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经营之道

试析大学经营之道


  [论文摘要]1965年建校的英国华威大学在2010年迎来了自己45周岁的生日。在这短短的45年闻,华威迅速地从“七姊妹学校”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探究华威大学的成长道路,总结其快速崛起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大学自身的建设,为中国大学经营模式提供借鉴与反思,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论文关键词]大学经营 华威道路 企业家精神 启示
  
  对于一所大学的成长来说,45年是一段十分短暂的时间,但是1965年建立的英国华威大学却正是在这段不算长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所享誉世界的研究型大学。根据《泰晤士报》2010年最新英国大学排名,华威大学位列第六;在2009和2010年《卫报》英国大学排名中华威大学连续两年稳居第四。是什么成就了华威?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试图寻找“华威道路”,揭开其成功的面纱,为中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努力提供借鉴与反思。
  
  一、华威大学的历史印记
  
  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罗宾斯报告》的发表为标志,英国人开始对自己战前的高等教育进行反思,面对战后新的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他们深刻认识到,如果要想占据世界强国的位置就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罗宾斯报告》发表后,英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迅速扩充时期。华威大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同时期的大学还有苏萨克斯、约克、兰开斯特、埃塞克斯、东英吉利和肯特,史称“七姊妹学校”。这七所大学成为当时“一个独特的现象:在未开垦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全副武装,能同时授予学士学位和研究生学位,课程从零开始设计,有全新的校舍,能按它们所选择的形象进行建设的仅有的大学”。华威大学创建以后,其首位副校长巴特沃斯提出了“教学和学习要以研究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并且积极发展同工业界和社区的亲密关系。虽然这些做法受到当时某些保守人士的指责,称华威是一所“商业大学”。但是,巴特沃斯坚守己见,致力于将华威建成一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适应时代需要的”研究型大学。因此,办学初期的华威,就为自己20世纪80年代的转型奠定了基础。相对于英国老牌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华威身上显现更多的是年轻、活力与不拘一格。即使与同时代的其他六所学校相比,华威也曾被称为“最缺乏整体规划的学校”。但也许正是因为华威所谓的“缺乏整体规划”才能解释下列这组数据:在2010年《泰晤土报》的英国大学排名TOPl00中,华威排名第6,而其他6所大学分别排名为约克11、兰开斯特23、东英吉利28、苏萨克斯35、肯特39、埃塞克斯43。
  
  二、华威道路——大学成功崛起的经验总结
  
  按照伯顿·克拉克对于大学从组织上进行创业转型途径的解读,可以将“华威道路”概括为: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一个拓宽的发展外围、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和一个一体化的创业文化。即领导者、经费、学术与文化交织的密闭网络,简言之就是——大学转型的经营理念及理念支撑下的实践。谈及华威的经营理念,可以浓缩为华威道路的核心部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指强调机遇、注重全局与领导力的思维、判断与行为的方式。企业家精神追求价值创造、价值提升、价值实现和价值更新,其核心是创造、捕捉利润机会和甘于承担风险。同时企业家精神又是一种在别人只看到无序、冲突和混乱的地方捕捉机会的能力。这是从企业家精神的本源——经济学视角下进行的解读。但是企业家精神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也可以代表社会学或其他领域的某些思想。华威大学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指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能够运用发展的眼光进行非传统选择的大学经营之道。
  
  (一) 办学目标——超常规、高定位、敢冒险、勇为先
  办学之初,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希望像华威这样的大学不要一味追求规模巨大、学科齐全,也不要一味按照既有学科进行设计,而是尽可能地走跨学科发展的方向;在教学科研上,不要走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之路;在学校优先发展的清单上,学术研究置于较低位置,最好参照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要向以教学特别是本科生教学为主要目标的方向发展。但是华威从最初就将“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办学价值观,向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看齐,之后更有格里菲斯副校长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华威定位于“走规模不断拓展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之路”,这些都是在向拨款委员会的“圣旨”挑战。同时,也正是这些大学校长们远见卓识的办学理念,才让华威大学脱颖而出,迅速崛起。假设当初的华威如果遵循了大学拨款委员会的指示(毕竟这些指示在现在看来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那么华威在几十年之后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会发展成为众多社区学校中的一个吧。然而,问题在于对某一特定时期的大学而言,是否有一个“唯一科学的定位”,即一个大学在一定时期内是否只有朝某个方向发展才有出路,而背道而驰就意味着死路一条?另一个问题是,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是否可以简单划分为正确与不正确。?华威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回答。没有历史积淀的大学是否就意味着没有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础?在遵循流行观念的时候,似乎很少有哪一所大学去认真推敲这一经验式的大学办学观念的内在逻辑,这也许是制约大学能够像企业一样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一方面,华威大学的启示在于,大学究竟应向哪种类型发展,只是一个目标定位问题。一所大学要想求得大发展,首先就必须有勇气、有自信、有冒险精神地为自己确立一个高目标,在这一点上,大学与企业并无二致,只有高目标才能把大学引向高水平,在发展的道路上,无论是老牌大学还是年轻大学、高水平大学还是一般大学,机会是平等的,关键在于大学的办学者敢不敢超越自己。例如在华威之前,英国高等教育界坚持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研究生教育,整个英国没有一个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然而华威敢为人先,第一个打破僵局,模仿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建立了英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在英国其他大学还将学生培养方案定位于本科生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为辅的时候,华威就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事实证明,这也是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 价值导向——突破禁忌、产学合作、守本兼容
  如果说前15年是华威道路的萌芽阶段,那么之后的15年则是华威完成自身道路转型与发展的阶段。1973年是英国教育的转折点,20世纪60年代的高等教育扩张已经成为历史,经济危机以及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使高等教育进入了调整和收缩时代。1979年撒切尔领导的保守党派开始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