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活动主题是什么

2016年11月14日是第26个“世界糖尿病日”,同时也是第十届“联合国糖尿病日”。那么,2016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活动主题是什么呢?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绍吧!

2016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活动主题是什么

  2016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共同关注糖尿病

  世界糖尿病日的由来

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06年底联合国于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确定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意义在于要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世界糖尿病日背景

前身是1991年由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和世卫组织发起的“世界糖尿病日”,自1992年起在每年的11月14日举行庆祝活动。纪念Frederick Banting诞辰,他与Charles Best一起于1922年在发现胰岛素(用于拯救糖尿病患者生命的疗法)方面发挥了作用。

  世界糖尿病日意义

确定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意义在于要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通过世界糖尿病日纪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改善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提高自身和家人的预防意识,控制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患者与家属更加明确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应做到1.防治糖尿病,从儿童和青少年做起。2.运动健身、避免肥胖,减少糖尿病危害。3.全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尿病。最终做到“远离糖尿病 健康新生活”。

糖尿病患者不仅仅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还需要在饮食上进行调节,如果不加以注意的任意吃喝就会导致血糖的升高,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世界糖尿病日主题口号

1992年糖尿病日一个与所有国家所有人有关的健康问题
1993年糖尿病日糖尿病儿童与成长
1994年糖尿病日糖尿病与老年
1995年糖尿病日糖尿病和教育,降低无知的代价
1996年糖尿病日胰岛素与生命
1997年糖尿病日全球的觉醒:改善生命的关键
1998年糖尿病日糖尿病人的权利
1999年糖尿病日糖尿病的`代价
2000年糖尿病日新千年糖尿病和生活方式
2001年糖尿病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社会负担
2002年糖尿病日糖尿病与您的眼睛: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2003年糖尿病日糖尿病损害肾脏
2004年糖尿病日糖尿病与肥胖
2005年糖尿病日糖尿病与足部护理
2006年糖尿病日糖尿病与脆弱人群
2007年糖尿病日关心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2008年糖尿病日青少年儿童的糖尿病
2009年糖尿病日糖尿病预防与教育
2010年糖尿病日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2011年糖尿病日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2012年糖尿病日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
2013年糖尿病日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2014年糖尿病日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2015年糖尿病日
  
享健康、乐生活、创未来

  附: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吗?

在大众眼里,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这里所说的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肥胖与糖尿病如影相随,高热量高脂肪的不健康饮食、运动偏少会导致肥胖,并进一步引发糖尿病。“病从口入”,糖尿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人把糖尿病当成一种“富贵病”,也就是吃得好、睡得好、不爱运动、营养过剩,在过去只有富人才会这样。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肥胖、得糖尿病?糖尿病真是一种“富贵病”么?

问题没那么简单。

科学家很早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二战后瑙鲁的土著居民、美国的印第安人及澳大利亚的原住民的糖尿病发病率很高,而当地相对富裕的白人则要相对低得多,这样看来,糖尿病似乎是“贫穷病”。科学家提出可能是原住民的某些基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升高。但这些观点常被理解为“生物决定论”,为种族主义提供依据,而不被重视。后来科学家又发现,在发展中国家,新富裕阶层的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而发达国家的富裕阶层的情况则相反,同时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人,移民到发达国家,他们的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他们母国的一般人群发病率。科学家逐渐意识到,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产生肥胖和糖尿病很普遍的一个原因。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遗传学家詹姆斯.尼尔提出“节俭基因”学说。他认为人类祖先长期生活在饥饿与食物匮乏之中,生产力低下和人口过度繁殖导致饥荒频发,只有具备最大限度储存食物体质的人才能生存下来。因此在长期演化和自然选择下,人更加倾向于遗传与储存能量相关联的基因,也就说能把食物转化为脂肪的基因。但是当食物丰富时,这些基因反而会导致肥胖。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行,让生物学家能找到很多“节俭基因”—— PPARγ,为该学说提供依据。

后来该学说得到进一步修正,认为每个人的“节俭基因”都是差不多的,所不同的是基因的表达不同。可以把“节俭基因”比作灯泡,科学家认为每家每户的灯泡一样多,所不同的是点亮的灯泡数不同,只有点亮才会起作用,点亮的越多,也就越容易发胖。于是很好解释前文的现象:早年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人,他们的“节俭基因”是大量激活的,一旦进入一个相对舒适、饮食丰富的环境,发生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就很高,这值得注意。因此新富裕的阶层,比普通人更应该注意锻炼和饮食控制。

此外,该学说还提出,年龄和长期反复的饥饿体验会强化这种基因表达,因此年老的人容易得糖尿病,三餐不规律、不爱吃早饭、经常饿肚子的人也容易肥胖、得糖尿病。这些人群也要注意锻炼和饮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