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管见

财务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管见
一、财务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财务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财务治理专业要达到的要求和目的,目标具有导向作用,财务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财务治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建设、教育评价制度,教育等财务治理专业教育的诸多题目有着决定性意义。


笔者以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反映专业特色,又要使人才能适应环境的变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从1979年高等学校恢复专业至今,界对财务治理专业“通才”和“专才”所持观点是:“通才”指人才能够适应多种专业工作的需求,具备根据竞争环境变迁而转换工作性质的应变能力;“专才”指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既能实践操纵,又具一定理论水平、科研能力,专门从事财会理论、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


厦门大学王光远、陈汉文、林志毅在《会计教育目标之我见——试析通才与专才之争》一文中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介于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逐渐演化为普及性知识,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融日益增多,以及我国财会专门人才的严重缺乏的原因以为,我国财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西方国家还是应有差距的。从本科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日趋扩充以及当代的趋势考察,本科生的培养应鉴戒通才教育思想,从国内财会人才缺乏的现实情况,培养财会专才更符合我国国情。


目前,固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财务治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的现象普遍存在,但实践中对具有较高素质的本科财务治理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题目。财务治理是资金运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工作。而资金运动的过程,会涉及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就微观财务治理活动而言,资金运动会到企业的供、产、销的协调发展,人、财、物的综合利用;就财务治理而言,资金运动包含企业筹资、投资、收益分配三大方面;就财务治理方法而言,组织资金运动、协调财务关系,又需借助财务猜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财务手段;就财务治理环境而言,资金运动又会受到经济环境、环境、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笔者以为,财务治理专业本科人才为适应实践工作的需要应能够正确把握企业系统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治理系统,使之形成一个周而复始、螺旋式发展的良性循环轨迹。将企业循环纳进经济系统循环,可以从更高层次上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的社会再生产循环体系。具体来讲,财务治理专业本科生应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构造;了解人力资源在企业财务治理中的重要性;应熟悉资本市场,能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寻找融资渠道、投资方向;能猜测把握环境变化,了解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正确经济政策、金融市场、法律政策为企业理财服务;同时应具备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的能力,为企业作出科学决策。


一个合格的财务治理专业本科生应具备完整的财务、会计核心知识体系,包括财务管、会计学、审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市场营销、经济法学、数学、机知识、以及语言表达写作能力。只有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才会为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笔者的观点是:21世纪初期,财务治理专业本科生应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财务治理专业通才为目标,即培养具有广博知识、能独立或借助相关学科知识或人才的辅助,有效控制和治理财务活动的人才。专业通才夸大,基础扎实、精通专业、知识广搏,并且应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组织治理领导能力,具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财务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环境


财务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人才培养环境。教育必须同经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气力。财务治理学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的内容必须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教育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环境必须贴近社会,贴近,才符合专业教育的社会化趋势。将教学过程完全放置于实践环境之中是不可能的,但如何将理论教学融进现实环境,值得我们思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树立实践观念、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基地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环境等途径,来实现财务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