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学期个人工作总结3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期个人工作总结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学期个人工作总结3篇

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篇1

一、印象

20xx年,我成了第十一批福建宁夏对口支援教师队伍中的一员。9月30日上午,我们一行四人从银川坐车,一直到下午3点,才到达了受援的学校--固原市原州区张易中学,一路走来,从北到南,看着车窗外仅有的绿色慢慢地褪去,以前的想象与这里的现实总算没有了距离,我们谁也不多说话,各自看着风景,各自想着心事。谁也不知道谁在想什么,但我却知道自己的心,慢慢地有了一种悬起来的感觉。走在张易镇的路上,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山上还隐约有几棵树,虽然矮小;山脚下的小溪(真不知道应该叫小溪还是水沟)里,还可以看见一点点水,虽然浑浊。低矮的土房,配着几乎是清一色黄的土地,倒是我画中酝酿了很久的风景;总感觉到看我们的眼睛很多,细看一下,原来是我们几个还穿着短袖T恤,而我看到他们已经很多人穿上了毛衣。匆匆用完午饭,回到学校开始清理那间将伴我们四人一年的宿舍,这对我们来说倒不在话下。身子在活动着,却感觉背有点凉,我第一个穿上了外套。整理完已是晚上11点多了,四周围已是一片寂静,躺在双架床上,我想起了遥远的家,想起了临走前与不到三岁儿子的对话:

"航航,爸爸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很快就回来。"

"妈妈去很远很远的地方,爸爸不走。"

"妈妈留在家里煮饭给航吃,爸爸很快就回来了。"

"爸爸煮饭,爸爸不走。"

"爸爸不会煮,航在家听妈妈的话。"

"航煮饭,爸爸不走。"

想着想着,我也就睡着了。现在已经模糊了当时离家的画面了,反正是没有回头。人离家越来越远,而心却越来越近,我知道,这叫离别,是每一个支教老师必须经历的一幕。

二、张易中学

(1)、学校的条件状况

通过十年来,闽宁对口支援的窗口,"西海固"这三个字大家可能不再陌生,张易中学就在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上,离市区四十公里,离省城银川近四百公里。镇上纵横一共三条街,没走几步就是尽头了。学校是镇上唯一的三层建筑,是20xx年当地政府和日方合作的经援项。师生宿舍都很破旧,学生所谓的食堂就是一间教室,八百多个人吃的就出自这小小的空间。学校只有一个旱厕,在操场的尽头,全校的师生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雪地霜天,那怕是三更半夜,都必须到这里。在这个地方,用水也紧张,全校共有冷、热水龙头各七个,近千个师生的生活用水都必须到这里提水,定时开放,平时上锁。我们寻思着以后用水将有多麻烦,但这一点倒是我们多虑了,因为不管人多人多,学生们都会按先后顺序排好队的,我们提水的时候,也是不管人多人少,很快地就会空出一个位置给我们先用,那怕他们的队伍排得有多长,都是这样的,这着实让我们感动。有很多事情、很多人,让我们由衷热爱这所学校、热爱这里的老师和学生。

在这里,一年冷的季节很长,学校每年必须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大部分的资金用在取暖和提供师生用水、用电的问题上。学校一千一百来个学生,一年的经费是55万元这样的,但是每年单用在取暖、用水上就要三十万左右,非常有限的经费造成了这里的教学设施和硬件设置上非常的欠缺。教学设备简陋,实验器材严重的老化且不齐全;有一个"小图书馆",藏书约1万册左右,大多是配发和捐赠的,教学参考资料比较欠缺,其它的更不用多说了。

(2)、学校的教学状况

这里的老师由于教学设施的简陋,教得很辛苦。很多教学资料都得靠自己慢慢地积累和收集、教学用具要自己动手做。他们一有时间,就是共同集在年段室里,共同探讨教与学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也非常的勤奋,不管是既寒又冻的凌晨、还是中午、或是傍晚,学生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坐在石头上的,靠在围墙上的,手里总是抱着书本,到了晚上晚自习后,有地路灯的地方,就必然会有学生。安静有序的课堂上,永远都是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3)、学生的生活状况

听学校的老师讲,张易中学一千多个学生中,有八百多个是住校的,同时也有八百多个学生是需要补助才有能力上学的。学生们一年的伙食由政府补助,每年按二百五十天算,每天三元的伙食费,每天只提供午饭和晚饭,早饭由学生自行解决。通过了解,我们也知道很多人是没有吃早餐的。这天,等学生吃饭的时候,我们就特地看了一下,才发现他们一天吃的是什么,一勺子的菜汤(里面经常是白菜或者是大萝卜,上面零零星星漂着点辣椒油),再加一块又冷又硬的面饼,看了心酸,让人想落泪。连续几天,我们悄悄的拦下一些学生,看看他们分的饭,一成不变的全是这样。问他们能不能吃饱的时候,几个学生都没有回答,只是拿眼睛看了我们一下,就悄悄地走开了……

