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三项制度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矿井三项制度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矿井三项制度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

矿井三项制度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1

杨村矿资源匮乏,条件不如大矿,多年来“引不进、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严重束缚和制约着矿井的快速发展。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我们坚持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刻实践“不求最大,只求更好”的核心理念,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创新绩效分配模式,激活内部劳动力资源,为矿井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源动力。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营造推进矿井改革的良好氛围

在“三项制度”改革初期,虽然大多数职工都能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对于改革紧迫性的认识不足,仍然感觉改革步子大、速度快、势头猛,一时难以理解和承受。在有些干部职工的心目中,矿井还没有到不改不能生存的地步,对“三项制度”改革的政策只是盲目的顺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抓职工的思想教育、观念更新入手,切实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干部职工对推行“三项制度”改革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大力营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组织全矿干部职工全面学习贯彻上级一系列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政策。二是分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赴先进企业进行实地学习考察。三是以开展促“三转”、树“三观”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大讨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座谈、讨论的过程变成职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过程,进而把思想统一到“早改早受益、晚改就被动”的认识上来,为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矿井各方面改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立足创新,科学运作,努力形成加快矿井发展的新机制

我们坚持“多创效益是能人,真抓实干是好人,无所作为是庸人,违法乱纪是坏人”的衡量人才标准,立足自身实际,在学习借鉴先进企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进取的精神,着眼于营造公平竞争氛围,构建岗位竞争机制,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一)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

我们分别制订出台了《杨村煤矿劳动力资源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和《杨村煤矿管理人员动态考核实施意见》,在全矿干部职工中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在对职工考核方面,把劳动用工权下放到基层,基层单位可随时对达不到考核标准的职工,按照本单位职工总数4%的比例实行末位淘汰。由各单位领导、车间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等组成的民主评议小组负责对每位职工按工作业绩、技术水平、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8项内容进行百分制量化打分,打分最低者,进入矿教培中心转岗培训。培训期满一个月后,经考核合格者,可根据实际岗位需要,按照“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竞争上岗。转岗培训期间,培训人员1-3个月内执行每人每月600元的培训工资,4-6个月内执行每人每月500元的培训工资,6个月后仍未上岗的,由矿统一安置,既激发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又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活力。我们坚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仅20XX年就有178名职工转岗培训,形成了“淘汰—待岗—培训—提高—上岗”的流动机制,彻底破除了“一岗定终身”的僵化机制,使矿井待岗率始终保持在4左右,有效促进了职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对管理人员考核方面,变年度考核为季度动态考核,坚持以德、能、勤、绩四个方面11个要素为考评内容,区分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把每季度考核结果直接与下个季度、月度综合奖励挂钩,并作为年终末位淘汰的重要依据。20XX年年初,我们又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在考核方式上,把主管和分管领导评议、职工群众民主评议、部门、同事之间相互评议与平时工作业绩四个方面紧密结合,既提高了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又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在考核内容上,把考核重点由重结果向既重过程又重结果转变,由重学历等客观基础条件向重业务技能、工作质量和实绩转变,做到了“平时严考核,分配靠实绩”。全年分别对43名优秀管理人员进行了奖励,对21名人员进行了处罚。两年来,我们坚持先是不称职的被淘汰下岗,后是虽基本称职但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也被淘汰下岗,先后共有62名管理人员和21名中层干部被淘汰下岗或降职使用。一年一度的比例淘汰,给矿井每一个管理人员以挑战、考验、锻炼和压力,从而形成了“不改革、不提高、不发展就等于自我淘汰”和“无功便是过”的观念,在竞争中管理人员队伍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

(二)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我们大胆创新分配形式,坚持效益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以按劳分配为基础,淡化工资、奖金概念,实行规范化的经营责任制考核,不论是管理岗位还是生产岗位,均打破工资、奖金界限,实行捆绑浮动考核,建立了集浮动性、激励性、自主性于一体的分配新机制。对生产单位实行定额管理,以分计酬;辅助单位与一线挂钩,实行联产计酬;对生产辅助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职务工资制,考核方式与安全生产、质量效益等多项指标复合挂钩,支付方式与单位职工收入脱钩,做到封顶保底不保低,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对机关科室、后勤单位实行工资包干、自主绩效分配;对安全、质量监督和检查科室人员,工资与生产效益脱钩,只与安全、质量挂钩。新的分配制度彻底打破了分配差距不大、固定工资占大数的格局,20XX年,生产辅助单位管理人员最高收入达到4.8万元,最低收入为3.2万元。通过调整职工收入分配结构,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适当拉大收入差距,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使员工的劳动报酬与岗位职责、岗位贡献、岗位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合理拉开职工收入中基本工资部分与直接同贡献挂钩的浮动工资部分的比例,这种分配结构既容易被广大职工特别是工龄长的职工所接受,更体现了向实际能力和贡献倾斜的改革精神,使分配制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同时,针对大中专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制定了《杨村煤矿关于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工作的规定》,明确规定,全日制大学本科生见习期满后可直接上一般管理岗;全日制大学专科生见习期满后可上后备管理岗。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出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形成人尽其才的工作局面

