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士形象(2)

因为更多是用来蛊惑群众,所以罗贯中在价值取向上对其并不高看。他们可谓是由草根阶层中走出的、以术为工具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术士形象。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士形象(2)

二、借来仙家一炷香

(1)仙人指路—术士形象中的仙家之气

如果说张角、张宝等人是以半巫半人的角色,揭开了《三国演义》恢弘壮丽的大幕。《三国演义》中的术士形象也由此混入了巫师的血脉,透着几分诡异气息。但是,他们也不过是揭帘的帮工,罗贯中给予他们的空间也只有发端的几节。那么,术士形象的第二次登场,可谓是借来仙家一柱香。几个隐匿于乱世铁色天幕下的身影,拂去衣襟上点点凡尘,飘然降世。

张角等人出场时,引得天下大乱,群雄问鼎,诸侯割据的大背景悄然铸就。而那来自天外的飘渺仙气,把最粗笨的搭台苦工直接跳过,淡然一笑,在转折的路口,将隆隆前行的车辕只一转,便引得乾坤颠倒。

(2)“术”的体现

于吉,在这群人中第一位登台。而他简短但绝不简单的演出,代表的是罗贯中在刻画第二批术士时的诸多特点。

“饮酒之间,忽见诸将互相耳语,纷纷下楼。策怪问何故,左右曰:“有于神仙者,今从楼下过,诸将欲往拜之耳。”策起身凭栏观之,见一道人,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故事发生在江南吴家。当时的孙策继承了兄弟的基业,正准备在这片神秀的土地上打下自己的烙印。不幸的是,刺客的突袭,使这位勇冠三军的大丈夫身批金疮。但是,伤势毕竟有限,在于吉出场之前,几乎没有预兆暗示这欣欣向荣的景象将有一日被撕得粉碎。

而在此,吸引人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首先,于吉的背景。《三国志》中记载他“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注意一个“道”字。这个字,便是仙与巫最大的不同。“道,就像水一样,无声无息无为而养万物,此道之力,人不可及。唯有无为而寻道方可及道,另行他路必自损道行。”因此,道人便是与仙最接近的人物。如果百姓向张角叩拜,也许人们会认为他是妖言惑众,装神弄鬼。而如今百姓焚香顶礼膜拜于吉,却是因为他飘然的仙风道骨。其次,是于吉显露的神迹。也许,命中注定于吉便是孙策的煞星。孙策不过第一次和他见面,便因为百姓对于吉表现出崇拜而恼羞成怒,“喝令:‘速速擒来!违者斩!’”可是接下来的一切,却显示出于吉作为术士的不平凡。刑场祈风祷雨,断头尸首消失,风雨夜显灵惊倒孙策,杀于吉之小卒为孙策误杀,道观显圣,直至后来镜中显灵。这一连串的诡异,让孙策心惊肉跳。

还有,便是加害术士的角色戏剧般转折的命运。虽然孙策此举是出自保全社稷的大局考虑,要把可能蛊惑人心的邪魔外道铲除。但这也暴露了他有勇少谋,刚愎自用的缺点。不分青红皂白地杀却了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其结果便是“策拍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昏绝于地。夫人令扶入卧内。须臾苏醒,自叹曰:“吾不能复生矣!”。

孙策死,孙权出。三国时代巨鼎一足的东吴艨艟,渐渐显露出了它的头角。可以说,正是于吉的出现,使东吴政权干脆利落地完成了换血,剧情由此走上了正轨。不得不说这是极巧妙的转折。

(3)于吉的现世与术士形象的联系

《三国演义》一书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术士形象的不同侧面,塑造了众多鲜活的术士角色。

在真实的历史中,古代人民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知识的匮乏,常遇到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出现了术士,既希望通过占卜、观星等方法解释超自然现象,又希望化这些神秘现象为自己的“术”,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正是通过对不同术士形象的刻画与比较,不仅写出了术士形象的历史意义,更写出了术士形象的文化意蕴。

术士形象的文化意义,小而言之,便在于他们利用手中的“术”,作为了自己的立身之本,谋生之道。他们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对神秘现象的敬畏(如张宝使术退敌),以及对于安宁生活的渴求(如于吉的治病祈雨)。大而言之,便是他们以术为杠杆,撬动了社会的车轮,使得历史的轨迹渐渐转向。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显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于吉的出现,巧妙地使江东政权发生了新陈代谢;诸葛亮更是以一人之力,不仅改变了他所效忠的刘备的命运,而且使得整个天下形成了他预料下三足鼎立的格局;张宝张角虽然煽动天下大乱,但是其历史意义仍不可抹杀:加速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王朝最终的毁灭。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 何清.三国演义精华[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

[3] [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 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5] 张德鑫.数里乾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晋]陈寿.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8] 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