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通用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通用6篇)

《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1

“初二日,夜雨仍达旦。主人言:‘今日涨愈甚,舟益难渡。明日为街子,贵州为‘场’,云南为‘街子’,广西为‘墟’。候渡者多,彼舟不得不至。即余亦同行也。’余不得已,复从之。匡坐如昨日,就火煨粥,日三啜焉,枯肠为润。是日当午,雨稍止。忽闻西岭喊声,寨中长幼俱遥应而弛。询之,则豺狼来负羊也,幸救者,伤而未死。夫日中而凶鲁当道,余夜行丛簿中,而侥而无恐,能忘高天厚地之灵佑哉!”以上摘自《徐霞客游记》中的《滇游日记三》。

文中,徐霞客记述着这样一个场景:西岭的豺狼来拖羊,村民发出呼喊声。于是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呼喊起来以响应远方的呼喊声,并赶过去帮忙。这个故事讲述的虽是一件小事,但却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整体风貌。由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地村民的纯朴和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弘扬的。从另一方面来看,这里连白天都有野兽出没,而徐霞客有时还要在夜里行走,这多么危险!我由衷地佩服他的勇气。不仅如此,有时,他也会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这往往会使他全身湿透,甚至生病。因为天气,他有时不得已推迟他的旅程。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他的热情。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抵崖下,则穹然巨洞,其门北向,其内陷空而下,甚宏。其人入汲于石隙间,随处而是,皆自洞顶淙淙散空下坠,土人少凿坯承之。水从洞左悬顶下者最盛,下有石台承之,台之侧,凿以贮汲者。洞从右下者最深,内可容数百人,而光阴不閟,然俱无旁隙别窍,若堵墙而成者也。”摘自《黔游日记二》。

文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喀斯特地貌中溶洞的特征:巨洞穹隆,从高空凹陷下去,最深可容纳数百人,明亮而不幽闭,石缝间有水渗出。这些描述生动而形象。溶洞只是一种地下的喀斯特地貌,而对于地表的喀斯特地貌,徐霞客也进行了考察,如“其山参差森列,下多卓锥拔笋之岫,粤西石山之发韧也。”句中所描述的是石芽的特征。徐霞客把这种地貌称为“石山地貌”。

《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2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读这本《徐霞客游记》,你会看见一位身着布衣、头戴草帽、肩扛行囊、手持木杖的行者行走在几百年前的祖国山河之上,历经艰难险阻、越过巍峨大山、渡过江川大泽,眼神坚毅地向前不停走去。

《徐霞客游记》是一本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由徐霞客在游历山水途中所记下的一篇篇日记整理而成。这本书中详细记载了徐霞客所游历的各处景物环境,范围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书中记述了很多古地名、古民族名和古代历史遗迹,同时也讲述了各地风景名胜和人情风物,一篇一篇的游记像是打开了穿梭之门,带人去各地体验游耍一番。为了使书更易理解,后人还在徐霞客原著中添有不少生僻字词的注释解说,更有与书中风景名胜相对应的插图,使读者身临其境,能更好地、全方位地去了解书中内容。

《徐霞客游记》创作时间在明朝后期,此时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已经渐渐衰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与之前士人钻研儒学典籍所不同的是,格物致知、重视实践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同样走在时代前面,摒弃功名利禄,冲破科举制度的罗网,毕生穿梭于山水之间,潜心研究中国地理科学,开拓了中国古代地理史上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

徐霞客的人生游历分为三个阶段:28岁之前是他的准备阶段,他将精力放在游历山水之上,对地理文化有所研究却并未留下游记;第二个阶段是从28岁到48岁,二十年日日月月跋山涉水,游览了诸多名山,但只留下了一篇游记;而他著作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游历的第三阶段完成的,大概是饱览胜景之后的怅然留恋,让他想要用一种方式将山水黛色留下,于是在身患重病的残年里仍坚持记录,才给后人留下来这样弥足珍贵的宝物。而这个宝物之所以珍贵,不仅是因为它自身的知识内涵丰富,更是因为徐霞客在它背后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用无数艰辛经历才酿出此作。在三十多年的旅行中,他孤身一人闯荡游历,大多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往往背着沉重的包袱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渺无人烟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数不清走了多少险路,而其中的危险可想而知。神农翻山越岭尝百草是神话,可徐霞客的一步一步都有着真实的印记,他勇敢而又执着,尝尽了旅途的尘土,最后因为患上足疾而不得不放弃。