人才是企业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大力培育“人人是才,人尽其才”的人才观,结合矿井自身实际,按照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研究制订了《杨村煤矿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对全矿所有管理岗位制定岗位工作标准、技能要求、上岗条件,符合条件的职工均可报名竞争。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唯资历。同时,进一步做好各级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工作,建立了在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高、德才兼备的职工中选拔培养后备管理人才的制度,在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适时鼓励他们竞争领导岗位。近年来,在竞聘上岗的中层管理人员中,有27名是从后备人才中产生的。在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约束下,形成了人尽其才的工作新局面,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三、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矿井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由于“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是自上而下推进的,改革从干部人事制度入手,不称职的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首先要下岗,一般职工有能力的也可以竞争管理岗位,这种改革的次序使职工容易理解和接受,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大大增强。通过近几年来的精心运作,切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是思想观念明显转变。经过几年不断深化、完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就业岗位靠竞争、管理人员上下靠业绩、收入分配多少靠贡献的新机制,形成了“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有为”的岗位观。职工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向上的意识,力争上游成为每个职工自觉的行动,真正从过去的“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使矿井充满了生机,始终保持着进取的精神和旺盛的活力。

二是职工素质明显提高。通过每年不断的末位淘汰和竞争上岗,对每一个干部职工都是一个极大的鞭策,促进每个人加紧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在竞争中不断攀登新的台阶,为矿井的改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是形成良好发展环境。矿井“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的强有力推动,促使领导干部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那些存有“等靠要”思想、观念落后、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管理者很快会被调整,而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管理者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督促、支持和激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展工作。

四是矿井经济效益增长。“三项制度”改革为矿井快速发展提供了源动力。20XX年,矿井生产煤炭125.06万吨,完成掘进进尺8286米,实现了产销平衡,销售收入2.79亿元,实现利润4560万元。截止到今年4月13日,已实现安全生产1061天。

矿井三项制度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2

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国有煤炭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的要求,xx能源新矿集团xx煤矿以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管理制度改革,真正形成了管理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经营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个百年xx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1.制定实施细则

干部“能上能下”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核心任务,是干部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关键所在。xx煤矿人事制度改革完全实行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在组织人员深入对标学习先进企业组织人员制度的基础上,充分结合xx煤矿实际制定了《xx煤矿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战略规划、组织人事和薪酬设计三个工作组,由矿主要领导牵头,经过矿班子成员反复讨论研究,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改革整体方案。矿长在全矿组织人员改革动员大会上对《方案》进行了全文解读。通过组织人事改革,构建完善管控体系,实现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人员结构、薪酬设计“四个优化”,建立市场、用人“两个机制”,提高执行、服务“两个意识”,着力解决目前组织机构中存在的职能交叉、效率低下、权责不对等问题,逐步构建起精干高效、适应集团战略管控和产业发展要求、权责利相统一的服务型组织职能。

此次人事改革共分7个步骤:第一步,根据集团公司规定确定各层级人员任职年龄界限;第二步,确定单位及单位正、副职职数设定,分离合并部分机构和人员;第三步,组织部门正副职竞聘、竞选工作;第四步,明确单位及机关部室职责划分,完善流程设计;第五步,制定相关支持性文件;第六步,结合运行情况,由专业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改革方案研究定岗定编定员的具体意见;第七步,完善薪酬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制定薪酬管理办法。

2.创新机构设置模式,调整优化组织架构

(1)实行“以科带区、以区带科”的“大工区”制,构建职能综合、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通过此项举措,不但精减了机关部室个数及人数,更是将机关部室管理职能及人员与工区职能相合并,有效提高了执行力与工作效率。

(2)实行“一个部室、多个牌子”形式的“大部室”制,构建一专多能、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交叉任职的管理体系。成立“三部两室”,即生产技术部、党群工作部、经营管理部和生产调度室、综合办公室。这种管理体系不但精减了机关部室个数及人数,更是进一步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3)实行“大项目部”制,积极推进“专业化、区域化”整合。以“专业划分合理、职责界定清晰、作业流程规范、管理规模适度”为原则,将原工区进行合并。通过此项措施,不仅可以精减基层机构个数和管理人员职数,还可以实施区域性作业管理,合理集中生产,降低管理成本。

