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浙中城市群的市场新商圈

浅谈浙中城市群的市场新商圈
摘要:面对浙江省经济格局变化带来的新形式、新情况,需要建设“和谐”的浙中城市群,增强义乌城市的集聚、辐射以及服务功能,增强区域创新、带动及展示功能,打造义东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文章从经济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将义乌经济区与东阳经济区建设成为浙中城市群——新的商圈。   关键词:城市群;新商圈;联动;融合
  
  浙江省区域经济大致划分为3大块,即杭州湾地区、温台地区、浙中群地区。每个区的中心城市不仅在于政治意义,还在子区域发展的经济意义。中心城市正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整个地区发展,更加快了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城市化道路;新型城乡结合道路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设“浙中城市群”,是从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它的崛起将推动浙江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浙江省塑造成最具有综合优势的经济大省、文化大省。
  面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带来的新形式、新情况,迫切需要建设“和谐”的浙中城市群。增强义乌城市集聚、辐射及服务功能,增强区域创新、带动及展示功能,建设好浙中城市新商圈,打造义东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一、城市市场群空间结构的演化理论
  
  城市市场群空间结构从均衡→聚集→扩散→新的更高层次的均衡,是一个经济演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可能产生的空间结构多样化的差异外,空间结构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般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低层次的均衡阶段。其特征是城镇规模较小,相互间联系松散,经济活动分散并呈封闭式进行,空间形态单一,带有很浓的乡村色彩。
  第二阶段:极核式聚集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某些产业空间集聚度扩大,促进若干城市市场迅速崛起,形成发展极核。随着极核城市主要功能的加强,其依托发达的交通、信息网路,将周边地区或外围地区的各种经济要素更多地吸聚到经济循环圈内,并构筑起经济中心核形成极核城市发展较快的非均衡城市体系。
  第三阶段:极核扩散阶段。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极核城市的高度集度产生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反聚集效益日趋显现下,加上城市极差地租的挤出效应,相当一部分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利用现代化的交通信息手段作为技术保障,由于极核城市向外扩散,一方面缓解原极核城市的空间压力,另一方面有可能产生新的极核城市市场群。
  第四阶段:高层次均衡阶段。该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城市圈或城市群的出现,城乡趋于融合。从空间上讲,网路化、均衡化和多中心是基本特征。在这个阶段,空间和资源将得到更有效利用,整个空间结构处于一个较高层次的动态均衡中。
  城市群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聚合体。这个聚合体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由城市化所推动。这个城市群的规模要有适合规模,否则会对城市群的负面影响。
  
  二、目前义乌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义乌目前的经济发展处于第二阶段——极核式聚集发展阶段。义乌在早期的发展时期内,也只有采取这种积聚的空间结构形式,才能有效组织高效率的社会化大生产和不断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个阶段是对义乌的经济带来的质的变化。义乌在原始资本积累上,赶上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加强了专业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较少费用和交易成本。但现在义乌经济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阻止了其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瓶颈”
  虽然义乌目前经济发展讯猛,但呈现出资源的不足近年来,义乌市的经济高速增长。如1998~2003年,义乌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05.4亿元增加到188亿元,年均增长了16.5%。然而,在经济高增长背后,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要素资源严重告急。一是建设用地匮乏。据深圳规划设计院测算分析,市域可建设用地仅为317平方公里,土地资源极为有限。二是水资源紧缺。按义乌市中长期水资源供需分析来看,随着义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缺口将会很大。据初步估算,到2010年,义乌市的水资源缺口将达到1000万方以上,到2020年将缺口8000万方以上。三是电力异常紧张。在全省用电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拉闸限电对工业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据估算,2003年,义乌市因缺电使GDP增速减缓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