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渗透

导语:小学美术中的情感教学不仅包括学习情感也包括生活情感。教师可以让每一组学生进行自我推荐,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工作,让学生满足自我需要,获得成功感和被需要感。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渗透

小学阶段中的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机械性,不利于学生情感激发。小学美术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对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法的应用较少,特别是面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时,教育者会不自觉的采用流程化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目的。但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反而让美术教学不具备活力。要让小学美术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教育者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

1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1.1美术教师做好前期工作

1.1.1重视教案的作用:由于小学美术文字内容较少,部分教育者认为教案对于美术学科来说没有必要,不重视教案的编写。这种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减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学习积极性。教师不重视教案,可能会偏离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讲解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是离散的、不规律的。优秀的课堂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情感目标,进行课外知识拓展,让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创造美的能力。

1.1.2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主观臆断,忽视学生的需要,布置固定的框架型内容,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人美版一年级《手型的联想》一课时,笔者就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创造学生喜爱的作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1.1.3美术教师重视教学法的使用:在美术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观察法,但教育者也要根据实际采取其它的方法,例如协作学习法、训练和实践法等。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激发学习情感。

2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

2.1在教材内容方面进行情感教学:美术教材一般有两种形式:欣赏和创作。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情感引导。例如,在进行《材质的美》讲解时,笔者让学生从发现和欣赏美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者展示不同材质的教具,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法比较这些教具,发现不同材质的美。通过这堂课的进行,让学生明白:对材料进行设计,可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要怀着欣赏的目光看待生活,学会热爱生活。在进行创作课程《植物写生》时,笔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选择学校中的植物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茎、叶等部分,并要求学生把选择的植物描绘在绘画本上。笔者没有要求学生临摹绘画作品,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自主创作。由于这种创作是学生主动进行的,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在创作过程中激发情感,对于线条的掌握更精准。在进行这堂课之后,学生对于生命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自然也产生了由衷的热爱。

2.2在学习态度方面进行情感教学: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绘画时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对于现实的刻画不够严谨,认为作品和物体大致相同就可以了,不用较真。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美术绘画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添加情感。要想让学生体会到绘画的成就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引导。还是以《植物写生》为例,这堂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线条和事物明暗的联系。有些学生不注重观察,绘画过程随意添加线条,在绘画植物的茎时线条过粗,导致整株植物的'比例不协调。有一位学生就出现了这个问题,而且这位同学的画本被这一株植物占满了,没有留白,给人以死气沉沉的感觉,没有体现出植物的灵动美。为了让学生明白布局和线条粗细的魅力,笔者采用充满童趣的话语和学生进行对话。“哎呀,我要减肥了,你看看我的腰有这么粗,我又长得这样大,没人和我玩了。”学生听我与他玩笑,马上懂得植物的茎过粗,开始更改,但还是没理解留白的作用。这时笔者采取较为直接的方式引导。“你认为植物的大小合适么?植物也是有朋友的,你的植物太大,朋友没有去处了。”这种较为直白的方式也很适合小学生。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在交流中进行情感教学: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一点可以采取小组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可以让每一组学生进行自我推荐,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工作,让学生满足自我需要,获得成功感和被需要感。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结语

小学美术中的情感教学不仅包括学习情感也包括生活情感。教师要注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建立和提高,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学习美术时,让学生领略到美术的魅力,进行灵魂的交流与碰撞,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昕.论美术课堂中的情感教育[J],华章,2010(07)

[2]刘兴胜.浅谈小学生的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