一个雨天,我们去看了下学生的宿舍。在张易中学,有八百多个学生住校,用房十分的拥挤,我们支教的四人住一个房间,感觉就已经很拥挤了,当听说有的老师由于房子不过,学校还有六位老师住在学生宿舍区里。当我走进学生宿舍的时候,在我眼前的都是铁架床子,每个房子差不多都是这样堆得满满的,留下的空间非常小,正值晚饭的时候,学生都是坐在床上吃饭的。看到我们进来,他们彬彬有礼,都先问好,然后请我们坐。我简单问了下,才了解到,象我们住的那小小的宿舍,学生住了十个人,还是因为初三特别照顾的。当我们走另外一个稍大点的房子里时,在眼前除了床就是学生了,问了下,才知道这房子里住了三十个学生,两三个人挤一张小床是很正常的事儿。当时还碰到一个学生在泡泡面吃,问了下,才知道去晚了,食堂没有饭吃了,他们说,这是常有的.事儿,我们也没敢多走了,进了几个宿舍,就出来了,真的不想再看下去,记得我们走的时候,都是这么对他们说的,同学们,条件是可以克服的,好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想想,当时说的话语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三、克服困难统一思想深入实践工作

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谁也再不提这里条件的事儿了。环境的严峻,条件的恶劣,生活的艰苦,一切的格格不入,仿佛已不复存在。更多的是,感觉肩上担子沉重,热血的澎湃。我们曾看到这么一条标语,"要打工,上初中,上完初中去打工",也着实让我深思了一阵子。通过自身努力和学校的帮助,我们很快地克服了气候关、语言关、生活关等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采用东部地区较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力求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听课、教学交流,总结心得,感觉收获颇丰。同时也受到了学校和师生的认同与赞赏。

这里的学生极少出门,知识面比较窄,视野有限,我结合自己的专业及平时的一些见闻,通过讲座和课堂,向学生展示各地的风土人情,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改变观念,长大以后勇敢地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人生体验。

除了课堂的教学以外,其它时间我也到学校的办公室挂职锻炼。还组织了学生课余活动,尽己所能,为校园的规划布置出谋划策。同时也增长了我的才干,开阔了视野,广交到朋友,使我更懂得了爱岗敬业和奉献的价值意义。

四、假期的后续工作

寒假,我回到了安溪。在这个城市里,我感觉到了阳光的明媚与城市现代化的气息,一切显得是那么熟悉与温馨,天气还是很暖和。想想张易中学的那些孩子们,在零下十几度的夜晚,单薄的被子,挨饿受冻,缩成一团,等着天亮,但就算天亮了,也没有早餐的,就开始抱起了书本--漫漫求学路谁能知?

利用两边的假期时间差,我们回到了安溪凤城中学。将支教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文章发表在《安溪乡讯》和校刊《采薇》上,并在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帮助下,在学校做了宣传和报告,反响激烈。全校师生为之动容,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筹集了一些爱心款,为帮助张易中学的学生们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出自己的一份力。

五、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

就是这句很普通的话,感动了很多人,同样也感动了我。在张易中学,当你面对着那一双双对生活充满憧憬的孩子,我没有理由想条件的恶劣;当你看着孩子的饭碗,我没有理由想生活的不方便;当你了解他们求学路上的艰辛,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

有人告诉我,支教的日子,是一条漫漫的长路。现在我也知道了,但只要你用心去走每一步,日子同样很精彩;只要你认真做每一件事,都会有人得到你的帮助。一年的时间里,我可以锻炼自己、增长阅历;一年的时间里,我可以引导孩子们在求学路上艰难往前走。我告诉他们:

生活选择了你,你也可以选择生活。

命运选择了你,你也可以改变命运。

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片黄土地,祝愿这片黄土地明天会更好!

