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开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摘 要:文章介绍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发展历程、目前ERP软件在国内推广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传统软件工程开发技术的特点。同时,将传统的软件工程与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进行比较,说明了构件式开发是适合目前ERP发展的较好的开发技术,并针对ERP系统重点讲述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的特点。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开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关键词: ERP; 信息化; 软件复用; 软件工程; 构件

1、ERP软件及其现状

1.1 ERP软件简介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20世纪9O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提出的理念。他们根据当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IT信息的覆盖,以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的变革。ERP是把物资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集成在一起,并通过数据整合对下一步决策可以产生积极准确影响的企业管理软件。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是MRP II(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的下一代,它的主要思想是突破企业自身范围的限制,把企业的上下游相关信息也集成进来,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对整体供求关系的把握。

1.2 ERP软件的现状ERP软件问世以来,一度成为了众多企业发展信息化的首选,很多企业都购买了一套ERP软件,但是从软件的实际应用现状来看,ERP应用系统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成功率一直不高,据估计大约只有10 ~15 。许多企业发现,很难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直接拿来可用的ERP产品。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管理经营特点,多数ERP产品需二次开发,这样就无法形成真正的商品化ERP产品。而企业定制的ERP产品成本又太高,开发周期又延长太多,绝大多数企业及软件开发公司都很难接受。

目前的ERP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软件自身问题对于软件自身问题,一般很少有软件公司会承认这一点,但是,软件问题的确存在。软件问题主要集中在:首先软件本身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作指导。一套先进的ERP系统必然包含着先进的管理思想,然而某些ERP产品仍然固守老式的管理理念,管理上偏重执行,事后控制和事后反馈。软件公司对于更先进的ERP所应具有的决策支持系统,仍然认识不足,避而不谈,仅仅把ERP软件的最大功效认为是节约人力物力成本。而且管理思想是不断发展的,现有的 ERP系统跟不上管理思想的进步。其次就是软件的适应性很差,软件系统的标准业务流程与实施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不相容。有些软件公司不去针对每个企业进行具体调查研究,不做针对性开发,而仅仅是按照ISO 的一些标准规范进行闭门造车,随意规划出来一个ERP产品,却敢于宣称企业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理论上仅仅想通过修改一些参数,就可以解决不同企业的问题。甚至有些软件公司在发现自身软件即使修改也无法做到和实施企业本身相适应时,居然以企业运行流程不符合ISO规范为理由,要求企业对全程的业务流程重组,这样做的风险之大,我想是每个企业都无法接受的。业务流程重组涉及到企业的战略、组织、绩效、管理模式等许多方面,而ERP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此做对企业冲击力太大,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再者就是系统本身各个模块相互独立,整体功能无法体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是通过企业的计划经营系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并保持着连动关系。如果计划系统出错,那么连接的纽带就断了,整体性的功能根本无法表现出来。而有些ERP产品恰恰是计划系统做得非常垃圾,使得整个系统无法发挥整体的效力,企业的动作就无法统一起来。

ERP系统重于企业的管理,通过ERP系统的使用,使得公司管理者更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企业运作的各种相关数据,从而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支持,所以枷什的功能模块应全面贯穿企业经营流转的各个环节。国外软件在这方面做得是相对不错的,但却在中国市场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因为他们都不适应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实际,没考虑过很多中国特色,中国企业的运作目前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软件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软件的商品化问题。一些软件开发公司急功近利和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但直接损害了客户企业的利益,也对整个ERP的形象和市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2)具体实施问题一个ERP软件的成功与否,实施都是一个关键问题。实施的问题主要是出在实施人员身上。大部分软件的实施人员由软件公司派驻的人和实施企业分管信息的人员组成,而这些人员组成的实施小组,可能技术层面过关,但是对企业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特别是缺乏对企业背景和企业管理中的特殊问题的相关解决能力。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很多ERP软件根本推动不下去,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还有一些ERP软件是国外的,国内只是做起软件代理营销,在国内并不做开发,所以长期以来,这些国外公司由于交流沟通的需要,而大量招聘的都是一些翻译型的人才,外语水平很强,但是技术方面却很缺乏。

软件公司认为通过大量的培训和具体实施,员工会很快成长起来,但往往事与愿违。而国内的一些软件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往往特别注重计算机编程方面的能力。他们在签订了一个合作项目时,往往派驻企业的人员都是编程能力特别强的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很简单,在软件遇到问题时,要修改程序时,这些人员可以即时地修改处理好问题,尽快地推动软件的发展。可当这种翻译人才和编程人才过多参与到一个项目中时,项目的进展就变了味。翻译的只会翻译,编程的只会编程,当需要对整个ERP项目的方向和进展做整体规划时,他们因为自身的素质就显得无能为力,他们只能做到,企业让如何修改,他们就如何修改。而企业毕竟都是第一次上ERP这种项目,对自己的需求也很茫然,所以经常今天提这种需求,明天又提出相反的需求,常常朝令夕改,而软件编程人员也只是一味的顺从,最后整个软件被改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

不过我们欣喜的看到,目前一些软件公司已经专门设置了项目经理。比如有些软件公司是专门针对设计院做相关软件的,他们就招聘一些有设计院相关工作管理背景的人员,他们参与到项目当中,对整个项目的进展方向做整体把握,他们本身可能对编程的知识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