在地理专业方面,《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凡成就。他在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游历考查之时,还详细研究了关于石灰岩地貌的问题,他也成为世界上对石灰岩研究的先驱。徐霞客还敢于挑战权威,纠正了文献记载中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正确指出河岸弯曲或岩岸近逼水流之处冲刷侵蚀厉害,河床坡度与侵蚀力的大小成正比等问题,对喷泉的发生和潜流作用的形成也有科学的解释。所谓实践出真知,徐霞客在他的辛苦跋涉旅行中细细钻研科学,书中也记录了不少生态品种,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在耕作种植方面作出了贡献。

虽说《徐霞客游记》为一本地理著作,但也是一本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作品,在文学形式方面具有开创性,有着许多独到之处。徐霞客在写景记事之中采用日记自我陈述的方式,让人觉得真实可感。另外,他常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与前人相比更为细致入微。徐霞客从小饱读诗书,词句的运用功底在此书中可见一斑,书中词汇丰富,不少新奇的比喻和描述让人眼前一亮。更可贵的是,他的游记就好比诗一般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往往在描述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流露出来给人启发。种种写作手段都让这本书体现出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现世也具有借鉴意义。

这本书在地理文学方面皆有所建树,但这些不仅仅是专业研究的需要,在现代这个浮躁的社会之中,它在人生启迪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着启发教育意义。当所有人都在汲汲于功名之时,徐生却越过千千山,万万水,安心沉浸于他的自然世界之中。他本出生于富庶之家,却能摒弃身外之物,仅着青衫布衣,草鞋箬笠,去追寻他的诗与远方。或许很多人都期待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想着周游世界闯荡一场,可是谁都不足百年前这位书生勇敢坚定,在交通极为不便的那个时代,仅凭着一双脚就去探索世界;谁也没有他执著坚持,三十余年,若没有那份一腔孤勇的热爱,骨子里的偏执坚守,怎么能孤身一人熬过漫漫艰难和孤独呢?我读着徐霞客笔下的文字,除了惊叹于绮丽山河的壮阔浩然之外,更感动于他闪耀着的精神光辉。只有仔细品读这本书,你才能完全明白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义,才能更深理解何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3

我读完《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后,我感觉它是一部用“脚”写成的千古奇书!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书是作者用脚“走”遍中国近二十个省的途中写的,所用的时间有三十多年,直到作者生命的结束。

作者徐霞客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祖上曾建了一座“万卷楼”来收藏书,这给了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可是徐霞客认为一个人要想写出好文章,达到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助的地步,除了破万卷书以外,还必须行万里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就这样,他的一生就在不停息地行走中开始了。在旅行中,他曾遇到过三十多次盗贼,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半途而废。他曾经在大雪封山的日子登上了天下第一山——黄山的峰顶,就连山上的和尚们也感到万分惊讶!他也曾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万里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而不是岷江……

徐霞客的一生都是在不停地跋涉中度过的,他的一生给我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惜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丢失了,现存的这部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这也没能影响《徐霞客游记》成为“古今游记之最”!