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篇2

一、端正思想,用爱武装头脑

多少辛酸,多少苦累,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在心与心的沟通中,我从孩子们当中找到了自己的席位,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孩子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孩子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孩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作为新一代的教育者,作为孩子们的启蒙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就要不断地更新、充实自己,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工作,我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浏览《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前沿教育丛书,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新纲要》的精神保持一致。

今年初当班长的我,一年的班长生活使我蜕变了许多、成长了许多。虽然压力很大,但是在这些压力背后我不得不加倍付出,付出是艰辛的,但收获却是甜美的。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如何做班长,更多的是我学会了宽容、理解、无私与真爱。更加让我荣幸的是,今年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相信在党组织的怀抱中我会成长的更快,这也时刻提示我要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工作中,对待孩子:我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幼儿倾注更多的爱和关怀;对待家长:我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家长,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时刻谨记要做一名“幼儿喜爱、家长信赖”的好老师。

二、团队中学习,成就自己的发展

(一)关于六一大型活动:

在我们班里,班组中的3人更是凸显出团队学习的巨大力量。在园里精心筹办的大型活动中,我班也积极地参与了进来。最早在3月份的时候我便有了这个计划,在加上班内的王冰老师有舞蹈方面的特长,这仿佛是如虎添翼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于是在班里我们也紧锣密鼓的筹备了起来,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为我班的节目积极筹划、用自己对待这次活动的热情来感染王冰老师和孟老师,当王老师遇到困难时我会及时和她一起查找问题出在哪?当她对活动考虑不充分的时候,我会及时的和她一起分析,一起去总结;当她对自己的排练产生疑惑时,我会给她鼓足勇气,让她积极地去应对。就这样我的创意加上王冰老师的舞蹈总排练在加上孟老师的后勤保障工作,我们的节目排练顺利极了,通过了节目的初审,而且让我更加欣慰的是教师和孩子的不懈努力终于赢得了肯定,在小班组里也只有我们班的唯一的节目。虽然最后能否走到最后,但是我很欣慰,因为我尝到了团队学习带来的喜悦和收获,我们每一个班组都是一个共同体,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越走越好。

(二)关于音乐活动评优:

今年县里举办了2年——10年的青年教师的音乐评优活动,开始时,由于我对音乐教育方面的接触不是很多,所以产生了抵触心理、想放弃,但看到其他的姐妹们都在努力奋斗、积极尝试时,同时我也在积极地转变心智模式。我把评优活动当成是又一座高峰,我要当一个敢于攀高峰的人。所以在陈老师的鼓励下、宋老师的多次培训下、园长李老师的亲自指导下,我的勇气鼓足了、知识面也提高了。我还在各班多次尝试试讲,从而帮助我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还感动于各班教师对我的支持,在这期间,我听到最多的话是:“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评优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认为这些成绩应归功于大家,因为没有大家的支持与鼓励,我不可能有了自我超越的勇气和决心。当我站在领奖台的一霎那,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与骄傲,同时也感到要做一噶用于挑战自己、敢于攀上高峰的人。

三、开展幼儿喜爱的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糖果”的主题活动。

三月初,我班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以“糖果是什么味道”的问题展开了“糖果”的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进行了“糖果的一家”、“糖果的味道”、“吃糖坏呀吗?”、“吃糖后的感觉”和科学活动“糖果不见了”的系列教学活动。通过进行以上的活动,我明显的发现,幼儿的注意力出奇的集中,而且一些不良癖好如吃手、吸吮手指、玩手绢等的现象明显的减少了。所以针对这些发现,我与班内的王老师进行分享,力求我们上下午有效的配合,设计的活动要注重趣味性,能调动幼儿的注意力,这样一些不良习惯就会最大限度的避免,有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区域和互动墙饰的创设。

本学期我们对互动墙饰进行了完善,增添了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玩具,让幼儿有动脑又动手,如给大树妈妈找淘气的树叶宝宝、糖果拼图、小花找影子等,这些互动墙饰幼儿是非常喜爱的。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从事一种玩具的专注性明显提高,而且中途多次换玩具的现象大大减少,特别是在新开设的“糖果店”角色游戏中,幼儿不仅能认真的制作糖果,而且还能注意到用文明用语与人交往来买卖糖果。在区域游戏中,我们为了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我班幼儿在上学期的测评中串珠能力普遍较弱,所以,针对串珠我们要进行重点的培养。于是,经过商量,我们在周三会重点进行串珠活动,周一和周五主要进行没工区活动,周二和周四主要进行表演区活动,这要教师既能兼顾到重点指导的区域又能保证游戏的质量,我们的新举措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初见成效,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尝到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甜头”。特别是在我们三位教师共同的努力下,收到了薛宇赫家长送来的锦旗一面5名小朋友家长的表扬信,这无疑是对我班三位教师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的信心,我及班中的教师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四、成绩与不足

(一)获得的成绩:

