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诺丁斯关心德育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下面是一篇由本站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诺丁斯关心德育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的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试析诺丁斯关心德育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论文摘要:关心德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对美国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西方世界受到了普遍关注,内尔・诺丁斯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对关心德育理论的核心概念、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论文关键词:关心;德育理论;学校德育

关心德育理论是由美国诺丁斯提出并建立的,她将关心伦理学应用于教育领域,围绕“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这个主题,对教育的整个领域的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主张,如重视德育整体教育、强调学生生命差异、关注师生关系对学生关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等。由此,她建立了关心教育理论。关心教育理论是以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主要目的;以关心主导学校课程;以“榜样、对话、实践、认可”为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这种以关心为主题的德育理论对我国的学校德育的实践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诺丁斯关心道德教育理论概述

(一)“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的释义

诺丁斯认为,关心是一种观点和态度,它由记忆、情感、能力等多种心理成分构成,并且使各种成分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诺丁斯提出,“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1]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中,诺丁斯批判了人们长期以来所信奉的教育理念,她论述了一种新的道德教育理论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关心道德教育理论,并提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她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重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关心:关心自我、关心最亲近的人,关心所有与自己有关的或没有关系的人,关心非人类的生命,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环境,关心意识形态的知识。[1]她想通过构建的关心德育理论在培养学生如何真正“爱”人的同时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使得他们成为“关心型”的人。

(二)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的个体生命和主体感受予以尊重和关注

诺丁斯认为,教育者不应该从教育大纲或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出发约束或拔高学生,相反,教育者应该走进千差万别的学生的生命世界,要时刻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在知识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基于多元智能、各异的兴趣和知识背景对学习材料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层次的理解。诺丁斯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关心始于他(她)的关心行为,完成于学生的被关心感受。当我们进行关心时,应该考虑到他人的观点、他人的需要以及他人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的关心行为应该与他人的需要、愿望及其在特定情景中的客观因素相关联。诺丁斯关心德育理论体现了一种平等、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

2.主张创建连续、协作的关心环境

诺丁斯认为关心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教育中的关心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学校应该把自身变成一个更开放的地方,家长和社区的其他成员都可以在教师的邀请下自由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这样可以促进关心的互动。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在学校的稳定性,是一种归属感,建立一个能持续经营关心气氛的教育环境。诺丁斯认为,要把关心德育看作社区性的事业,要获得全社会的人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只有当学校、家庭、社区协作起来,教师、家长和其它社区成员协作起来,并把关心作为首要目标时,关心德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培养出关心的人,才能建立一个关心的环境氛围。

3.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

诺丁斯认为,教育体现在教师与被关心者的关系中。在这一关系中,教师并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实施关心的原则和方法,而应以自身的行为展示如何关心,让学生感受到“关心”的内涵。“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2]在我们现行的德育中,学生常会感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与他们所践行的并不一致,这种言行不一的情况非但无法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反而会在无形中起到反作用,让学生抵触德育或是阳奉阴违地践行。有效德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是通过“行”道德而不是“讲”道德来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榜样作用与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学会如何接受和给予关怀要比抽象的灌输和说教有用得多。[3]

二、诺丁斯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的局限性

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尚处于发展中,关心德育理论主要关注了被关心者对关心关系的构成性贡献,这种认识相对于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被动接受者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代表了一种平等、尊重学生的教育理论。但是,只强调被关心者对“关心”的承认还是不够的,还应达到让被关心者愿意接纳的水平,才能保证这样的关心是被理解的和道德的,否则依然会有诸如“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存在,依然不能彻底解决道德教育中的强制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批判地吸收诺丁斯的关心德育理论中优秀思想,来加强我国学校德育的建设。诺丁斯关心德育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施起来困难,现行教育制度不允许

诺丁斯关心德育理论主张围绕关心主题对整个教育领域进行改革,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师生关系、教师培养、学制、学校规则等各方面提出了有建设性的主张。然而,这些变革听起来容易,真正实施却很难,所需的课程变化就更加困难。关心主题很难正式纳入正规课程,不是学生不需要,也不是教师没有注意到,而是现行的过于注重科技知识的教育使其无法立足,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更加注重智育轻德育,即使在逐渐践行德育的过程中真正纳入关心主题还比较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性对学生也产生重要影响,这都影响着关心德育的贯彻实施。

(二)不可能在德育中独挡一面

一方面,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是以女性关心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在道德判断上,更多考虑地是爱和关怀,依靠道德直觉。但是,男性倾向的公正伦理强调公正原则和个人权利,在处理问题时从普遍抽象的道德原则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这在学生的品德构建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教化的本意并非坏事,它可以通过灌输真、善、美的'知识与信念来建立人的理性素养并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就我国而言,人口众多,能否关心过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教很多学生,把关心纳入德育体系固然是好事,但是在践行关心的时候,这种关心如何分配?以什么样的标准分配?如果按照老师喜好关心同学,势必会使另一部分没有被关心到的同学感觉被孤立和不平等,从而导致学生厌倦学习等新的问题出现。当老师想达到平等关心同学的时候,面对很多同学能否关心过来?因此,在我国目前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实施以关心为主题的德育在关心的分配问题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诺丁斯关心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