(4)优化机关部室职能,下放部分管理职能。按照职能相近、业务相同的原则,对原机关科室进行合并。对部分具体工作职能划归生产单位,将人员分流至基层单位,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各项业务管理流程。

(5)合理确定上岗方式,确保实现平稳过渡。组织任用。为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新老机构实现平稳过渡,xx煤矿采用组织任用的方式对新成立的机关部室和基层单位正职人选进行确定,并严格按照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集体讨论等程序进行。竞聘上岗。对于基层单位副职岗位的选聘,xx煤矿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原则,积极推行“职级档案化、岗位契约化”管理,各专业科学制定竞聘上岗办法,公开岗位任职资格条件,严格执行竞聘程序。各分管矿领导牵头,矿纪委监察科、组织干部科等部门人员全程监督,做到有章可循、程序规范、步骤严密,确保优秀的管理人才得到使用,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兼职任用。对于机关部室、基层单位正职人选无法通过组织任用、竞聘上岗确定的,实行“矿领导、副总师”兼职制。双向选择。xx煤矿根据劳动用工改革文件精神,将组织人事制度改革与劳动用工改革同步进行,针对机关部室人员下发模拟调查问卷,了解其意愿动向。新选聘出的机关部室正、副职,根据机关部室人员调查问卷意愿及科室日常考核等情况,在整合科室中进行双向选择聘用。

二、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健全员工能进能出机制

1.建立员工“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

企业的用工制度直接关系到经营机制的完善和企业活力。在劳动用工上,xx煤矿对标同行先进,积极推进市场化用工,依法建立以合同契约化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优化企业用工结构,规范用工形式,畅通进出渠道,形成正常流动机制。推行以劳动合同制用工为主、以劳务派遣用工为辅的用工形式,合理控制人员总量,建立适合各类人才的发展通道,全面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制度,多渠道安置分流人员,以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2.制定企业劳动用工中长期规划

为做好劳动用工改革工作,xx煤矿动员职工开展人力资源的统计盘点工作,全面掌握员工队伍现状,摸清企业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急需人才的数量及分布,分类统计直接生产类、辅助类、服务类的人员比例,为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打开员工退出通道,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违反劳动纪律、工作敬业度不够、业绩贡献不大、素质能力不能胜任的员工,依法按照劳动合同给予正常解聘,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营造“能进能出”的管理氛围,促进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努力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能够切实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劳动用工机制。

3.分步实施劳动用工改革

(1)制定实施方案

xx煤矿根据集团公司劳动用工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按照相关程序研究劳动用工改革方案,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xx煤矿劳动用工改革实施方案》。

(2)广泛宣传

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xx煤矿运用宣传单、宣传栏、内部网络及电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动用工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多次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安排专门人员对相关政策进行宣讲,并针对职工的疑问现场答疑解惑,使广大职工了解、熟悉、掌握改革的相关政策,让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劳动用工改革工作中来,为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加强领导,有序推进

为有效落实《方案》,推进劳动用工改革工作稳步实施,促进企业改革脱困、转型发展,xx煤矿成立了劳动用工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小组各负其责,相互沟通协调,并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及防范预案,为全面做好劳动用工改革工作奠定基础。

(4)加强基础资料核实,确保相关数据准确

组织相关人员专门负责对全矿人员档案资料进行查询,对人员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及工作经历等相关情况进行逐一核实,以确保相关数据准确。

(5)科学组织,做好员工协议签订及离岗工作

xx煤矿根据实际情况,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组织各单位做好员工离岗方式选择工作,并组织员工根据个人自身条件和意愿自主选择安置方式,由矿改革小组对员工安置方式选择情况进行审核。对审核无误的单位,组织员工集中进行相关协议的签订,并严格按照协议规定办理好员工离岗,确保劳动用工改革顺利完成。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能增能减机制

1.转换工资结构,实行岗位工资制

收入“能增能减”是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激发创造性的动力所在。xx煤矿改革工资分配管理制度,实行岗位工资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实现工资升降灵活。建立完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坚持市场导向、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与岗位业绩挂钩,分配向重点、关键岗位和一线艰苦岗位倾斜,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与增长机制,调整企业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切实解决该高不高该低不低的问题。

2.建立全员业绩考核体系

xx煤矿针对内部单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全员业绩考核体系。矿井生产一线各项目部和地面生产单位以内部市场化结算为基础,推行六级市场逐级考核机制,建立“xx”全面市场化考核系统;机关科室内部推行岗位绩效结构工资考核,矿副总以上领导及各单位负责人按照全员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实行月度业绩考核。

全员业绩考核系统实行数据联动。按照全员指标体系设计,从主管部门中收集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让考核部门运行第一手资料完成考核,有效保证考核数据的准确性。

总之,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xx煤矿通过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将职工的责、权、利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