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中的领导艺术-访著名学者赵玉平论文

记者 :赵教授,您好!您经常倡导向古人学习管理的思想和智慧,作为一个常年与古人“打交道”的学者,最初是怎样将管理引入了对历史的研究中?

古人智慧中的领导艺术-访著名学者赵玉平论文

赵玉平 :我的专业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以管理为主,研究人在一起做事的规律和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西方的案例不足以代表中国人的行为特征,而中国古人的故事特别有意思,规律特征特别明显。可以说,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文明史当中,从庞大帝国的管理,跨洲远征,到浩大宏伟工程的组织实施,无一不体现着管理的思想和智慧。这些思想和智慧,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等待我们去传承和发扬。于是我想到用管理学的眼光来解读曹操、诸葛亮、司马懿等历史人物的成功故事,用管理学、心理学的方法揭示历史人物成功的必然和规律。最终,我的关注点还是人本身。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背后,我更关注一个人的心灵史。因为我相信,一切管理都应该来自人、通过人、为了人。纵观历史,那些伟大的成功说到底都是人的成功,而那些重大的'失败也都是人的失败。所以,分析人心、人性、人际关系也是管理学研究的主题所在。

记者 :您的新书《刘备的谋略》畅谈刘备的用人之道,这是否意味着刘备的智慧就是善用人?您为什么弃“智慧”而用“谋略”?

赵玉平 :我认为谋略很重要,古今中外都离不开。说大了,诺曼底登陆需要有谋略,打败日本鬼子需要有谋略 ;说小了,买东西、找工作,包括教育孩子都需要谋略。刘备的谋略,就是管理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领导艺术。

刘备的资源少,起点低,更多时候是借着刘皇叔的空帽子借兵打仗,但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在于他的合作精神,从最初的桃园三结义,到联合孙权抗击曹操,都是这一体现。刘备能成大事的关键,在于他寻求合作的时候,总是先成全别人,然后别人才心甘情愿地去帮助他。比如他帮陶谦守徐州,带了一万多杂牌军就敢正面截击曹操,虽然最后打了败仗,却赢得了陶谦的信任。他懂得事业做小靠自己,事业做大靠大家的真谛。

记者 :古镜今鉴,刘备堪称“一把手”领导艺术古人智慧中的领导艺术的楷模。您能概括一下,什么是领导艺术?

赵玉平 :我举一个例子。鲁国的单父县缺少县长,国君请孔子推荐一个学生,孔子就推荐了巫马期。他上任后工作十分努力,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一年下来,单父县大治。不过,巫马期却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了。于是孔子推荐了另一个学生宓子贱。宓子贱在官署后院建了一个琴台,终日鸣琴,身不下堂,日子过得很滋润。一年下来,单父县大治。后来,巫马期诚恳地和宓子贱交流工作心得,子贱说 :“我们的差别不在身体,而在于工作方法。你做工作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可是事业那么大、事情那么多,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努力的结果只能是勉强支撑,最终伤害自己的身体 ;而我用的方法是调动能人给自己做工作,事业越大,可调动的人就越多;调动的能人越多,事业就越大,于是工作越做越轻松。”

宓子贱和巫马期的对话揭示了领导艺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领导者要通过别人完成任务,领导的核心工作不是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而是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人心的技巧在诸多能力要素中应该是最重要的。

记者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安排工作给下属,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有些人工作能力不强,有些人工作不主动,有些人不按领导要求做事……这个时候,领导既不能临阵换将,也不能自己上阵,怎么办?

赵玉平 :这种情况是最考验一个人的心胸的。每一个领导者都应该学会接受一个不完全满意的结果,学会安排不完全满意的下属去做事情。明知道下属会犯错误,甚至连什么样的具体错误都能预见到,还是让下属去做,锻炼下属,培养下属,容许下属犯错误,让下属在犯错误中成长,不断改进工作。

如果一个领导者无法忍受这个局面,就有可能让下属靠边站,自己去做。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事业这么大,工作内容这么多,靠自己的力量怎么可能做完呢?有一件事情你能做得好,那叫合格 ;有十件事情你能做得好,那叫优秀;有五十件事情你能都做好,那叫卓越;有一百件事情,你还想努力把它们都做好,那就叫找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精力和体力更是有限的。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一定要调动别人去干。搭平台、给机会、鼓干劲,让大家一起为设定的目标而奋斗。所以,要用心胸去用人,去容人。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记者 :如果一名领导新官上任,恰好面对一群不信服他的下属,那他该怎么开展工作?

赵玉平 :新任领导没有威信是个大问题。很多时候,下属执行不到位,做事情敷衍拖沓都是由于上级领导缺乏足够的威信造成的。所以,这种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运用管理的智慧,树立权威征服众人,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要树立威风,最高效率的手段就是通过处理一个典型来镇服众人。那么这个典型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齐国的大军事家司马穰苴军法斩杀迟到的齐王宠臣庄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这个人一定是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我们不妨把这个例子放大来考虑。假如有个新来的领导要给一群大象当头领,为了震慑这些大家伙,这位新领导在大象面前把蚂蚁狠狠地捻死了。这样不但不会起到震慑效果,大象还会嘲笑他的软弱。相反,如果给一群蚂蚁当头领,上来就当众捻死了一头大象,那么蚂蚁一定会格外信服领导的威严。所以,如果想取得管理的效果,就要运用好罚“上”立威的策略。

威信,有威还要有信。如何树立信用呢?秦国的商鞅变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商鞅开展变法的时候,担心老百姓对法令没有足够的信任,就让人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的木杆,公告说如果有人能把木杆移动到北门就给予十金的奖励。后来有个人把木杆移动到了北门,真的当场就得到了奖励,于是大家对商鞅信心大增,对他提出的主张、下达的指令都格外信服。这个策略叫作赏“小”取信。

还有重要的一点,领导者要掌握好民主与集权的平衡。把权力完全放下去,下级就会各自为政,只考虑局部不考虑整体,组织的效率就会降低 ;权力完全集中起来,决策速度快了,力量更集中了,但是不能调动下级的积极性,而且没有了集体智慧的支持,决策容易出现偏差。所以这一收一放之间,有一个度,体现着领导的眼光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