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消极情绪的成因及对策

一、课堂消极情绪的成因分析

论课堂消极情绪的成因及对策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两个动态因素,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课堂情绪产生于两者的作用之中,因此,课堂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也应是来自教师和学生两方面。

(一)教师方面

1.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由,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对象的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与组织,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环节组成。在这其中哪个环节考虑的不周到,都将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情绪。

首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如采用“ 知道”、“ 理解”、“ 掌握”等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学生由于不能理解目标的具体导向,不清楚应该学习的内容,因而感到紧张,焦虑。

其次,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必须建立在分析教学对象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如忽视了对学生起始能力的分析,教学内容则会脱离实际,或将起点定的过高,使教学脱离了大多数学生实际,让学生心理压力过重,担心完不成任务,造成过度焦虑;或将学习起点定的过低,而低估了学生已具备的基础,在不必要的教学活动中浪费时间,学生感到没有兴趣,产生厌烦情绪。

再次,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千篇一律的选择同一种教学方法,或采用的方法不当,同样会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致使注意力转移。

最后是课堂教学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是教师,教师上课时只管自己的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板书是否标准,教学结构是否合理等等,至于学生学的怎样,那是通过作业、测验的成绩来判断的。教师没有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作为评价的重点。

2.教师消极情绪的投射。教师是课堂上学生关注的焦点、信任的对象,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教师的情绪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引起学生相似的情绪反应。而教师是一个平凡的人,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有欢乐也有烦恼,这些消极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师的行为、形象。当教师有了消极情绪,而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又没有调适自身的情绪,则会导致部分学生消极情绪。

3.教师的语言表达欠佳。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言语来进行的,因此课堂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言语的表达。讲课时,教师的言语含糊,意义不清,矫揉造作,会造成师生间信息交流不畅,使学生感到烦躁。教师如果再用诸如:命令、警告、中伤、讽刺、挖苦类的语言,还会使学生产生低下、自卑、沮丧等情绪体验,从而失去继续听课、学习的欲望。

4.缺乏应有的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新的、甚至是意外的情况,其中最常见的可能是学生的违规行为,教师如缺乏应有的教育机智,不能妥善处理这类事件,则不仅会引起违规学生的对抗情绪,而且还会产生连锁反应,先是影响到教师自身的教学情绪,进而又影响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情绪。

5.教师的领导方式不民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是影响课堂情绪的又一大因素。勒温( in)等人研究了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教师的作风对学生反应和自我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和具有领导能力等方向发展;教师采取专制的态度,易导致学生紧张情绪、冷淡、攻击性和不能自制;教师采用放任的态度,易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的方面发展。这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的领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情绪,专制型和放任型的教师会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

 (二)学生方面

1.认识上的错位。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社会价值观念不断地变化,由于精神文明的力度不够,社会抱负水平有所下降,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现象普遍存在, “ 读书无用论”在滋长蔓延,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把精力集中于学习上。他们喜爱上网游戏,交异性朋友,看小说等等,这些都催化着课堂的消极情绪。

2.学习动机的下降。青少年的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方面发育虽已基本完成,接近并达到成人水平,但其意志力还比较薄弱,心理承受力不太强。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习成绩不良,经过努力后,却没达到预期目标,于是开始失望,学习情绪开始低沉。

3.身心上的疲劳。有些学生家长“ 望子成龙”心切,采用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方法,在课外给学生请家教,剥夺了他们必要的娱乐时间,学习已异化成学生不堪忍受的负担,学生内心深处滋长着厌学情绪,而且由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控,大脑容易疲劳,课堂上情绪低迷,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低下。

4.课外情绪的波及。青少年的情绪不太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如与同伴发生摩擦感到烦恼;受到老师的表扬感到意外惊喜;被家长或教师批评感到不愉快等,这些情绪虽然产生于课堂之外,但由于青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课堂学习时仍可能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

二、消除课堂消极情绪的对策

由于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在课堂上通过教师适当的控制和调适,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还可以将学生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1.积极的情绪感染。课堂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首先教师给学生的第一眼感觉应该是快乐的。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导致师生共乐的课堂情绪。其次,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不仅仅是快乐的,而且还是饱满、振奋的,在必要的情况下甚至要带着某种程度的激情和高涨的情绪表现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强化学生的积极情绪,整个课堂充满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消极情绪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要学会用理智支配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克服消极的情绪,防止它们对教学产生阻抑作用。教师要把所有的消极情绪留在教室门外,把积极情绪带入课堂,面对学生始终是一副健康快乐,精神饱满的面容,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