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史料阅读”、“问题讨论”、“实验操作”、“课题研究”中获得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方式,因而教师对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论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关键词: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一种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并不沉湎于纯粹的“学科知识”,也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史料阅读”、“问题讨论”、“实验操作”、“课题研究”中获得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水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得到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因而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者的教师,对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
        1.组成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开设指导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征和方式。
        2.收集有关资料,编撰供学生参考的研究性课题和内容、开放实验室。
        3.帮助学生选择课题。
        4.组成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的确立、指导上应该体现科学性、适当的难易性、明确的针对性、一定的特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让学生研究的内容一定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
        一般来说,中学化学研究性课题至少有以下8类:
        (1)知识的深化、拓展、归纳、探究类:如酸碱盐反应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金属活动性的规律研究;重金属对人体毒害及其排除的研究等。
        (2)学科实验探索类:如金属的生锈原理及其防护;氧气制取中反应速率的探究;水的组成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物的探究;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催化剂用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银离子与次氯酸净水的实验比较研究;温度对洗衣粉中酶的影响;家庭养花营养液的配制研究等。
        (3)理科实验仪器装置改进、模型教具制作类:如,增强环境意识的一组实验的设计;几种家用简易消毒器的制作;用于实物投影的实验器皿的`设计与制作;多用途储气瓶、集气瓶的研制;分子的球棒结构模型的制作等。
        (4)社会实践调查类:如化肥与农药的功与过的调查;家庭居室污染的现状调查及其防治;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研究;微量元素Zn、Fe、Ca等对人体健康的研究;应用太阳能节能的调查;白色污染的回收处理研究;汽车尾气、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研究;市场灭火剂种类的调查及新型灭火剂研究方向的探索等。
        (5)科技创新类:如海水中船体防腐装置的设计;化学致热包的制作;固体燃料、固体酒精的制作;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若干种农作物产量的研究;用鸡蛋合成仿象牙材料;新型电池的开发和延长铅蓄电池寿命的研究;清洁剂的原理与改进;生活污渍的清洗试验;臭氧空洞与紫外线辐射关系研究;各类宝石组成性质研究。
        (6)环境治理类:如房间空调最佳位置的选择研究;室内空气净化的研究;将城市有机垃圾转化成绿色能源——甲烷的可行性调查;造纸工业废水排放对水体的污染;分离和鉴定香烟中有害物的研究;玻璃幕墙的危害及其前景;复印机对空气的污染;氟与人们的生活;水质污染的调查及其治理建议;绿化造林对改善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7)商品质量、打假检验类:如市场上有关棉织品、丝绸、化纤、麻织品的质量检验与鉴别研究;若干种高档商品(茅台酒、进口葡萄酒、皮革制品、金饰品)的质量分析研究;体育比赛中违禁药物的危害与检测研究。
        (8)生活中小制作:如几种家用消毒器的制作;自制粘蚁剂;塑料制艺术品的电镀研究;皮革光亮剂配制;若干种鲜花保鲜剂的配制研究。
        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宜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或适当调节)组成课题组。若有的课题较大,可以分为若干个小课题组,每组由学生推选组长负责各项工作的计划安排和实施。
        二、实施指导
        教师的指导应贯彻实施的全过程,在全面了解各课题进展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引导。
        1.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渠道获取信息。信息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前提和重要条件。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自己手头的教辅参考资料、图书馆、互联网等方方面面去获取各类知识及信息,拓展思路、激活思维,如讲到大气污染内容时,可调动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查阅相关大气污染的例证及资料,有助于本节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2.正确认识和应对研究中的困难和挑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构思,制订多种实验方案。遇到实验无法深入时,教育学生明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比腿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道理,激励学生鼓足勇气,信心百倍,坚持不懈,赢取成功。
        3.充分发挥组内各成员的长处,凝神聚力抓主环节。指导各组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任务,有的调查、有的查找资料、有的设计实验,做到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分清轻重缓急,求同存异,团结协作,提高时间利用率。
        4.勇于探索,发挥创造性。学科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工具,譬如幻灯、投影、模型、多媒体计算机等,采用种种形象生动的表述形式来进行探究与研讨。例如研制测定司机饮酒程度的仪器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