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论文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论文 ,欢迎阅读。

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论文

【摘 要】第一个提出人生理想的,是孔子。孔子以仁为人生理想。仁的观念,所含甚广,而本旨甚约;境界极高,而平实简易,是一个宏大而切近的生活准则,文章从仁是什么,仁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怎样去实践仁来阐析孔子的“仁”学思想。

【关键词】孔子;仁学思想

“仁”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范畴。“仁”的概念由孔子提出。“仁”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思想的理论基石。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庸》)在他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在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9次。一般都认为孔子不曾确切地说出仁的意思,认为孔子弟子问仁,孔子都是因材施教,随宜指示。由于场合不同、对象不同,对仁的解释也并不相同。因此,有人批评说,孔子的仁学思想缺乏逻辑,没有确切含义。笔者以为并非如此,孔子仁是一个包含知与行的统一,即孔子不仅提出仁是什么,还提出仁应遵循的原则及怎样去实践仁这么一个“仁“的体系

一、仁是什么——仁者爱人

对人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真诚相待,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爱父母推及到爱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道德理性的推衍过程。

(一)首先是“爱亲”,即爱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人

《论语·学而》中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可以看出孝悌是“仁”的根本。《中庸》中也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善事父母为孝,孔子及其重视孝道,孝并不是空泛的在孔子的思想中赋予了孝具体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指顺,即无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无违”即绝对服从礼的规定。对父母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

第二方面指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对父母,如果只是养活,而不是从心里尊重、敬爱,与养活犬马无异,不是孝。敬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敬爱之情,是比孝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

第三方面就是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不仅要在形式上孝顺父母更重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善事兄长为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爱人是从父母兄弟开始的“,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孝悌是爱人的根本,孝悌是“仁”的前提、基础,“仁”是孝悌的发展、扩充,于是孝悌就成了孔子“仁”的最根本的内容。

(二)爱人人——爱不是你亲人的所有人

更重要的是,作为孔子核心思想的“仁“发端于亲情却又不仅仅是亲情。它从亲情的孝梯出发,层层地向外推广,升为君臣间的忠,朋友间的信,最后达到“泛爱众”,上升为普遍的人类之爱。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也就是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长上;做事要严谨讲信誉,博爱众人,这样做就接近于仁了。在孔子看来,爱别人要从爱家人开始,然后把家庭之爱,推广到血缘关系之外的社会成员中去,做到泛爱众,那也就是十分高尚的爱人。

首先,他强调人为贵。《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了重人不重财。其次,爱无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二、实践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忠恕之道

从爱人思想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施行仁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换句话来说就是不管是亲人还是他人都时刻要懂得换位去思考去相待。具体来讲“忠道”是从积极方面来讲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从自己的“欲立”“欲达”出发想到别人,进而去“立人”“达人”,简言之就是成己成人。“恕道”是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从自己的“不欲”想到别人的“不欲”,亦即不能将自己不想承受的强加给别人。以上实则也是仁的本旨。

三、如何实践仁,即怎样去达到仁

(一)从自身修养的角度出发须

首先在于立志。要志于仁,要时刻不忘仁。

其次要“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内省,严格要求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孔子看来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做,就做到了仁。实行仁德完全靠自己,那就是“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再次要言行一致,并以身作则,说话做事要适度。在《论语》里边记载,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气愤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涂也,儒子不可教也。始吾于人,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言行一致,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必备的品质之一。对此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并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是真正的仁义之人。

最后要“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孔子认为人人都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能否改正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就能达到仁。

(二)从与他人相处的角度出发须

孔子又提出“恭、宽、信、敏、惠”。“恭”是对他人的恭敬、礼让;“宽”是对他人的宽厚、宽容;“信”是对他人的诚实不欺;“敏”是办事敏捷、有效率;“惠”是能给他人实际利益、恩惠。不难看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他人的“爱”,亦即要求人与人相处时应谦恭庄重、宽厚容忍、诚实信用、勤快敏捷、慈爱惠施,认为能将这五者行于天下,就是仁。

(三)既会“爱人”,也要懂得“恶人”

对此,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是这样表述的:“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认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换句话讲,爱仁人是仁,恶不仁之人也是仁,因为如果能憎恶不仁之人,就不会让那些不仁的事物加在他身上,也不会让那些不仁的人去影响自己。从整个社会角度,做好爱憎分明,整个社会也就不会受到不仁之人的坏的影响,整个社会就真正人人爱人。

综上所述孔子仁学思想,实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或道德情操,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亲互爱,体现了群体型社会互助精神的具体内涵。虽然孔子所倡导的“亲亲之爱”是为了借以巩固宗法血缘关系,“泛爱众”也是为了消除当时社会矛盾,有其政治上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然而,它对于弥补当今由于社会生活物质化、功利化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日趋淡漠的缺陷,弘扬敬老养亲、关心他人的传统精神,完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风尚,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高的行为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钱逊.《论语》读本[M].中华书局,2007.

[3] 蒋国保.孔子人际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6(2).

[4] 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72-73.

[5] 蒙培元.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J].中国哲学史,2000(4).