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学法指导浅议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学法指导浅议
[摘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达到教师高质量的教,学生高效益的学,方式方法诸多,手段途径无穷,其中实施学法指导就是一条捷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等不失时机地进行各种类型的学法指导。要想让学生在语文乐园中学得有味,学得有成,学得有瘾,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启发、指导,而且贵在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了主动的“觅食本领”,学生便可以自能读书,自求得之。
[关键词]高质量   高效益   捷径  授人以渔
        觅食本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从这基本的语文素养的界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所谓学法指导,就是对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途径、方式等的指点引导。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达到高质量的教,高效益的学,方式方法诸多,手段途径无穷,其中实施学法指导就是一条捷径。它强调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未来学家埃德加·富尔在《社会存在》一文中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成了当代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己任的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位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反其道而行之,对学生授之以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真正地把课堂变为学堂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等不失时机地进行各种类型的学法指导。
        一、抓住课文特点进行学法指导
        学习本身是有规律的,学法指导贵在揭示学习过程的规律性。为此,教师要抓住课文本身的规律性,掌握了规律,学生便可以自能读书,自求得之,掌握了主动的“觅食本领”。
        (一)对于阅读教学,我让学生采用的是“读、查、思、问、答”等五步阅读法学习课文。1.读,即为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读课文前,先看本单元教学要求,看课后思考和练习题,看学习重点、看自读提示,看课文注释。读分三个层次:(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了解大意:(2)略读课文,找出能帮助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3)精读课文,搞清楚课文中人、事、物之间的联系。古人言:“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必须熟读,使其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只有读通、读熟课文,才能了解作者的思想,理清文章的顺序。2.查,即不懂的字词要独立查阅工具书,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词汇量。3.思,即在读课文时要根据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特点边读边思,边理解。这样在自读过程中能对课文中所叙之事、所写之物、所论之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4.问,即把课文不懂的地方和已经查明的问题提出来。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5.答,即答疑解惑,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在阅读中遇到并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解答。实践证明,应用这五步阅读法不但使学生达到能够独立地抓住课文重点,解决课文难点,把握课文特点的效果,而且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讲方法传规律。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鲸》与《松鼠》时,由于两篇课文涉及到许多说明文基础知识,如果按教师用书上要求要淡化文体知识,而作为农村小学生没有什么工具书,也不会自学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老师也不作必要的补充,那么《鲸》与《松鼠》两篇课文,又怎么会成为六年级乃至初中说明文的范本?语文知识很讲究其连贯性,连最基础最简单的知识都不懂,那怎样学习和钻研较为深奥、复杂的知识点呢?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不拘泥于教师用书,而是先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再教给学习方法。一是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二是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3.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原因到结果。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5.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地描写和叙述。学习方法是先根据文章标题弄清说明对象是什么,再根据说明内容,弄清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最后探究语言表达技巧。
        二、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进行学法指导
        1.对问题学生的学法指导。
        我校地处偏僻的山村小乡,由于家乡土地贫瘠,没有任何特产,经济条件很差,目前家乡没有任何厂矿供农民就业,为了挣钱供孩子读书,或挣钱盖房子,大部分农村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要么跟爷爷、奶奶生活;要么跟外公、外婆生活;要么自己独立生活。这些被寄养、还需他人照料的孩子们,由于身心没有得到很好的健康发展,其自身的学习、生活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上学习不得法,学习效率不高,厌学情绪大,不学无术的也不乏其人。而父母在家的有的因为忙农活,根本没有时间辅导孩子;有的由于文化低,辅导不了孩子,这些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地学习训练之中(要想让学生改变已经养成的习惯,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加上小学基础不够牢固,多数学生的成绩、素质普遍较差,这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压力,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很不容易!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规律,并倾注更多的爱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