1. 20xx年9月在20xx——20xx学年荣获家长信赖幼儿喜欢的好老师称号。

2.20xx年9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激发小班幼儿参与美术活

动的兴趣》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学会第四届“京研杯”征文三等奖。

3.20xx年10月撰写的论文《浅谈在幼儿园教育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初探》在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作品评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4.20xx年12月在幼儿园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获三等奖。

5.20xx年3月在“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20xx年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中论文《2——3岁婴幼儿涂鸦特点及教学策略的初探》获三等奖。

6.20xx年4月撰写的《在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的初探》一文获延庆县20xx年度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7.20xx年4月撰写的《玩具宝宝回家了》一文获延庆县20xx年度德育活动课例三等奖。

8.20xx年4月撰写的《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激发小班幼儿活动兴趣的研究》一文获延庆县20xx年度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9.20xx年5月,在20xx年北京市“爱祖国!爱家园!爱生活!”儿童创意美术作品展示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10.20xx年5月被评为20xx年度优秀共青团员。

(二)不足:

1.由于今年第一年担任班长的工作,缺乏一定的经验,所以有时在事情较多的情况下,对事件的统筹能力不高。

2.对经验的总结的提升能力比较欠缺,往往是做了很多,但没有进行细致的总结。

(三)今后的改进方向:

1.充分利用院内提供的便利条件,加大学习的力度,做到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

2.勤于反思,尤其是对待每天的工作,要逐渐形成一天一反思的习惯。

3.多向优秀班长学习班级管理经验。

善于总结、善于反思,这样才能更快的进步。干了一年的班长工作,我觉得班长工作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我很喜欢;有了一年的班长工作经验,我对来年的工作更加的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我会干的更好!

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篇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巡课路过初一6班教室走廊的时候,都要不由自主地朝走廊里瓶瓶罐罐里的植物张望一下:我非常好奇,孩子们带来的种子,竟然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生命与阳光的渴求,从松软的土壤中探出头来,娇嫩的身躯胖嘟嘟的,是那样的可爱,校长学期个人工作总结。在和煦的阳光下,甘润的土壤中迅速成长。成为这一个班的一道风景线。

我想起了夏衍《种子的力量》中的一段话:"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嗤笑。"我忽然发现自己心中也有一颗梦想的种子,渴望在兴仁中学的土壤中,生出一片神奇的自然。

一、研学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本学期,我始终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中之重。为此,我坚持每天听一节课,每天与一位教师交流,每天写一篇听课随笔。一学期下来,我共用了三本听课笔记,听了82节随堂课、公开课,写下了近10万字的听课随笔。对老师们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三个意识:

其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学习中心"意识。研学课堂倡导的"学为中心",就是要追求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课改的逻辑起点,就是将"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为中心"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让学习成为课堂活动的核心。课堂学习从哪里开始,要以学情为依据;课堂学习走向何处,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堂学习以什么方式进行,要与学习内容相吻合。

我听课随笔中写道:在课堂中,学习行为是否真实发生,不仅仅要看外显转变:小组排排坐了,课堂热闹了,发言积极了……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是否真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倾听、记录、讨论、质疑等学习行为是否成为课堂常态。此外,还要看学生是否按照学习时间、目标与内容的要求,掌握了学习重点,克服了学习难点,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深化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带给学校发展的福利是基于学校实际、学生学情发展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向多样化发展。

其二,课堂教学改革的"质量底线"意识。研学课堂的核心是"促进有效学习",而有效学习的结果至少应该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质量的提高,二是学习能力的增强。前者是显性的,会反映出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而后者既是显性的又是隐性的,两者相辅相成。

为此,我利用二月、三月、四月三个月例会时间,给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谈研学课堂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谈"四人小组展示互动方法"……让教师们懂得:质量底线的把握既依赖于教师对课改的清晰认识与把握,更依托于课改团队的共识与协作。

其三,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性反思"意识。研学课堂呈现出许多与传统课堂模式截然不同的新鲜元素,但这些元素或模式本身并不是改革要追求的结果。课改者应秉持冷静理性的态度,以不浮夸、不盲从的态度,努力追求适合学校教学现状的改革目标,迈着"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的稳健步伐向前推进。

为此,我要求老师们从本学期开始,上完公开课课后,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课堂教学片段反思。在此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反思改革的方向是否偏离,反思改革的行为是否过激,反思改革的路径是否正确。我认为,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控,才能始终坚持以"促进有效学习"为核心,坚持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从而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研学课堂模式。

二、馨仁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三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经过上学期一学期的筹划,本学期,20多门校本课程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运作。初一、初二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进行选课走班,开启了"馨仁课程"的新模式。

