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主动的心理思维品质,具有活跃性和深刻性。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掌握知识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重点介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关键词:中学地理  教学  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起点和动力
        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学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其主要的特征。由于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而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思维的问题性表现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个体活动时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此时的思维才算真正的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因此,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掌握知识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的这一过程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积极意义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就可以使学生启动思维,探究地理知识的奥秘,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地理学习任务;另外,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以从具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创造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和内在动机。显然,问题意识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往往是教育者单纯的说教和知识的传授所不及的,它可以演化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
        2、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锻炼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力。发明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这正如苏格拉底所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发明和创造活动。因此,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从人的成长规律与教育实践来看,那些富有创造才能的学生,也就是那些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他们大多有好问、多问、深问、怪问的思维品质。在地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改变学生总是围绕教师、教材、书本转,以及迷信权威和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从而突破思维惰性与定势的局限,发展求异思维,为提高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认为,构成课堂教学气氛有三个方面因素:教师的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维状态、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如果教者能够认识到青少年具有好奇、好问、探究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焦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双方都处于紧张而又轻松的愉快情境之中。反之,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考虑他们的思维状态和求知欲,那么就很难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把问题意识纳入教学之中,有利于活跃师生双方的思维活动,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助于优化和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4、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学习过程的探究活动(亦可称发现活动)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步骤。这无疑需要问题意识的参与,否则就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探究与发展。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只有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方能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布鲁纳认为,越是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越能把学习归纳成一种探究,越能形成探究的态度(亦即问题意识),越会坚信自己有所发现能力。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中学地理教学中经常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技巧,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加强双基训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双基训练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地理知识和经验,问题意识必然贫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问题意识的培养才有可能。如进行世界气候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学会气候的基本知识:什么是气候、形成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去分析气候的特征等等,然后学生会带着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特点的问题意识去学习,而且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另外,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使头脑里经常带着“为什么”。同时,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大量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野外去进行考察,通过观察、考察,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能活跃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能力。自学往往是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       2、创造优良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展现个性。为此,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特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首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师生之间增进了解,取消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问,诱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许多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例如:在进行“大气运动”一节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带着“大气为什么会运动”、“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是受哪几个力的影响”等等问题去逐个解决。再次,要欢迎学生提问、欢迎学生争论,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改正、允许学生保留,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压制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不能压制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不能随意批评学生的错误,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种积极合理的评价,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准则,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