了企业发展,今年福宏弹簧厂已准备申报为全市首家高新企业。为拓宽国际市场,计划下半年申请2项国外专利。二是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节能减排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如常宁市沿江锌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利用钢铁厂锌灰和髙砷氧化锌生产饲料级硫酸锌”专利技术,是根据原料化学成分特性,合理利用不宜单独在硫酸锌生产中使用的两种含锌原料,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高,铅氧化锌的总回收率达98%以上,钢铁厂锌灰总回收率达92%。采用除砷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除砷不彻底和引入其他杂质的问题,保证了产品质量,避免了砷造成的二次污染,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和资源再利用的经济效益。

2、拓宽专利申请主体范围,提高专利申请数量

近年我市专利申请虽逐年上升,但专利申请主体渠道窄、范围小,专利申请多集中在我市少数几个技术创新性企业。为改变我市专利申请现状,寻求专利质量、数量全面提升,我局积极探索,以“宣传普及、多面突击、重点扶持、全面带动”的工作手段,努力拓宽知识产权工作局面。到前三季度止,全市共申报专利33余项,专利授权量2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件,专利授权总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幅均在衡阳市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