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全解

什么是流动人员档案呢?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全解,欢迎阅读!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全解

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主要有哪些作用?

1、招聘和录用。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应聘人员的学历、经历、奖惩等各类背景信息,辅助企业做好员工的招聘录用。

2、选拔和使用。帮助用人单位了解员工在教育培训、工作经历、业绩考核、职称评定、奖惩等方面的信息。

3、政审和考察。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存档人员录用(聘用)考察、因公出国(境)政审,为部队提供存档人参军政审,为党组织提供入党政审等。

4、协助办理社保和退休。办理社会保险过程时,通常通过查阅人事档案来核实视同缴费年限等情况。

5、出具相关证明。发挥人事档案材料凭证、依据和参考作用,依据记载为存档人员出具相关证明。

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内容、程序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包括:档案的接收和转递、档案材料收集鉴别和归档、档案整理与保管、档案查(借)阅、出证;为相关单位提供政审(考察)服务、存档人员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等六个方面。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和转递

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范围

(1)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的档案;

(2)辞职、辞退、取消录(聘)用或被开除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档案;

(3)与企事业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关系人员的档案;

(4)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中专毕业生的档案;

(5)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境)人员的档案;

(6)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档案(后加);(注:根据人社部发[2014]90号文件)

(7)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

(8)其他实行社会管理人员的档案;

2、接收档案的程序

(1)存档人员可向其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个人或单位名义提出委托管理人事档案的申请,并根据所办业务需要,提供如下相关材料:

1.1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辞职、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原件(留存复印件)、就业手续(劳动合同书、聘用合同书、就业协议书)、同意调出的商调函。

1.2 单位营业执照副本(或单位身份证明材料,留存复印件)、机构代码证(留存复印件)、单位委托存档介绍信、单位与委托存档人员劳动(聘用)关系证明。

(2)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审核后开具调档函或商调函。

2.1可以直接调取档案的,直接向原档案管理单位开具调档函。

2.2需要先调取档案审档才能决定是否调档的,向原档案管理单位开具商调函调档,同意后再调取档案。

2.3跨地区调转档案的,由转出地与转入地县以上(含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对口调转。若区内调转,可由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档案转出

单位之间直接调转。

(3)审核档案材料

3.1原存档单位转来的档案,必须在档案袋封口处密封盖章。

3.2档案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完整齐全。如实反映存档人员的出生日期、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职务任免、职称评审、奖励处罚、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个别无法补齐材料的,应由存档本人签字注明。

(4)档案检查合格后,由存档人填写存档人员登记表。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

1、档案转出的手续

办理调档手续,本人或存档单位须提供以下相关材料:

(1)本人身份证、档案保管手续、委托存档单位同意调出的证明信。

(2)调档函。其中:区内跨地区调转的由调入地县以上(含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调档函;办理保险、失业、退休调档的.,由该办理部门出具调档函;考取公务员或被国有企、事业单位录(聘)用的,由录取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具调档函;

考取研究生调档的,由录取学校出具调档函或凭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转档;应征入伍的,提交入伍通知书或武装部门出具的调档函;非国有单位应由委托管理其人事档案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调档函。

(3)委托他人代办,还需持有存档本人签字的委托书,存档凭证、委托人和经办人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

2、转出档案的要求和程序

(1)转出的档案应完整齐全,全部材料一次性转出。

(2)跨地区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由现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的,流动人员离职后应及时申请转往户籍所在地或新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3)填写存档经历,盖章后装入本人档案。

(4)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开具档案转递单。 档案密封盖章后通过机要邮寄或交由办理调转人员转递。

(5)接收单位收到档案后及时将“档案回执”寄回原档案管理机构。如调出一个月后没有收到回执,原档案管理机构应查询确认对方是否收到档案。

要求:规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和转递。

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不得拒收符合存放政策以及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转来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的档案应真实、准确、完整、规范,如实反映存档人员的出生日期、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职务任免、职称评审、奖励处罚、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要加强与存档人员本人、工作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收集有关材料,建立规范的收集、鉴别、整理、归档机制。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1.档案材料的收集

(1)收集内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内容,要以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中组发〔2009〕12号)的收集内容为准。

包括履历材料;自传材料 ;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 ;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反映科研技术水平的材料;职业(任职)资格材料; 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 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 ;政审材料 ;更改(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 ;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表彰奖励材料;涉纪涉法材料 ;招录、聘用材料;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辞职、辞退、罢免材料; 工资、待遇材料;出国(境)材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材料;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治丧材料;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其他材料共25类。

(2)收集要求。要定期收集新形成的材料,及时充实档案内容。对长期未补充材料的档案,要建立登记制度,主动与存档人员或其所在单位联系,督促其补充材料。

(3)材料要求:

3.1归档材料应为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材料内容应完整齐备、规范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并有承办单位或个人署名及形成材料的日期。归档材料规定由单位审查盖章的,应有单位盖章。

3.2归档材料应使用16开型或国际标准A4型的公文用纸,材料左边应当留有20—25毫米装订边。

3.3归档材料的字迹材料应当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3.4归档材料应为原件(电传材料需复印后归档)。特殊情况存入复印件的,应由原件保管单位注明并加盖公章。一般不得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

(4)归档要求。材料形成后,要及时送交档案管理部门归档。转递过程中应严密包封并加盖密封章。对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登记后归入档案;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通知材料形成单位补送或补办手续。

2、档案材料的整理

整理的要求: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应按照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要求来整理档案。

材料分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

第三类: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第四类:学历、学位、培训、专业技术情况等材料;

第五类:政审材料;

第六类:加入党、团组织材料;

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

第八类:处分材料;

第九类:录(聘)用、调动、任免、转业、退(离)休、辞职辞退、工资、福利待遇、各种代表会议和出国(境)审查材料;

第十类:其他可供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