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思考口腔医学类期刊论文时效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作为科技文化知识传播媒介的科技期刊,也要求能够及时地报道研究成果,否则就会失去其时效性。所以提高论文发表的时效性是吸引作者投稿的重要因素,也是科技期刊提高质量的必要条件。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时效性就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

调查与思考口腔医学类期刊论文时效性

论文发表时滞(delay for publication of articles,DPA)是指科技期刊论文的出版日期与编辑部收到该论文的日期之时间差。它是评价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时效性的重要指标,与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有密切关系¨J。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发展迅速,口腔医学类期刊种类较多,其中有13种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在我国口腔医学界的学术影响力较大,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均位于我国121腔医学类期刊的前列雎o,可以代表我国口腔医学期刊的最高水平。本文对其中12种期刊(《口腔正畸学》因未注明收稿日期而无法统计)2004、2005年及2006年的论文平均发表时滞进行统计,同时又统计了2006年临床医学类、耳鼻咽喉科医学类、基础医学类及医学综合类期刊的平均发表时滞,以期了解我国口腔医学类期刊论文发表时滞在整个医药、卫生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1资料和方法

以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心1收录的12种口腔医学类统计源期刊为研究对象,这些期刊包括《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13腔医学杂志》、《实用13腔医学杂志》、《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北京13腔医学》、《12I腔———388———http://颌面外科杂志》、《13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口腔医学研究》、《I|缶床口腔医学杂志》、《上海口腔医学》、《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其中前4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收录期刊p’。对这些期刊在2004年一2006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发表时滞及平均发表时滞进行统计分析。另外,笔者统计了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H1收录的10种临床医学类期刊及5种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医学类统计源期刊以及基础医学类和医学综合类期刊的平均发表时滞并进行分析。

2结果

2004—2006年12种口腔医学类统计源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3年中12种期刊论文年平均发表时滞最短的为164天,最长的为474天,总体平均256天。与2004年相比,多数期刊(8种)2005年的发表时滞缩短,其中《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分别缩短122天和72天;有4种期刊2005年的发表时滞较2004年增加,其中《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增加32天。与2005年相比,2006年仅4种的发表时滞缩短;但总体上看,2006年的发表时滞与2004年相比仍略有缩短。12种期刊中《上海口腔医学》、《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和《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3年来的发表时滞持续缩短,缩短天数分别为64天、77天和197天。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平均发表时滞最短,为112天;《中华皮肤科杂志》最长,为270天;10种临床医学类期刊平均发表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滞196天。2006年耳鼻咽喉科医学类期刊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为230天,其中最短132天,最长267天,见表3。此外,笔者还统计了2006年基础医学类及医学综合类期刊的论文发表时滞,平均为171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和《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时滞分别为146天和220天。

3讨论

在SCI评刊指标中,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而论文的发表时滞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即年指标是另一项重要指标呤1,反映科技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速度,主要体现作者论文发表后当年被引用的情况。由此可见,论文的发表时滞过长,其中的很多信息就会失去价值,论文也就失去了应用的意义,被引用的数量将大打折扣。

本研究结果表明,口腔医学类期刊2004—2006年论文平均发表时滞为256天,其中年平均发表时滞最长者竞达到474天,这将严重影响期刊的即年指标。

国家科委在1994年颁布的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怕1中,将发表时滞作为评价科技期刊的标准之一,规定平均周期少于280天才可评为优,如多于380天,则为差。本研究结果显示,基础医学、医学综合、耳鼻咽喉科医学类及临床医学类等其他医学类期刊的论文发表时滞最短为112天,最长为270天,符合科技期刊评优标准,且其平均发表时滞都比口腔医学期刊短;没有大于380天的情况,而口腔医学类期刊就有超过400天的情况。这就要求口腔医学类期刊应从自身各个方面去总结及找问题。同时向其他刊物虚心学习,从根本上做改革,促进口腔医学类期刊的发展。

3.1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着名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差距

国际上普遍认为,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以发表日期为准。论文发表不及时,就会使一些本来很有意义的成果因发表时滞过长而被别人抢先发表。所以作者为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得到及时发表,一般不会向发表时滞长的科技期刊投稿,读者会因为发表时滞过长,刊登的不是科研的最新成果而失去对此科技期刊的阅读兴趣,这样会影响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订阅数等,导致科技期刊稿源质量下降,学术水平降低。因此,缩短论文发表时滞是很重要的。

据有关研究统计,国际上知名刊物论文的发表时滞普遍很短。Science刊登的研究论文和报告的平均发表时滞不到4个月;Cell的情况与之相似,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是5.14月。对于很多前沿学科的最新成果,论文的发表时滞则更短?。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平均为14.1个月瞪1;多为月刊、双月刊、季刊,而周刊、旬刊、半月刊很少,仅占3.86%C7]。如果研究周期与发表周期大致相同,即使它有较高的引用率,也只能出现在3年以后,其影响因子也就大大降低。所以,知识产生障碍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在知识鉴别和出版速度上。

3.2缩短论文发表时滞的对策本文的统计

结果表明,我国12种口腔医学类统计源期刊论文2005、2006年的发表时滞虽然总体上较2004年有所缩短,但与临床医学类等其他类的期刊相比,论文发表时滞都偏长;与国际着名科技期刊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这是影响我国口腔医学期刊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缩短发表时滞,笔者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如下缩小信息交流时差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