《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4

“饱经风霜三十年,踏遍祖国山水田”——《徐霞客游记》。

当我们游览石灰岩溶洞,看到奇彩夺目的石笋、石钟乳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的伟大功绩。是他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考察和研究,为地理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1607年,22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的考察旅行,从而开辟了系统地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新方向。地理考察的道路是和艰难的。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步行,经常要攀登悬崖峭壁,穿越激流险滩,顶着狂风暴雨,忍受饥饿寒冷,露宿山野丛林。这些困难都挡不住徐霞客,他不仅一天天、一年年坚持考察工作,而且无论每天的旅途多么艰苦,总要坚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心得记录下来。徐霞客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地理考察,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16个省和自治区(按现在行政区划),对各地的山脉、河流、动植物等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加以详细的记录,最后写成了二十卷的科学巨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裁写成的,是徐霞客毕生经历和心血的结晶,是一部对地理学的研究于发展极有价值的宝贵文献。通过阅读了解,徐霞客的整个写作过程,揭示出徐霞客之所以能在地理学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于他十分重视实践,他的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从而论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哲学原理。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徐霞客游记》不是在家中闭门造车写出的,而是通过多年的跋山涉水的实际考察形成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并最终通过实践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深入事物的内部,掌握事物的规律。因此,要认识某一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只有亲身参加变革这一对象的实践,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5

《徐霞客游记》是作者用30多年的旅行考察得来的真实红记录,内容十分丰富、广泛。它首先是一部地理著作,在作者笔下,祖国的锦绣河山和万千奇景被描绘得如诗如画、栩栩如生。他写静态,清新秀丽;写动态,千变万化;写水,或碧波荡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旷神怡;写山,或峻险幽奇,或巍峨雄壮,令人目不暇接;写洞,或玲珑剔透,或乳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如此写景,美不胜言!真挚的情感,细腻的刻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部书除了从地理知识方面开拓了我的视野,还从文学的角度让我沉迷其中。书中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非常精彩,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描写天台山山洞外的一句话:“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这段话把洞外石壁的高耸之奇写得气势非凡。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将“石笋”“青松紫蕊”等词写出了石头的形态。这段话语言清新朴素,精炼准确,把景色的美带给了读者……

在读书的时候,除了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书中的.情节与内容,我还喜欢从考察作者与写作背景方面来对书本作更加深入地了解。有时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创作故事更能吸引我的注意,也让我对作者本身有更深的了解,对书中的内容有更透彻的体会。在作者创作《徐霞客游记》时,当朝政治日益败坏,宦官、权臣操纵朝政,政治黑暗,人民反抗朝廷的事情不断发生,面临这种国事日非的形势,一些知识分子发出改革弊政的呼声。所以,从书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爱憎分明,一生不与贪污官吏为伍的高洁情操。他同情那些被迫害的东林党人,敢于与他们交友。他疾恶如仇、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怀让我对这样的作家和他的作品更为向往。

徐霞客在漫长的的旅途中,为了考察得更准确,大都徒步前行。常常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面临险阻,他都以坚强的斗志去克服。恶劣的生活条件与长期处于疲乏状态的身体都无法阻止他每天坚持记录旅途经历及心得体会,而正是这些长期困顿中的不辞劳苦才得以产出如此瑰丽的文化财富。徐霞客以其科学的态度和惊人的毅力,用敏锐的观察和生动的文笔写就这部享有盛名的传世之作——《徐霞客游记》。

今天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因为,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能够沿着徐霞客的足迹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希望有你,和我一样热爱阅读的人,怀揣着这份梦想与我一起同行。

《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6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年详细考址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介绍。

我曾从图书馆借阅过《徐霞客游记》来看,我觉得他就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虽说是地理著作,但在我看来,他的文学性更强,语言简练优美,生动而传神。比如说:“涧随山转,人随涧转”等。作者善于根据景物特点,遣词造句,喜用四字词,如“云散月朗,人意风光,泉声山色,攒峦夹翠”等等,往往成二二式结构,或上下匀对称,显得典雅而匀整,新奇而别致。

作者《游雁荡山日记浙江温州府》每天所记,各有中心,并根据不同的景物特色和任务活动情况,采用不同的笔法,详细生动,引人入胜。总之,作者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令人亲临其境。

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书本身的内容,因为其中是文言文,如果不静心下来读,根本读不懂,而翻译的白话文又太浅显,所以内容不太吸引我。

我佩服的是徐霞客能够用尽毕生的精力去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不畏艰险献身地理事业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像徐霞客一样——走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