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综合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试索

 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总结近三年来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的基础上,以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推行的综合技能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应采用的措施和方法,并对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软件工程综合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试索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迅速普及,一种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兴起,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认为 隋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活动的四大要素,强调学生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采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软件工程类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1 以“教”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软件工程的专业课基本上都开设有各自的实验课,这些实验课内容与理论课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教师通过将理论教学内容拿到实验中进行验证,把教学内容和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状况往往造成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对实验课投入的精力较少。因此这种被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反而由于被动的和束缚性的学习定位,构筑起一堵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壁垒。这些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实质原因就在于以“教”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改变旧的实践教学模式。

2.2 以“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以“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为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它强调学习者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与这一倾向相适应,在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具体变化: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外部信息序列(教材内容)的组织设计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活动设计;从关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到关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等等。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理论进行推导及抽象概念、原理的记忆、复述和实践验证、简单应用。教师一般在教学之初先讲解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实验,尝试去解答有关的问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过程,必须先学了,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本质上知识和理论的产生首先是从实践中总结、升华来的。我们在“综合技能实践”的教改中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采用相反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要在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中体现“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教改思路,主要应考虑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实践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专业技能。所谓的“真实任务”就是要达到:1)选择的实践项目满足学生需要,对学生而言具有意义;2 项目内容具有内在价值,反映问题的专业性和科学逻辑;3)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存在或形成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需要寻找信息来解决才能完成任务。

二、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能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学习环境的构建要考虑以下4个方面的因素:1)情境要素,要建立利于学生理解和意义建构,并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相连接的外部场景,该场景也是活动的意向与问题嵌入其问的实践环境;2)采用适当的研究工具要素/认知工具;3)提供适当的资源要素;4)要有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三、在实践教学指导方式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作为协助,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四、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对个人的学习评价,采用在实践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最终的总结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自主学习能力;2)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一般将实践环节分为三个部分:课程实验、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我院的专业实践是为了训练软件工程类专业学生的项目研发能力,以问题或项目驱动的自主选题和设计的单列学分实践课程。专业实践由综合技能实践、系统设计与实现I、系统设计与实现II、专业实践 4个层次构成。其中,综合技能实践安排在第三学期,是所有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环节。该课程主要进行技能性、综合性的专业实践,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实践打好基础,在综合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针对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在综合技能实践的教学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一是关于学习环境的构建,学习环境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是学习的外因;二是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则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认知主体即学习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是学习的内因。通过两部分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