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的调查与思考

江苏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的调查与思考
江苏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的调查与思考〖zw(*〗本文上篇《江苏农村劳

动力转移方

式的比较》在《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8期上刊出,此文为中国社科院“农业剩余劳动力

的利用和转移研究”课题的下篇。〖zw)〗〖ht〗??
〖ht4k〗王永作〖jz)〗〖ht〗??
〖hth〗内容提要〓〖ht〗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挑战性

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迁结构调查,指出解决“村村冒烟”的格式就应在农

村劳动小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其户口向小城镇的迁移,使营造新的小城镇的同时,发展

二、三产业。?
〖hth〗关键〓〖ht〗江苏〓劳动力〓结构〓劳动力转移〓变迁?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形成结构弈迁,使

农村人变为城市人的现象正逐步出现,这与农村的产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是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规模农业的关键,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选用江苏的实例

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寻求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经验。?
一、江苏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总体分析,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第二产

业就业结构商于全1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国1?8百分点,但市镇人口比重低于全

国4?0百分点。?
1.总体分析〓从江苏全省情况看,1978年农村劳动力有2195万人、1987年有2570万人而1995

年有2657万人,分别比1978和1987年增加463万人和87万人。1978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193

7万人,占从业人数的69?7%,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分别占19?6%和10?7%;1987年

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1653万人,占48?2%,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分别占35?4%和16?

4%;1995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1564?7万人,占42?9%,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分别

占34?8%和22?3%。1978-1987年,全社会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由841万人增加到17

77万人,1995年增加到2085万人。1978-1987年全社会从事农业劳动由的比重由69?7%下降

到48?2%,1995年下降到42?9%。前者比重每年均匀下降2?4%,后者每年均匀下降0?7

%。就尽对数说,1978-1987年农业劳动由1937万人减少到1653万人;1995减少到1565万人

。?
由于江苏农村劳动的逐步转移,明显地改变了其经济结构和城市人口的比重。1995年国内生

产总值在三次产业的比重中,第一产业为16?4%,第二产业为52?7%,第三产业为30?9

%,城镇非农产业人口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2?5%上升到1987年的18?5%,1995年24?9

%。?
2.阶段性分析〓根据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规模和速度,可将1978—1995年这一时期的农村劳

动力转移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低速阶级〓1978—1981年农村劳动力由2195万人增加到2231万人,增加了36万人。全社会

从业职员增加133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比1978年增加了82万人,第二产业增加37万人,第

三产业增加14万人。农业劳动力的尽对数在上升,比重却下降了0?3%。但是1981年城镇从

业人数增加96万人,城镇非农人口比重由12?5%上升到14?6%。?
②高速阶段〓1982—1987年农村劳动力净增340万人,年均增加48万人。农业劳动力由均增

加61万人,农业劳动力比重由1981年的69.4下降到48.2%,年均下降3?5%。全社会第二产

业从业职员比重上升到35%,上升了15

%;三产比重由10.6%上升到16.4。城镇非农人口比重由14.6%上升到18.5%。农村非农劳

动力出现了连续在年的超常规转移。?
③停滞阶段〓1988—1991年农业劳动力的尽对数和比重每年都在增加,1991年农业劳动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