为了开阔老师们开发课程的思路,4月7日周四下午,我带领全校班主任赴扬州宝应实验中学参观学习。宝应实验中学初二年级校本课程给老师们以启迪。航模、丝带绣、摄影、软式排球、小厨美食、蔬菜种植等40门课程,琳琅满目、形式活泼、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工作总结《校长学期个人工作总结》。回校之后的一段时间,宝应实验中学校本课程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今年四月初,利用校园绿化布局调整之际,我建议后勤部门把真趣楼前的一块空地改造成为八小块农作物栽培实验基地(耦耕园),分给初一八个班管理。让学生在耦耕园中享受生命成长的美丽妙,由此拉开了初一班级课程"幸福农事"的序幕。

为了让馨仁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5月初,我带领杨国民主任以及部分老师赴海门市海南中学考察,学习海南中学校本课程经验。

5月24日周三下午第二、第三课,我组织召开备课组长座谈会,专题讨论20xx—20xx年馨仁课程设计。我想通过这样的座谈会,相互启发、统一思想。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一个空间。这是我们的追求。

5月24日周四上午第三、四课,我疑主持召开行政组会议,专题讨论20xx—20xx年馨仁课程设计。每个领导就20xx—20xx年馨仁课程谈了自己的看法。我在会议上提出:馨仁课程由三部分组成:养成课程、活动课程、个性课程。在20xx—20xx年馨仁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做到立足于学校特色,立足于教师个性和学生的个性。根据两次座谈会,学校将拿出初步方案,再一次提请大家修改、完善。

6月7日周二上午第二课,我再一次召开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教师座谈会,就20xx—20xx学年馨仁课程的开设和教师们座谈。在座谈时发现,我们不少老师还是跳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为此,我特别指出:下学年的馨仁课程不与培优补差混为一体,校本课程就是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计划"幸福农事"作为初一年级的班级课程,"智慧园艺"(学校的果树园)作为初二年级的班级课程。生物老师作为专家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一起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的栽培、管理。其实,各科教师都可以参与其中:语文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美术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写生……在班级课程的基础上,我开设创意手工、小厨美食、物联网、电子摆拼……等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

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靠课程去实现的。形象地讲,课程决定了我们的学生走什么路,去什么地方,用什么交通工具,一路上都有些什么风景,他会有些什么样的体验,因此,它也叫做"路程",或者叫"学程"."馨仁课程",只是开始蹒跚走路的一个"幼儿",要走的路还很长。

三、仁爱文化

文化在学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学校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改良的一个重要动力。学校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分为对学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管理。

学校的物态文化就是环境文化,对环境文化的管理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因势利导,精心设计,努力做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草都有故事".

书香校园。本学期开学初,我构思的"图书漂流岛"在知行楼中心过道得以实施,学生们从此不要通过繁琐借阅手续就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为了充实班级图书角,我与区图书馆联系,通州区图书馆捐献了3000多册图书分发到各个班级,营造了读书氛围,浓郁了校园的"书香文化".

绿化改造。本学期,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为师生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通过对校园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主干道的香樟树、"仁、义、礼、智、信"五本石书、校园宣传栏建设,与"爱众亲仁"石头相映成辉。

完善制度。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督促工会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十要十不十禁止"》和《教师忌语三十条》。为营造安安静静的竞争氛围,我要求教务处制定《校级优秀教师评比操作细则》。把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与制度的矛盾",让制度说话。营造一种"制度第一,校长第二"的制度文化。

优化行为。学校行为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静态文化的外化和动态表现,是一所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在一定阶段的显露。为此,我带头示范,每一周周末,我都对自己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剖析,写成文字,发在"一笑之言"公众号上。《"中举"——兴仁中学全体同仁的美好期盼》让老师们懂得了榉树生生不息,坚韧扎实,是顽强拼搏的象征;榉树挺直向上,持重稳定,是正直宁静,忠厚善良的化身;榉树不张扬,不气馁,默默地生长,是勤劳务实,脚踏实地的实干家的写照。《生如地丁,小如地丁》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紫花地丁"骨子里的那份坚强、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和鞠躬尽瘁的精神。《梦若晨曦》让老师们知道了梦想如悬在夜空的一盏明灯,引导着我们一站一站地往前赶;那梦想如深埋在我们心间的一粒种子,一直在渴盼着有一天能生根发芽;如一句偈语、一个暗示、一种宿命,催促我们兴仁中学这一群人加快脚步,向梦想靠近、靠近……

四、享受教育

每个人对于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以前认为幸福就是家庭和睦、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愉快。然而经过几年的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